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输液配置流程操作风险的方法及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8000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控制输液配置流程操作风险的方法及管理系统,该系统由输液系统服务器端、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和机器识别标示组成;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被分拣物连接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在信息系统中将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编码与被分拣物信息绑定;机器识别设备获取被分拣物上连接的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编码,并与信息系统中的分拣要求匹配;信息系统向机器识别设备反馈分拣要求;机器识别设备将电子信息化的分拣要求转化成更容易被人理解的操作提示信息;操作人根据操作提示信息完成人工分拣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更为严格的工艺控制手段来处理集中的人为操作因素操作风险。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与输液系统服务器端组成的系统结构,便于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输液配置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输液配置流程操作风险的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中静脉输液是一种主要的治疗方法,在我国使用率高达90%。医院每天要做大量的静脉配置操作,尤其是在住院部。图1为现在普遍采用的输液配置流程。如图1所示,贴输液单、按病人分配药品以及核对药品/输液袋等三个环节,关系到流程操作的准确率。在这些环节现一般采用人工比对的方法,其工作精准度、效率难有较大提高。工作负荷高了,传统人工操作的差错风险随之升高。所以,控制静脉输液配置流程操作风险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机器识别技术结合计算机信息化手段改善人工分拣操作的方法和系统。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输液配置流程操作风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被分拣物连接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2)在信息系统中将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编码与被分拣物信息绑定;3)机器识别设备获取被分拣物上连接的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编码,并与信息系统中的分拣要求匹配;4)信息系统向机器识别设备反馈分拣要求;5)机器识别设备将电子信息化的分拣要求转化成更容易被人理解的操作提示信息;6)操作人根据操作提示信息完成人工分拣工作。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输液配置流程操作风险的管理系统,包括输液系统服务器端,其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或其他信息系统服务端通讯,获得输液配置流程操作的依据;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根据输液系统服务器端的操作指令完成各项流程操作;和机器识别标示,用于标示每份药品或输液袋,使每份药品或输液袋能够被管理系统自动识别。进一步的,所述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包括设备舱、操作及显示单元、机器标示识别单元和设备壳体;所述设备舱用于安装和固定控制、通讯和电源部件;所述操作及显示单元用于操作人员操作所述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并得到其反馈信息指示;所述机器标示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所述机器识别标示并获得识别数据;所述设备壳体用于保护所述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的内部设备器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原有输液配置流程由于各环节都采用人工核对,人为操作因素导致的操作风险分散在整个流程中,难以控制。本专利技术通过机器识别标示这一媒介,将操作风险转移并集中起来。这样,就便于采用更为严格的工艺控制手段来处理集中的人为操作因素操作风险。从而实现,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与输液系统服务器端组成的系统结构,更适应本专利技术与原系统的整合,便于应用和推广;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使机器核对操作变得更为快捷,易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输液配置流程图2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输液配置流程图3为本专利技术输液配置流程管理系统原理图4为本专利技术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结构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输液配置流程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2所示,为机器识别技术结合计算机信息化手段改善人工分拣操作的方法其中,人工分拣操作需要人工识别被分拣物,再根据分拣要求对被分拣物进行分类。现在分拣要求已经计算机信息化,但对于人工分拣并无实质性促进。如果结合机器识别技术进一步减轻人工识别负担,人工分拣操作就会得到改善。首先,将每个输液袋和单剂药品分别连接上一个可供机器唯一识别的标示,比如条形码、RFID标签等。然后,在贴输液单、核对药品、按病人分配药品以及核对药品/输液袋等操作环节,采用机器识别来辅助操作,确保输液配置流程操作的准确性。控制输液配置流程操作风险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1)被分拣物连接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2)在信息系统中将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编码与被分拣物信息绑定;3)机器识别设备获取被分拣物上连接的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编码,并与信息系统中的分拣要求匹配;4)信息系统向机器识别设备反馈分拣要求;5)机器识别设备将电子信息化的分拣要求转化成更容易被人理解的操作提示信息;6)操作人根据操作提示信息完成人工分拣工作。这样,将原先分散在输液配置流程中的各环节操作风险,集中到‘将每个输液袋和单剂药品分别连接上一个可供机器唯一识别的标示’这一环节,只要强化这一环节的工艺控制手段即可控制整个输液配置流程的操作风险,可采用的工艺控制手段如A)明确操作规程,逐一品种处理;B)前后相邻的品种要有外形、大小的差异,便于区分;C)开始对某一品种的药品或输液袋处理前,进行双人确认;D)对处理后的药品或输液袋,进行抽样复核等等。图3所示为输液配置流程管理系统,图中,输液配置流程管理系统0300由输液系统服务器端0310、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机器识别标示0330组成。其中,输液系统服务器端0310,作用与医院信息系统HIS或其他信息系统服务端通讯,获得输液配置流程操作的依据。比如医嘱信息,也可以向其提供数据。比如输液流程操作信息。另一方面,提供对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的支持与控制。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作用依据输液系统服务器端0310的操作指令完成各项流程操作。机器识别标示0330,作用标示每份药品或输液袋,使这些物品能够为系统自动识别。如图4所示,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由设备舱0400、操作及显示单元0410、机器标示识别单元0420及设备壳体0430组成。其中,设备舱0400,作用安装和固定控制、通讯、电源等主要部件;操作及显示单元0410,作用操作人员操作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并得到反馈信息指示;机器标示识别单元0420,作用识别机器识别标示0330并获得识别数据;设备壳体0430,作用保护输液系统内部设备器件。如图5所示的工作流程是输液配置流程管理系统的操作过程,具体说明如下药品或输液袋连接机器识别标示,这个步骤要求机器识别标示可靠的连接到药品容器或者是输液袋的外壁,但不要求机器识别标示与具体物品的信息匹配。输液袋机器识别标示在系统内的登记,操作者通过操作及显示单元0410输入需要登记的输液袋种类信息,再将与之对应并连接有机器识别标示的输液袋放置在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上。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通过机器标示识别单元0420获取该输液袋的机器识别标示信息,并将输液袋的机器识别标示信息以及操作者输入的输液袋种类信息发送到输液系统服务器端0310,输液系统服务器端0310将保存这组关联信息作为登记记录。这个步骤要求采用前述的工艺控制手段来保证系统内登记的输液袋种类信息与实际输液袋一致,是关键步骤。输液袋的机器识别标示与病人信息绑定,在此步骤中首先将机器识别标示在系统内做过登记的输液袋放在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上,并通过操作及显示单元0410输入病人编号,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将病人编号以及输液袋机器识别标不信息发送到输液系统服务器端0310,输液系统服务器端0310根据病人编号向HIS或其他信息系统服务器查询该病人的医嘱信息,并从中分析得出正确的输液袋的种类信息,再根据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发来的输液袋机器识别标示信息以及先前的输液袋机器识别标示在系统内的登记记录查询得出当前放在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上的输液袋的种类信息。最后输液系统服务器端0310再比对医嘱中要求的输液袋的种类信息是否与当前放在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上的输液袋的种类信息一致并将比对结果反馈给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输液系统前端工作台0320再通过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输液配置流程操作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被分拣物连接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2)在信息系统中将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编码与被分拣物信息绑定;3)机器识别设备获取被分拣物上连接的唯一的机器识别标示编码,并与信息系统中的分拣要求匹配;4)信息系统向机器识别设备反馈分拣要求;5)机器识别设备将电子信息化的分拣要求转化成更容易被人理解的操作提示信息;6)操作人根据操作提示信息完成人工分拣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俊刘军孙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研究院无锡识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