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套丝机,它由板牙架(3)、管子锁定装置(4)、螺纹副(16)、滑动副(17)、绞扳(2)等组成,管子锁定装置(4)用于锁定管子,绞扳(2)用于使板牙架(3)旋转切制螺纹,螺纹副形成轴向进给机构用于产生轴向力以便于切削初期入扣,滑动副形成差动机构使轴向进给机构适用于不同螺纹螺距的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操作方便,不需要电源。(*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套丝器械,用以给流体输送管道用管子或其他材料切制螺纹。现有同类器械有以下几种(一)电动套丝机,它由电动机、减速机构、螺纹切削头(或称板牙架)、管子锁定装置、入扣用轴向推进机构及机身等组成。由电动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管子锁定装置,使其锁定管子连同管子一起旋转,螺纹切削头不旋转并通过操作轴向推进机构使其压在管端,随着管子的旋转切制出螺纹。电动套丝机的不足之处是①重量大,不便于携带,在诸如维修等小工程中尤感不便;②对于已弯曲的管子或长管,摆动大;③不适用于无电源的埸合;④价格较贵。(二)可调节或不可调节板牙径向尺寸的绞扳,不能单独使用,必须配置压力台钳,由压力台钳夹紧管子后再行套丝。其不足之处是①入扣难,必须沿管子轴向施加足够大的推力,尤其是板牙径向尺寸不可调节的当板牙用钝时;②入扣时必须端着具有一定重量的绞扳;③携带时,必须连同台钳、工作台一起携带其总体积、总重量均较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操作简便,适用于中小工程及无电源场所的套丝器械。为达到此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是将管子锁定装置(4)和板牙架(3)通过机身(1)结合成一体,管子锁定装置与机身固定联结,管子锁定装置锁定管子使管子不转,板牙架通过一对在旋转方向受约束而在轴向不受约束的滑动副(17)及一对螺纹副(16)与机身联结,其螺纹副构成了轴向进给机构,使得板牙架(3)在旋转的同时可形成轴向力,滑动副构成了差动机构,使得轴向进给机构能适应不同螺距的螺纹,套丝所需的切削力矩由板牙架上的绞扳(2)的压杆(7)输入,机身上的杆件(8)与压杆(7)构成力的封闭系统,操作时,把管子从管子锁定装置(4)中穿过,直至抵住板牙架(3)的板牙入口处,操作管子锁定装置锁定管子,压动压杆(7)即可切制出螺纹,其各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是管子被锁住相对机身不转,压动压杆(7),板牙在旋转的同时产生轴向位移,因管子抵在板牙上,且因管子锁定装置(4)的作用,管子被锁住,故此管子同时受到了板牙的旋转切削力矩和轴向进给力,使切削与入扣同时进行,其切削力矩的建立与传递是压杆(绞扳)→板牙架→板牙→管子→管子锁定装置→机身→机身的杆件(8),压杆的受力由机身及机身杆件与地面的接触反力达到平衡,而轴向力的传递是机身←螺纹副←板牙←→管子→管子锁定装置→机身。力的传递是封闭的。当板牙切入管子后,由于板牙的导向作用,板牙以其自身螺距沿管子移动,当板牙的螺距大于螺纹副的螺距时,由于滑动副(17)作用,使板牙架不再受螺纹副的作用。螺纹副的螺矩必须小于或等于所能加工的一系列螺纹中的最小螺距。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管子锁定装置与绞扳形成一体使结构紧凑,整体尺寸小,重量轻,便于携带,由于其轴向进给机构的作用,使入扣在压动压杆(7)的同时进行,因而操作方便,不需电源,适用于中小工程施工中及野外作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的介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外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5是管子锁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图7是两种浮爪弹簧复位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图9是两种浮爪弹簧复位机构工作原理图。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板牙架(3)装在绞扳内,其联结形式为多边形与多棱柱的滑配合(也可以是花键、销槽、键槽联结),板牙架相对绞扳沿轴向可自由滑动而不能转动——即前面所述的一对在旋转方向受约束而在轴向不受约束的滑动副,绞扳通过一对螺纹副与机身联结,在机身的右侧是管子锁定装置(4),锁定装置与机身是固定联结,管子锁定装置中的承力盘(9)(见图4、图5),即是机身的组成部分,管子锁定装置锁定管子的轴线与板牙架及螺纹副的轴同轴。