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锥度铰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931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锥度铰刀。该铰刀的刀刃前角r具有2°-5°,刀刃后角α为8°,槽形角θ为80°-85°,切削刃宽0. 1-0. 2mm,切削刃长度为105-115mm。该铰刀不仅切削力小,使用寿命长,而且适用范围广,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达H↓[8],具有较小的表面粗糙度,Ra在0. 32μm以下,因此可提高工效15倍以上,是一种较好的深锥度铰刀。(*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加工用铰刀,特别是一种深锥度铰刀。锥度铰刀是用来铰削锥形孔的刀具,其锥度、长度与锥形孔的锥度相适应。现有的铰刀虽直径与实际加工工件相适应,但长度却不能满足实际工件需要的深锥度,尤其是现有的铰刀前角r为0°,故铰削余量小,进给量小,切削热高,这样前刀面挤压切削层时的塑性变形大,直接影响刀具使用寿命,且铰削出来的锥孔不能获得较高的精度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铰刀使用寿命,保证加工精度的深锥度铰刀。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所述铰刀的刀刃前角r具有2°-5°,刀刃后角a为8°,切削齿数为8、10、12,锥铰刀的前角在2°-5°范围可减小切削力和延长刀具寿命,但大于5°的前角又会造成刀齿碎裂,降低刀具强度,从而影响刀具的使用寿命,铰刀的切削刃宽度为0.1mm-0.2mm,切削刃长度为105-115mm,铰刀槽形角θ为80°-85°。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开发锥铰刀刀刃前角r为2°-5°,因此不仅减小切削力,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延长铰刀切削刃长度扩大其适用范围,保证加工质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如原有铰刀加工深80mm的锥孔,只能使用几次,而本技术提供的铰刀加工深115mm的锥孔,则可使用几十次。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锥度铰刀之截面图。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图中前角r=3°(精铰刀)r=4°(粗铰刀)后角a=8°(粗、精铰刀)槽形角θ=80°-85°切削刃宽f=0.15-0.2mm(粗铰刀)f=0.1-0.15mm(精铰刀)切削齿臂宽F=1.5mm容屑槽深H=3mm容屑槽底半径R=1mm切削齿数Z=8(粗铰刀)Z=10(精铰刀)切削刃长度l=105mm(粗铰刀)l=115mm(精铰刀)权利要求1.一种深锥度铰刀,其特征在于该铰刀的刀刃前角r具有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刀,其特征在于铰刀刀刃后角α设为8°,切削刃宽度为0.1-0.2mm,切削刃长度为105-1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铰刀,其特征在于铰刀槽形角θ为80°-8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深锥度铰刀。该铰刀的刀刃前角r具有2°—5°,刀刃后角α为8°,槽形角θ为80°—85°,切削刃宽0.1—0.2mm,切削刃长度为105—115mm。该铰刀不仅切削力小,使用寿命长,而且适用范围广,能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达H文档编号B23D77/00GK2197158SQ9321841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3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3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周德志 申请人:昆明钢铁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锥度铰刀,其特征在于该铰刀的刀刃前角r具有2°-5°。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志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钢铁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