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仙雨专利>正文

一种切剁式秸秆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94650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9 08:37
一种切剁式秸秆还田机,涉及秸秆还田机,包括动力传输机构、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主轴,主轴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主轴上设置两个反相的曲轴,两个反相的曲轴均通过轴套连接切刀杆及其下部的切刀,切刀背部设置拉杆,拉杆前端铰接于切刀或切刀杆上,拉杆的后端铰接于机架上。进一步:所述机架的前下部还设置有辊架,辊架上设置有横向的压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玉米秸秆成短节,有利于营养的保留;2、剁过的地块土壤比较疏松,干地保墒效果好,湿地利于地表风干,便于农作物的耕种;3、秸秆成短节,方便采用犁进行耕地掩埋。4、相对于传统粉碎型的秸秆还田机,动力消耗少,成本低,作业效率高;经测试,还田1亩地仅需3-15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进一步是秸杆还田机,特别是用切碎原理制作的秸杆还田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农作物收获后,尤其是玉米秸杆还田非常必要,这样既使能源再利用又保证了土壤的肥沃,同时也避免了因燃烧秸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人们专利技术了很多种秸杆还田机,这些设备大都采用秸杆粉碎装置,这种装置制造复杂,与其配合的动力要求高,动力消耗大,工作效率不理想;部件磨损快,维修成本高;秸杆韧性大,表面被粉碎后的秸杆多呈藕断丝连状,粉碎质量差,地面就像铺了地毯,不利于土壤吸收阳光;土壤较湿时,粉碎后极易造成地块板结,土地耕整和播种作业困难;其粉碎性质使秸杆风干加快,营养丢失,大大降低秸杆营养利用率;且作业成本高,经测试,还田I亩地需30 - 60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切剁式秸杆还田机,它可将玉米秸杆等剁成长短适当的短节,实现秸杆还田。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切剁式秸杆还田机,包括动力传输机构、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主轴,其特征在于主轴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主轴上设置两个反相的曲轴,两个反相的曲轴均通过轴套连接切刀杆及其下部的切刀,切刀背部设置拉杆,拉杆前端铰接于切刀或切刀杆上,拉杆的后端铰接于机架上。本技术还可进一步通过以下方案实现所述机架的前下部还设置有辊架,辊架上设置有横向的压辊。所述的压辊在辊架上可上升或下降固定。所述的主轴横向设置于机架上,切刀为横向。所述的主轴纵向设置于机架上,切刀为纵向。所述切刀为平板,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底部平且较薄或有刃。所述的切刀背部设置有轴板,轴板通过轴连接拉杆,拉杆的后端通过轴连接机架。所述动力传输机构的结构是拖拉机动力轮通过皮带或链条带动离合轮,离合轮与传动轮同轴,该轴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传动轮通过皮带或链条连接轴轮,轴轮设置于主轴的一端。所述动力轮设置于拖拉机后轮上。所述的机架设置于拖拉机前部或后部。设置于拖拉机后部时,机架上设置有连接杆或连接板,连接杆或连接板连接拖拉机的悬挂轴与升降杆。本技术采用两个切刀反相设置于曲轴上,交替切剁秸杆,从而可方便将玉米秸杆剁成长短适当短节。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1、玉米秸杆成短节,有利于营养的保留;2、剁过的地块土壤比较疏松,干地保墒效果好,湿地利于地表风干,便于农作物的耕种;3、秸杆成短节,方便采用犁进行耕地掩埋。4、相对于传统粉碎型的秸杆还田机,动力消耗少,成本低,作业效率高;经测试,还田I亩地仅需3 - 15元。5、部件磨损小,维修成本低。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可前置或后置,可大可小,可以配合各种动力拖拉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后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示意图。图中1为机架,2为轴套,3为轴轮,4为轴承,5为主轴,6为曲轴,7为切刀杆,8为轴,9为轴板,10为切刀,11为传动轮,12为离合轮,13为棍架,14为棍,15为拉杆,16为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并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切剁式秸杆还田机,包括主轴5的两端与中部通过轴承4固定于机架I上(可以是机架I杆的上面或下面),主轴5上设置两个反相的曲轴6,曲轴6上通过轴套2连接切刀杆7及其下部的切刀10,切刀10为平板,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底部较薄或有刃;切刀10后部设置有轴板9,轴板9通过轴8连接拉杆15,拉杆15的后端通过轴16连接机架I的下部。机架I前部通过连接杆连接拖拉机的悬挂轴与升降杆,在机架I的前下部还设置有两个辊架13,辊架13上设置有横向的辊14,用于将秸杆相对压实。同时,其在辊架13上可上升或下降固定,这样,可调整切刀10对秸杆的切力。动力传输机构是拖拉机动力轮通过皮带或链条带动离合轮12,离合轮12与传动轮11 (虚线圆)同轴,该轴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传动轮11通过皮带或链条连接轴轮3,轴轮3设置于主轴5的一端。本实施例采用带轮及皮带传动。使用时,拖拉机动力轮通过皮带,带动离合轮12及同轴的传动轮11,传动轮11通过皮带带动轴轮3及主轴5,主轴5的转动,使得曲轴6带动两个切刀杆7及切刀10交替下行,从而实现切断秸杆。本技术的实施例为设置于拖拉机后部时的情形,本技术还可设置于拖拉机前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切剁式秸秆还田机,包括动力传输机构、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主轴,其特征在于:主轴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主轴上设置两个反相的曲轴,两个反相的曲轴均通过轴套连接切刀杆及其下部的切刀,切刀背部设置拉杆,拉杆前端铰接于切刀或切刀杆上,拉杆的后端铰接于机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剁式秸杆还田机,包括动力传输机构、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主轴,其特征在于主轴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上,主轴上设置两个反相的曲轴,两个反相的曲轴均通过轴套连接切刀杆及其下部的切刀,切刀背部设置拉杆,拉杆前端铰接于切刀或切刀杆上,拉杆的后端铰接于机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剁式秸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前下部还设置有辊架,辊架上设置有横向的压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剁式秸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横向设置于机架上,切刀为横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剁式秸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纵向设置于机架上,切刀为纵向。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切剁式秸杆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为平板,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底部平且较薄或有刃。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仙雨李春雨李海竹
申请(专利权)人:李仙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