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亮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85640 阅读:4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亮片装置,包括机架、绣框、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之上的机头、设置在机头前部的针杆,还包括固定绷紧在所述的绣框之上的带胶底布,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针杆下部的机针和切片弹簧,固定设置在机针一侧的亮片装置,所述的机针包括同轴设置的小直径的下部引导针和大直径的上部压片杆两部分;所述的亮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其上可被切片弹簧触发实施切片的亮片切刀。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利用机械取代人工排料,可实现最高900片/分钟,使得亮片花样更加丰富,亮片的表现力更强。采用与机针同步向下运动的切片弹簧触动亮片切刀完成亮片切断操作,排片速度高,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脑刺绣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实现贴亮片的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舞台装或较花俏的衣物上,为增显其亮丽的鲜明感,通常在衣物上依图样设计适当的或大面积的缝合亮片,并通过亮片增加衣物的光鲜亮丽的感受。以往衣物上的亮片,以人工的方式--以手工缝合在衣物上,由于以缝合的方式将亮片缝在衣物上,因此该亮片上具有针孔,再以针线穿过亮片上的针孔,以将亮片缝合在衣物的布料上。 依照设计上的需求,在衣物上缝制亮片,通常系为大面积的图案,故以手工的方式缝合亮片十分耗时耗工,因此通常仅适用于低产量或定做的衣物,而无法适用于大量生产的衣物。在竞争激烈的成衣市场中,若要脱颖而出,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设计,而在设计上若需要使用大量的亮片,且又要大量生产以降低制造成本,则必须改变以往的缝制方式,以达大量生产的目的。贴片技术与贴钻技术类似,先用手工或设备将亮片或人工钻石按照一定的图按放置在胶纸上,再用热烫工艺将亮片或钻石粘结在服装面料上。虽然贴亮片技术相对缝制工艺有了改善,但是人工排料成本高昂且花样简单,表现力差,所以就需要一种能有效进行自动排布亮片的机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能有进行排布亮片的机械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种贴亮片装置,包括机架、绣框、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之上的机头、设置在机头前部的针杆,还包括固定绷紧在所述的绣框之上的带胶底布,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针杆下部的机针和切片弹簧,固定设置在机针一侧的亮片装置,所述的机针包括同轴设置的小直径的下部引导针和大直径的上部压片杆两部分;所述的亮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其上可被切片弹簧触发实施切片的亮片切刀。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利用机械取代人工排料,可实现最高900片/分钟,使得亮片花样更加丰富,亮片的表现力更强。采用与机针同步向下运动的切片弹簧触动亮片切刀完成亮片切断操作,同时利用机针前部引导和后部压合作用,实现亮片切断之后机针对亮片的导向与压合粘贴,可以保证切片和贴片的同步,保证切片动作与粘片动作的时序性,排片速度高,效率高,因为本贴亮片装置传动及控制部分借助绣花机原有功能,技术基础稳定成熟,下游客户不需要大量的投入设备成本就可实现服装设计及制造工艺的改变。而且通过机头少量零部件的更换可以在电脑绣花机和贴亮片装置的转换,设备的操作与绣花机一致,不需要操作工重新认识新的操作系统。同时本技术产品沿用电脑绣花机花版设计系统,不需要重新设计制版系统,打版员不需要重新学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贴亮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贴亮片装置包括机架、可相对于机架前后左右按控制移动的绣框、固定绷紧在所述的绣框之上的带胶底布1,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之上的机头2、设置在机头2前部的针杆3,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针杆3下部的机针4和切片弹簧5,固定设置在机针一侧的亮片装置6,以及固定设置在亮片装置上方的亮片切刀7。需要指出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贴亮片装置是在绣花机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研发创新,其中机架、绣框、机头和亮片装置与现有绣花机的结构和控制方法相同或近似,所以在此不再赘述其结构,下面仅对本专利技术的自动贴亮片装置与绣花机不同之处做进一步说明和阐述。