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场的功率预测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风能发电是利用风机将风的动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发电形式。现阶段,风能的推广应用日益呈现方兴未艾的世界潮流,风能产业成为全球蓬勃兴起的新能源产业之一。开发利用风能成为人类社会缓解日益加剧的能源短缺的共同选择和治理严峻环境污染的有生力量。电网的稳定运行需要在供需双方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即根据用户的消耗变化,预先安排火电、水电等发电机组的开启和关停,从而相应地调整供应的总功率。由于风能发电受天气的影响较大,且不能像火电及水电一样自由控制,所以风电场发电的输出功率具有剧烈变化及间歇性等特点。由此,风电场并入电网必将对电网的平衡产生巨大影响。I)调峰问题。随着天气的变化,风电场的输出功率剧烈变化,严重影响电网的调峰;2)电网稳定问题。在电网发生大扰动时,风电场由于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容易退出运行从而对电网带来二次冲击,影响电网的暂态稳定性;所以对风电场输出功率进行有效监测和预测,把风电场输出功率纳入电网的发电计划编制,并参与实时调度,是保证电网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措施 ...
【技术保护点】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获取风电场所在地的包括风速、风向和空气密度的气象要素数据的历史记录及与每一记录相对的风电场发电输出功率;b.其中,将风速、风向和空气密度修正为风电机组轮毂处的风速、风向和空气密度,从而生成修正后的气象要素数据;c.将修正后的气象要素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输入BP神经网络,将与每一气象要素数据对应的风电场发电输出功率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出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d.根据数值天气预报获得风电场所在地在预测时间段的包括风速、风向和空气密度的气象要素数据,并将风速、风向和空气密度修正为风电机组轮毂处的风速、风向和空气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胜,刘纯,冯双磊,王勃,张菲,赵艳青,姜文玲,卢静,车建峰,王晓蓉,王铮,胡菊,张健,张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集团公司,中电普瑞张北风电研究检测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