工作初始状态应如图如示,螺纹单元(5)在最左侧亦即绞扳(2)在最左侧,板牙架必须在最左侧抵住绞扳,当然可在管于抵住板牙的同时抵住绞扳。图2中所示杆件(8)是机身(1)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平衡压杆(7)向下压时对机身产生的翻转力矩,杆件(8)可以是一根园杆,也可以是一个框架或其他。图3是另一实施便,与前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轴向进给机构与差动机构不同,其中,板牙架(3)通过一对螺纹副与滑环(6)联结,滑环(6)与机身滑配联结,滑环上的滑槽与机身上的销子使滑环只能沿轴向移动而不能转动,工作时先使板牙架处在最左侧,并使滑环抵住机身上的销子在最左侧,把管子抵住板牙锁定后即可套丝,切入后,当螺距不同时滑环滑移形成差动。图4、图5中承力盘(9)与机身固定联结成机身的一部分,承力盘上有若干滑槽,滑槽的方向是使滑槽内的元件可以沿滑槽离、靠中心,旋锁(10)上有若个曲面可以在旋锁旋转时使靠在曲面上的元件沿承力盘的滑槽移动,浮爪弹簧复位机构(13)使浮爪压着承力瓦(11)靠向旋锁,承力瓦(11)的一端伸在承力盘的滑槽内,工作时,转动旋锁使浮爪向中心移动抵住管子,压动压杆(7)时,与板牙咬合的管子受到旋转力矩,使得与其相抵的浮爪随之偏转,其偏转导致浮爪(12)径向受力点间的距离增大,使管子通过浮爪(12)、承力瓦(11)与旋锁契为一体,承力瓦(11)受承力盘作用使与承力瓦(11)锁在一体的全部件不能转动,从而达到了管子锁定装置锁定管子的作用。其承力瓦也可不要,用浮爪直接压在旋锁上,但浮爪必须有轴伸在承力盘的滑槽内,以传递扭矩,但无承力瓦,浮爪与旋锁的接触压力较大,易损伤旋锁的曲面。图6、图7为浮爪弹簧复位机构的两种不同形式,浮爪(12)由弹簧(15)及导向元件(14)压在承力瓦(11)上,导向元件(14)的作用是使浮爪(12)偏转后形成回复力。此两种弹簧复位机构使浮爪具备径向复位和偏转复位的能力,如图8、图9所示,浮爪偏转时,浮爪上导向元件(14)压的平面倾斜,浮爪上受压平面相对导向元件(14)产生相对偏转,浮爪与导向元件接触压力方向偏离浮爪的回转中心,因而产生偏心力矩使浮爪具有回复的能力。权利要求1.一种由扳牙架、管子锁定装置、轴向进给机构和机身组成的手动套丝机,其特征在于相对机身(1)不转的管子锁定装置(4)与机身(1)联结,在板牙架(3)上有使板牙架(3)旋转的绞扳(2),板牙架(3)通过一对在旋转方向受约束而在轴向不受约束的滑动副(17)及一对螺纹副(16)与机身(1)联结,其螺纹副构成了轴向进给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套丝机,其特征在于管子锁定装置由浮爪(12)、旋锁(10)、浮爪弹簧复位机构(13)、承力瓦(11)、承力盘(9)组成,承力瓦沿承力盘的滑槽滑移,浮爪弹簧复位机构使浮爪压着承力瓦压在旋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套丝机,其特征在于管子锁定装置亦可无承力瓦(11)、浮爪(12)转轴的一端伸在承力盘(9)的滑槽内滑移,浮爪弹簧复位机构使浮爪直接压在旋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动套丝机,它由板牙架(3)、管子锁定装置(4)、螺纹副(16)、滑动副(17)、绞扳(2)等组成,管子锁定装置(4)用于锁定管子,绞扳(2)用于使板牙架(3)旋转切制螺纹,螺纹副形成轴向进给机构用于产生轴向力以便于切削初期入扣,滑动副形成差动机构使轴向进给机构适用于不同螺纹螺距的要求。本技术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且操作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板牙架、管子锁定装置、轴向进给机构和机身组成的手动套丝机,其特征在于相对机身(1)不转的管子锁定装置(4)与机身(1)联结,在板牙架(3)上有使板牙架(3)旋转的绞扳(2),板牙架(3)通过一对在旋转方向受约束而在轴向不受约束的滑动副(17)及一对螺纹副(16)与机身(1)联结,其螺纹副构成了轴向进给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德,刘明利,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德,刘明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