机针4由机针夹8固定设置在针杆3的下底部并可随之上下移动,其中,所述的机针4包括同轴设置的下部引导针41和上部的压片杆42两部分,所述的引导针41的直径小于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单面带胶亮片中心处的通孔,而压片杆42的直径大于单面带胶亮片中心孔的直径,这样引导针和压片杆连接处的端面即可将亮片相作用使其向下移动。同时,在所述的针杆3下部还由固定设置有切片弹簧5,所述的切片弹簧5套设在机针4之外,在针杆向下运动时,切片弹簧5下端抵压亮片切刀使其向下移动以将亮片切断。其中,切刀本身固定在亮片装置上,属于亮片装置自带,亮片装置的切刀采用扭簧复位,切片弹簧随着针杆往下运动,切片弹簧接触到切刀后,随着切片弹簧压缩行程增加弹力超过切刀的复位扭簧时切刀往下运动切割亮片,实现切片动作,亮片装置上对切刀本身有最低位的机械限位,即当切刀到达下死点,针杆进一步往下运动,此时切片弹簧进一步压缩,直到针杆到达下死点为止,在针杆上升时,亮片切刀被复位扭簧复位。下面将通过一个亮片的贴覆过程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和阐述。本专利技术的贴亮片装置在按花版要求向前送出单面带胶亮片60之后,针杆带动机针和切刀弹簧向下移动,首先机针的下部引导针插入亮片的中心孔中然后切片弹簧压迫所述的亮片切刀向下移动完成亮片的切断操作,伴随机针的继续下行和切片弹簧的进一步压缩,机针的下部引导针插入带胶底布同时压片杆与下部引导针的端面压住亮片带动亮片向下运动并使亮片平稳贴合在带胶底布之上,然后机针在针杆带动之下向上复位,同时亮片切刀向上复位,系统按花版设计向前送出下一亮片。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利用机械取代人工排料,可实现最高900片/分钟,使得亮片花样更加丰富,亮片的表现力更强。采用与机针同步向下运动的切片弹簧触动亮片切刀完成亮片切断操作,同时利用机针前部引导和后部压合作用,实现亮片切断之后机针对亮片的导向与压合粘贴,可以保证切片和贴片的同步,保证切片动作与粘片动作的时序性,排片速度高,效率高,因为本贴亮片装置传动及控制部分借助绣花机原有功能,技术基础稳定成熟,下游客户不需要大量的投入设备成本就可实现服装设计及制造工艺的改变。而且通过机头少量零部件的更换可以在电脑绣花机和贴亮片装置的转换,设备的操作与绣花机一致,不需要操作工重新认识新的操作系统。同时本技术产品沿用电脑绣花机花版设计系统,不需要重新设计制版系统,打版员不需要重新学习。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贴亮片装置,包括机架、绣框、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之上的机头、设置在机头前部的针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绷紧在所述的绣框之上的带胶底布,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针杆下部的机针和切片弹簧,固定设置在机针一侧的亮片装置,所述的机针包括同轴设置的小直径的下部引导针和大直径的上部压片杆两部分;所述的亮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其上可被切片弹簧触发实施切片的亮片切刀。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亮片装置,包括机架、绣框、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之上的机头、设置在机头前部的针杆,还包括固定绷紧在所述的绣框之上的带胶底布,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针杆下部的机针和切片弹簧,固定设置在机针一侧的亮片装置,所述的机针包括同轴设置的小直径的下部引导针和大直径的上部压片杆两部分;所述的亮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其上可被切片弹簧触发实施切片的亮片切刀。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利用机械取代人工排料,可实现最高900片/分钟,使得亮片花样更加丰富,亮片的表现力更强。采用与机针同步向下运动的切片弹簧触动亮片切刀完成亮片切断操作,排片速度高,效率高。文档编号D05C13/00GK102995326SQ20111027492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专利技术者高接枝 申请人: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贴亮片装置,包括机架、绣框、固定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之上的机头、设置在机头前部的针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绷紧在所述的绣框之上的带胶底布,固定连接在所述的针杆下部的机针和切片弹簧,固定设置在机针一侧的亮片装置,所述的机针包括同轴设置的小直径的下部引导针和大直径的上部压片杆两部分;所述的亮片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其上可被切片弹簧触发实施切片的亮片切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接枝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