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程序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恶意程序是一个概括性的术语,指任何故意创建用来执行未经授权并通常是有害行为的软件程序。计算机病毒、后门程序、键盘记录器、密码盗取者、Word和Excel宏病毒、 引导区病毒、脚本病毒(batch, windows shell, java等)、木马、犯罪软件、间谋软件和广告软件等等,都是一些可以称之为恶意程序的例子。现今全球恶意程序数量呈几何级增长,为了适应恶意程序的更新速度,以快速地识别和查杀恶意程序,目前普遍利用主动防御技术查杀恶意程序。主动防御技术是基于程序的行为进行自主分析判断的实时防护技术,其从最原始的定义出发,直接将程序的行为作为判断恶意程序的依据,进而衍生出通过在本地使用特征库、在本地设置行为阈值以及在本地启发式杀毒等方式来判别、拦截恶意程序的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保护客户端设备的目的。但是,为了尽可能减小对程序性能的影响,主动防御技术只对程序的exe文件进行检测,而不检查程序加载的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 Library, DLL)文件。因此,一些恶意程序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程序处理方法,包括:当检测到待执行程序创建进程时,获取所述待执行程序的特征信息;将所述待执行程序的特征信息上传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将所述待执行程序的特征信息与预先设置的云端鉴别条件进行匹配,得到匹配结果;接收所述服务器返回的匹配结果,并依据所述匹配结果确定所述待执行程序是否存在被劫持的DLL文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霖,郑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