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主机壳体、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内的主机板及设置于主机壳体上表面的操控面板,还包括凹设于所述操控面板上的触控板容置槽及具有连接器的一触控板,当所述触控板容置于所述触控板容置槽内时,所述触控板通过连接器与所述主机板形成联系,当所述触控板由所述触控板容置槽取下后作为鼠标使用。所述触控板可以从电子装置上取下来作为鼠标使用,消费者不用另外携带一个鼠标,而使触控板闲置,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笔记本电脑由于短小轻薄的独特外型设计,使得该笔记本电脑易于被携带外出, 通常,笔记本电脑主要设有一显不幕与一主机壳体,该显不幕与该主机壳体之间,是藉由至 少一枢轴相连接,该主机壳体于相邻该显不幕的表面为一操控面板,该操控面板设有一键 盘组(key board module)与一触控板(touch pad),其中该显示幕是可被盖合在该操控面 板上,而当使用者欲操作该笔记本电脑时,可将该显示幕沿该枢轴旋转至适合操作该操控 面板的位置,此时,藉由操作该键盘组,即可输入资讯至该笔记本电脑内,并由该显示幕显 现出与其相对应的资讯画面。就现今的触控板(touch pad)与鼠标(mouse)相比较,一般而言,触控板其扁平板 状的触控设计,实令人感到不易操作,且由于现今所见的鼠标已渐微形化,使得消费者易于 随身携带,因此,消费者常常直接于笔记本电脑上外接一个鼠标,此举,使得其上所设的触 控板常常未能被妥善利用,因而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其中触控板是可分离出来作 鼠标使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主机壳体、设置于所述 主机壳体内的主机板及设置于主机壳体上表面的操控面板,还包括凹设于所述操控面板上 的触控板容置槽及具有连接器的一触控板,当所述触控板容置于所述触控板容置槽内时, 所述触控板通过连接器与所述主机板形成联系,当所述触控板由所述触控板容置槽取下后 作为鼠标使用。所述触控板可以从电子装置上取下来作为鼠标使用,消费者不用另外携带一个鼠 标,而使触控板闲置,进而造成资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图2的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的俯视图,其中图中去除触控板及电子装置 的显示幕。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的触控板的俯视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的触控板的俯视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的触控板的俯视放大图。图7为图2的触控板另一角度的立体放大图。图8为图7的触控板的连接器的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 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 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10包括一显示幕11与一 主机壳体12。该显示幕11与该主机壳体12之间藉由至少一枢轴(图未示)相连接。该 主机壳体12于相邻该显不幕11的表面为一操控面板13,该操控面板13设有一键盘组130 与一触控板1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10为笔记本电脑。请同时参阅图2,所述电子装置10的主机壳体12内部设有一主机板(图未不)ο 所述操控面板13上凹设有一触控板容置槽14。该触控板容置槽14为矩形槽。该触控板容 置槽14的尺寸刚好与所述触控板132的尺寸相同,以便于所述触控板132空置其中。请同 时参阅图3,该触控板容置槽14内设有与该主机板相连接的一输出/输入接口 15。在本实 施例中,该输出/输入接口 15设于所述触控板容置槽14底部的一侧。在其他实施例中,该 输出/输入接口 15可设于所述触控板容置槽14的一侧。请参阅图2,所述触控板132包括一光标操作区16及二按键区17、18。使用者在 光标操作区16中操作光标的移动,碰触按键区17以执行按压鼠标左键的功能,碰触按键区 18以执行按压鼠标右键的功能。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光标操作区16以及按键区17、18可由 一个以上的触控板所形成。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的触控板 132a的俯视图。所述触控板132a包括一光标操作区16a及三按键区17a、18a、19a。使用 者在光标操作区16a中操作光标的移动,碰触按键区17a以执行鼠标左键功能,碰触按键区 18a以执行鼠标右键功能,碰触按键区19a以执行鼠标中键功能。同样地,在不同的实施例 中,光标操作区16a以及按键区17a、18a、19a可由一个以上的触控板所形成。请参阅图5,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的触控板 132b的俯视图。在一触控板132b上定义光标操作区16b以及按键区17b、18b、19b,光标操 作区16b供使用者移动光标,按键区17b及18b分别对应鼠标的左键及右键,按键区19b对 应于一方向键,其具有上、下、左、右等四个方向,触碰按键区1%的上方以使得包括选单或 窗口等往上方移动,同样地,触碰按键区1%的下方以使得包括选单或窗口等往下方移动, 触碰按键区19b的左方以使得包括选单或窗口等往左方移动,触碰按键区19b的右方以使 得包括选单或窗口等往右方移动。按键区1%上的图案是印刷在触控板132b上,或以印刷 有图案的贴纸贴在触控板132b上,或在触控板132b上直接形成该图案。在不同的实施例 中,光标操作区16b以及按键区17b、18b、19b可由一个以上的触控板所形成。请参阅图6,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的触控板132c的 俯视图。在一触控板132c上定义光标操作区16c、按键区17c及18c以及滚轴操作区19c, 光标操作区16c供使用者移动光标,按键区17c及18c分别对应鼠标的左键及右键,在滚轴 操作区19c中滑动以控制包括选单或窗口等的卷动。同样地,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光标操作区16c、按键区17c、18c以及滚轴操作区19c可由一个以上的触控板所形成。请参阅图7,所述触控板132的内部设置有一连接器20、一电池21、一无线通信模 块22及一光电鼠标模块23。所述连接器20与所述输出/输入接口 15相对应。当触控板 132放置于所述触控板容置槽14内时,输出/输入接口 15与连接器20相互插接,使得该触 控板132与所述主机板间形成联系。当输出/输入接口 15设于所述触控板容置槽14的一 侧时,所述连接器20对应输出/输入接口 15设置于触控板132的一侧。所述无线通信模 块22可以是蓝牙通信模块。请同时参阅图8,所述连接器20为插针式设计,其包括多个插针(Pin) 24。这些插 针24包括接地插针、数据通信插针及感应插针。该感应插针用来区分触控板132是否与电 子装置物理连接在一起。当触控板132放在触控板容置槽14中时,触控板132通过连接器 20与电子装置10的主机板连接,并采用IIC通信协议跟笔记本通信。与此同时还会对触控 板132中的21进行充电。当触控板132检测到触控板132从触控板容置槽14中取出后, 所述光电鼠标功能23及蓝牙通信模块22开始工作,并跟笔记本通信,此时用户则拥有了一 个光电鼠标。所述触控板132不论是否在触控板容置槽14中,触控板132上的按键区都保持按 键的功能,操作系统中可自由设置按键区的功能。所述连接器20不仅仅局限于插针式连接,也可是是触点式或其他可行之连接方 式。当所述触控板132与笔记本物理连接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触控板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主机壳体、设置于所述主机壳体内的主机板及设置于主机壳体上表面的操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设于所述操控面板上的触控板容置槽及具有连接器的一触控板,当所述触控板容置于所述触控板容置槽内时,所述触控板通过连接器与所述主机板形成联系,当所述触控板由所述触控板容置槽取下后作为鼠标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顶星数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