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长期演进(Longtermevolution,LTE)系统的版本(Release,R)8/9中,为了对信道的质量进行测量以及对接收的数据符号进行解调,设计了公共参考信号(CommonReferenceSignal,CRS)。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可以通过CRS进行信道的测量,从而支持UE进行小区重选和切换到目标小区,并且在UE连接状态进行信道质量的测量。当干扰级别较高时,物理层可以通过高层相关的无线链路连接失败信令断开连接。在LTER10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区平均的频谱利用率和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以及各个UE的吞吐率,分别定义了两种参考信号:信道信息参考信号(CSI-RS)和解调参考信号(DMRS),其中,CSI-RS用于信道的测量,通过对CSI-RS的测量可以计算出UE需要向eNB反馈的预编码矩阵索引(PrecodingMatrixIndicator,PMI)、信道质量信息指示(ChannelQualityIndicator,CQI)以及秩指示(RankIndicator,RI);DMRS用于下行共享信道的解调,利用DMRS解调可以利用波束的方法减少不同接收侧和不同小区之间的干扰,而且可以减少码本粒度造成的性能下降,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在LTER8、R9和R10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主要分布在一个子帧的前1个、前2个或者前3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分配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或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邻近的OFDM符号用于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者,分配与解调参考信号邻近的资源单元RE用于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分配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和/或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邻近的OFDM符号用于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或者,分配与解调参考信号邻近的资源单元RE用于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并按照解调参考信号的最大开销的图样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单元映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和/或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邻近的OFDM符号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具体承载方式为以下一种或多种:只选择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用于承载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选择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以及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邻近的1个或2个OFDM符号用于承载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只选择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邻近的OFDM符号用于承载增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配与解调参考信号邻近的RE用于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时,具体承载方式为以下一种或多种:选择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上的RE以及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RE对应相同子载波、相邻的1个或2个OFDM符号的RE用于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只选择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RE对应相同子载波、相邻的1个或2个OFDM符号的RE用于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选择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OFDM符号上的与解调参考信号所占用的RE相邻的RE,以及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的RE对应相同子载波、相邻的1个或2个OFDM符号的RE用于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相邻的两个时隙,第一个时隙按照所述具体承载方式承载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第二个时隙分配与所述第一时隙的解调参考信号邻近的1个或2个OFDM符号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承载。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下行授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承载上行授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分别在相邻的两个时隙传输。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下行授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息在所述的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传输或沿用LTER8/R9/R10的方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承载上行授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息沿用LTER8/R9/R10的方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承载下行授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息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传输或沿用LTER8/R9/R10的方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承载上行授权的物理下行控制信息只有在存在下行业务时,采用所述的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否则沿用LTER8/R9/R10的方式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传输。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每时隙每物理资源块PRB为分配粒度进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分配,具体的:聚合等级可以为下述方式之一:{3,6,12,18};{2,4,8,16};{1,2,4,8};{3,6,12};{2,4,8};{1,2,4},{4,8,12};或者,根据CSI-RS端口数目不同,采用不同的聚合等级:当RB中承载ePDCCH的时隙存在4个或者8个端口的CSI-RS传输时,聚合级别为下述方式之一:{2,4,8,16};{3,6,12,18};{2,4,8};{3,6,12}:{4,8,12};当RB中承载ePDCCH的时隙存在2个或者4个端口的CSI-RS传输时,采用以下聚合方式之一:{3,6,12,18};{2,4,8,16};{1,2,4,8};{3,6,12};{2,4,8};{1,2,4}。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子帧中配置信道测量参考信号传输时,只允许沿用LTER8/R9/R10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区域和传输方式进行传输。10.一种基于解调参考信号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承载系统,包括基站和能够与基站建立无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云锋,戴博,陈艺戬,郭森宝,张峻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