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颜料墨吸收性的正喷灯箱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依次设置的PET/PVC全透明胶片、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粘合涂层和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组成;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涂层含有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丙烯酸树脂10%~30%,偶联剂0.1%~0.5%,二氧化钛10%~30%,粘合剂0.5%~1%,表面活性剂0.01%~0.1%,余量为水;所述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含有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聚乙烯醇5%~20%,交联剂0.1%~0.5%,固色剂1%~5%,光稳定剂0.05%~0.1%,二氧化硅10%~30%,余量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涂层对于颜料墨的吸收性,能够展现出高饱和度的影像,此外,遮盖层中特有的粘合剂克服了涂层与支持体附着力差的缺点,提高了成品的物理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喷灯箱胶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效颜料墨吸收性的正喷灯箱胶片。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码影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喷墨打印技术拼接其成本低,打印质量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办公、家庭、尤其是广告领域的主要选择。喷墨打印市场的增大,使得各种喷墨打印接收介质得到迅速增长。在各种喷墨打印接收介质中,灯箱胶片是喷墨技术中生产制作比较困难的产品。 根据打印面的不同,灯箱胶片分为背喷灯箱胶片和正喷灯箱胶片,其构造皆为在透明聚酯片基(PET)片基上进行涂布加工而成,由于生产技术和成本所限,目前市场上以吸收染料墨水的背喷灯箱片为主,但在使用过程中,灯箱胶片需长时间受灯管照射,这时染料墨水耐候性差、易退色等弊病就都一一显现。作为一种高端灯箱胶片,正喷灯箱胶片以其高解像力、较强的耐候行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广告灯箱及数码工艺品等领域。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正喷灯箱胶片大部分被国际知名企业(三菱等)产品所垄断,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国产正喷灯箱胶片与国外正喷灯箱胶片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对颜料墨水的吸墨能力不足,不能满足400%的打印墨量需求;物理性能差,涂层与支持体的附着牢度不够,涂层较易被刮蹭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喷灯箱胶片和国内现有正喷灯箱片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颜料墨吸收性的正喷灯箱胶片。本专利技术由依次设置的PET/PVC全透明胶片、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粘合涂层和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组成;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涂层含有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丙烯酸树脂10% 30%,偶联剂O. P/Γο. 5%,二氧化钛10% 30%,粘合剂O. 5% 1%,表面活性剂O.01°Γ0. 1%,余量为水;所述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含有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聚乙烯醇5% 20%,交联剂O. 1% 0. 5%,固色剂1% 5%,光稳定剂O. 05% 0. 1%,二氧化硅10% 30%,余量为水。本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涂层对于颜料墨的吸收性,能够展现出高饱和度的影像,此外,遮盖层中特有的粘合剂克服了涂层与支持体附着力差的缺点,提高了成品的物理性能。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用于提高颜料墨吸收性的正喷灯箱胶片由依次设置的PET/PVC全透明胶片、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粘合涂层和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组成;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涂层含有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丙烯酸树脂109Γ30%,偶联剂O. 19Γ0. 5%,二氧化钛10°/Γ30%,粘合剂O. 5°/Γ %,表面活性剂O. 019Γ0. 1%,余量为水;所述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含有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聚乙烯醇5°/Γ20%,交联剂O. 19Γ0. 5%,固色剂1°/Γ5%,光稳定剂O. 059Γ0. 1%,二氧化硅10% 30%,余量为水。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涂层中偶联剂可以米用3_氨丙基二乙氧基娃烧、Y —(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Y-(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粘合剂可以采用聚乙烯醇类如聚乙烯醇-217、聚乙烯醇-235等;表面活性剂可以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例如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等 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中偶联剂可以采用3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Y - (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Y-(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固色剂可以采用双氰胺甲醛树脂水溶性初缩体、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等,光稳定剂可以采用二苯甲酮、水杨酸,苯并三唑。