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87872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冰箱,以消除切换制冷剂配管时发生的配管内残留制冷剂引起的制冷剂不足,降低消耗电力量为目的,且以降低制冷剂通过切换阀时产生的制冷剂流动音为目的。该冰箱具有将压缩机、散热机构、减压机构、冷却器顺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散热机构包括进行向冰箱外的散热的第一散热机构、对储藏室的分隔部加热的第二散热机构,该冰箱包括:使被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流过第一散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在第一散热机构中使制冷剂流通后,使第一制冷剂流路旁通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和切换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的流路切换机构,第一制冷剂流路和第二制冷剂流路的内容积比第一散热机构的内容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冰箱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冰箱,已知在储藏室的开口边缘部配置有防止结露配管的冰箱。在构 成冰箱主体的隔热箱体中,设置有多个储藏室,安装有开闭储藏室前方的开口的隔热性的 门。开口与门的接触部、即储藏室的开口边缘部被箱内的冷空气冷却,其表面因与外部空气 的温度差而容易发生结露。为了抑制该发生结露现象,利用制冷循环的散热管的防止结露 配管,埋设在储藏室的开口边缘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冰箱中,在分割为多个的冷凝器的途中设置切换阀,对防止 结露配管高效率地加热,还具备不引起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不足现象而使防止结露配管旁通 的机构,实现消费电力量的降低。此外,记载了通过切换阀切换到使制冷剂在防止结露配管中流通的加热模式、和 使防止结露配管旁通而使制冷剂流通的模式中的某一种的结构。停止对防止结露配管的制 冷剂的流通时,因防止结露配管内残留的制冷剂而发生制冷循环整体的制冷剂不足。作为 避免这一点的机构,专利文献I中,将防止结露配管连接在压缩机与冷凝器之间,使结露防 止配管被气相区域的制冷剂充满,由此减少被封入防止结露配管中的制冷剂量。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7476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I记载的冰箱中,以压缩机、第一冷凝器、防止结露配管、第二冷凝器、限 流部、冷却器的顺序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防止结露配管中为了主要利用气相区域下的散 热,在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之间设置有防止结露配管。从压缩机释放的制冷剂气体通 过第一冷凝器、防止结露配管、第二冷凝器时,对外部散热,以过热气体区域(气相区域)、气 液二相区域、液相区域的顺序进行相变化。第一冷凝器是从冰箱背面一侧设置的散热管、第二冷凝器是从冰箱侧面上设置的 散热管,通过各壁面向外部空气散热的方式。该结构中,例如,设置了第二冷凝器的冰箱侧 壁附近放置有制暖器具(加热源)的情况下,第二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吸收外部的热,制冷剂 的一部分汽化成为气体(气相)。流出第二冷凝器的制冷剂经过限流部流入冷却器,而由于冷却器出入口处的焓差 减小,结果吸热量减少,箱内的冷却性能恶化,消耗电力量增加(参照图11)。专利文献I中,关于上述课题的考虑是不充分的。进而,在第一冷凝器与第二冷凝器之间配置了切换阀,而由于切换阀内部的制冷 剂的状态成为气相区域或气液二相区域,通过切换阀时可能产生制冷剂流动音。此外,通过切换阀切换防止结露配管和使防止结露配管旁通的配管,允许一定量 的来自切换阀的制冷剂泄漏。因此,例如,将切换阀固定在防止结露配管一侧的情况下,存在由于制冷剂在防止结露配管的旁通一侧滞留,引起制冷剂不足的情况。此外,一般而言, 制冷剂在制冷循环内的配管中滞留的情况下,在压缩机喷出侧通过具有全闭功能的切换阀 成为全闭状态,对制冷循环的制冷剂进行回收。但是,专利文献I记载的制冷循环的情况下,在每次通过切换装置切换时回收防 止结露配管和使其旁通的配管内滞留的制冷剂,可能会因压缩机的效率降低而增加消耗电力量。此处,使用可燃性制冷剂气体的强制循环方式的冰箱中的制冷剂封入量,在日本 其上限值规定为100g。由于日本国内的冰箱电子部件多,此外除霜时使用电加热器(以玻璃 管加热器为一例),所以使用可燃性制冷剂时制冷剂封入量的上限值抑制得低。另一方面,欧洲的冰箱中冷空气自然对流式多,不使用电加热器地除霜的产品多, 因此制冷剂封入量的上限值比日本国内的更多,按照欧洲的IEC规格为150g。由于日本国内的内容积400 500L级别的冰箱中,制冷剂封入量为80 90g左 右,所以即使为了消除切换冷凝器一侧的制冷循环的制冷剂不足,要增加制冷剂封入量也 已经接近上限值,不容易消除制冷剂不足。于是本专利技术鉴于以上问题,其目的在于消除切换制冷剂配管时发生的配管内的残 留制冷剂引发的制冷剂不足,实现消耗电力量的降低。此外,目的在于降低制冷剂通过切换 阀时产生的制冷剂流动音。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例如采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结构。