实施例1: 用于提高颜料墨吸收性的正喷灯箱胶片由依次设置的PET/PVC全透明胶片、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粘合涂层和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组成;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涂层丙烯酸树脂10kg,偶联剂O.1kg, 二氧化钛30kg,粘合剂O. 5kg,表面活性剂O. Olkg,水59. 39kg ;所述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聚乙烯醇20kg,交联剂O.1kg,固色剂Ikg,光稳定剂O. 05kg, 二氧化娃 IOkg,水 68. 85kg。实施例2: 用于提高颜料墨吸收性的正喷灯箱胶片由依次设置的PET/PVC全透明胶片、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粘合涂层和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组成;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涂层丙烯酸树脂30%,偶联剂O. 5kg, 二氧化钛IOkg,粘合剂Ikg,表面活性剂O.1kg,余量为水;所述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聚乙烯醇5kg,交联剂O. 5kg,固色剂5kg,光稳定剂O.1kg, 二氧化娃30kg,水 59. 3kg。实施例3: 用于提高颜料墨吸收性的正喷灯箱胶片由依次设置的PET/PVC全透明胶片、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粘合涂层和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组成;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涂层含有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丙烯酸树脂20kg,偶联剂O. 3kg, 二氧化钛20kg,粘合剂O. 8kg,表面活性剂O. 05kg,水76. 85kg ;所述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含有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聚乙烯醇15kg%,交联剂O. 3kg%,固色剂3kg,光稳定剂O. 08kg, 二氧化娃20kg,水76. 62。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乳液的制备首先将偶联剂和水混合,然后向混合后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钛球磨30-120分钟,然后依次将丙烯酸树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加入其中,每加入一种物质都需高速搅拌5 20分钟,搅拌速度1000-5000转/分。均匀后将其温度降至室温备用;将聚乙烯醇溶液加水加热至55 75°C,然后向加热后的聚乙烯醇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硅,高速搅拌5 20分钟,搅拌速度1000-5000转/分,再依次加入交联剂、固色剂、光稳定剂,常规低速搅拌10 40分钟,搅拌速度为100-500转/分,均匀后将其温度降低至40 60°C下保温备用。2.采用精准涂布量控制的坡流挤压涂布、强制干燥工艺,将两种不同涂层乳液依次施涂到PET支持体上得到正喷灯箱胶片。采取上述配方涂布后的正喷灯箱胶片既能够吸收染料墨水,又能够吸收颜料墨水,具有优良的亲墨性和较快的吸墨速度,并且打印图像的解像力度高、色彩饱和度大,适合高端用户的使用,性能与目前进口的正喷灯箱胶片相近,但成本低廉,实现了耗材生产的国产化,以替代进口产品。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高效颜料墨吸收性能的正喷灯箱胶片,其特征是,由依次设置的PET/PVC 全透明胶片、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粘合涂层和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组成;所述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粘合涂层由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组成丙烯酸树脂109Γ30%,偶联剂O.1% 0· 5%,二氧化钛10% 30%,粘合剂O. 5% 1%,表面活性剂O. 01% O. 1%,余量为水;所述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由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组成聚乙烯醇59Γ20%,交联剂O.Ρ/Γ0. 5%,固色剂1% 5%,光稳定剂O. 059Γ0. 1%,二氧化硅10% 30%,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颜料墨吸收性能的正喷灯箱胶片,其特征是,按照下述步骤进行a.乳液的制备首先将偶联剂和水混合,然后向混合后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钛球磨 30-120分钟,然后依次将丙烯酸树脂、粘合剂、表面活性剂加入其中,每加入一种物质都需高速搅拌5 20分钟,搅拌速度1000-5000转/分;均匀后将其温度降至室温备用;b.将聚乙烯醇溶液加水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高效颜料墨吸收性能的正喷灯箱胶片,其特征是,由依次设置的PET/PVC全透明胶片、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粘合涂层和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组成;所述丙烯酸树脂复合遮盖粘合涂层由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组成:丙烯酸树脂10%~30%,偶联剂0.1%~0.5%,二氧化钛10%~30%,粘合剂0.5%~1%,表面活性剂0.?01%~0.1%,余量为水;所述复合聚乙烯醇吸墨涂层由下述组分按所述质量百分比组成:聚乙烯醇5%~20%,交联剂0.1%~0.5%,固色剂1%~5%,光稳定剂0.05%~0.1%,二氧化硅10%~30%,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薇,吴振娟,王桂云,马少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海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