本申请包括多种解 决上述课题的方案,列举其中一例,其为一种冰箱,具有将压缩机、散热机构、减压机构、冷 却器顺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其特征在于上述散热机构包括进行向冰箱外的散热的第一 散热机构、对储藏室的分隔部加热的第二散热机构,该冰箱包括使被上述压缩机压缩后的 制冷剂流过上述第一散热机构和上述第二散热机构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在上述第一散热机 构中使制冷剂流通后,使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旁通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和切换上述第一制 冷剂流路和上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流路切换机构,上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和上述第二制冷剂 流路的内容积比上述第一散热机构的内容积小。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消除切换制冷剂配管时发生的配管内的残留制冷剂引发的制冷 剂不足,实现消耗电力量的降低。此外,能够降低制冷剂通过切换阀时产生的制冷剂流动曰ο附图说明图图图图图图。8是说明切换防止结露配管的情况下的控制状况的示意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冷却运转的一例的时序图。图1Oa是示意地表示散热器配管内部的制冷剂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Ob是示意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散热器配管内部的制冷剂的状态的示 意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运转状况的莫里尔线图。图12a是示意地表示三通阀的内部的制冷剂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2b是示意地表示三通阀的内部的制冷剂的状态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冰箱的制冷循环的结构图。图14是表示图13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冷却运转的一例的流程图。符号说明I 冰箱9箱内送风机20冷藏室挡板28、29、40 分隔壁34冷冻室挡板41a,41b 第二散热器42第三散热器43第四散热器(防止结露配管)45箱外送风机(机械室风扇)46第一散热器48三通阀(流路切换机构)49 二通阀(制冷剂流路开闭机构)51、52、53、54、57、59、60、64、66 管55止回阀56汇流管58干燥器61限流部65热交换部67、69气相区域(气相成分)68液相区域(液相成分)70、72 阀体71入口侧开口部80门铰链盖部81湿度传感器(检测机构)82温度传感器(检测机构)83基板盖部84分隔盖部85、86 热流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正面外观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冰箱的箱内截面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冰箱I从上方起由冷藏室2、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和蔬菜室6构成。其中,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左右并列配置。冷藏室 2具备左右分割的冷藏室门2a、2b,制冰室3、上层冷冻室4、下层冷冻室5和蔬菜室6分别具备抽出式的制冰室门3a、上层冷冻室门4a、下层冷冻室门5a和蔬菜室门6a。以下,有将冷藏室门2a、2b、制冰室门3a、上层冷冻室门4a、下层冷冻室门5a和蔬菜室门6a仅称为门的情况。此外,冰箱I中具备分别检测各门的开闭状态的门传感器(未图示)、判定为门打开状态的状态持续规定时间、例如I分钟以上的情况下通知用户的警报器(未图示)、和进行冷藏室2与冷冻室5的温度设定的温度设定器(未图示)等。将门2a、2b可旋转地固定在冰箱 I的门铰链设置在冰箱上部,门铰链被门铰链盖部80覆盖。在各储藏室的各开口边缘、即图 2中所示的具有隔热性的分隔部28、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冰箱,其具有将压缩机、散热机构、减压机构、冷却器顺次连接的制冷剂回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进行向冰箱外的散热的第一散热机构、对储藏室的分隔部加热的第二散热机构,该冰箱包括:使被所述压缩机压缩后的制冷剂流过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和所述第二散热机构的第一制冷剂流路;在所述第一散热机构中使制冷剂流通后,使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旁通的第二制冷剂流路;和切换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流路切换机构,所述第一制冷剂流路和所述第二制冷剂流路的内容积比所述第一散热机构的内容积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平昭义河井良二冈留慎一郎板仓大别役健二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