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军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9119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5-15份,连翘10-20份,淡竹叶10-20份,荆芥10-20份,牛蒡子10-20份,薄荷10-20份,桔梗10-20份,白芷5-15份,川芎5-15份,芦根5-15份,甘草3-9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辛凉解表、清利解毒、活血祛瘀、发散风热的功效,其治疗风热感冒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风热外感,多发生于春季、夏季。春季多风,气候转温,故风与温热之邪多相兼致病;夏季室外闷热,室内又较为凉爽,室内室外温度不定,也易患病。风热感冒系风热之邪侵袭肺卫,致卫表不和,肺失清肃而出现的证候。西药输液治感冒见效快,但是,患者对治疗风热感冒的西药易产生依赖性,停药后病情易出现反复,并且西药长期直接作用内脏,易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风热感冒的发病机理,以辛凉解表、发散风热为治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配制方便、药源广、成本低、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5-15份,连翘10-20份,淡竹叶10-20份,荆芥10-20份,牛蒡子10-20份,薄荷10-20份,桔梗10-20份,白芷5-15份,川弯5-15份,芦根5-15份,甘草3-9份。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10份,连翘15份,淡竹叶15份,荆芥15份,牛蒡子15份,薄荷15份,桔梗15份,白芷10份,川芎10份,芦根10份,甘草6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中双花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淡竹叶具有清热除烦、利尿的功效;荆芥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止血的功效;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薄荷具有疏散风热、清利解毒、疏肝解郁的功效;桔梗具有宣肺祛痰、养气补血、利五脏、补五劳的功效;白主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通窍、活血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的功效;芦根具有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的功效;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调和诸药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组合物中的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共奏辛凉解表、清利解毒、活血祛瘀、发散风热之功效,对风热感冒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其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5. 8%,治愈率达87. 5%。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I0g,连翅15g,淡竹叶15g,荆芥15g,牛蒡子15g,薄荷15g,桔梗15g,白]E 10g,川弯IOg,芦根IOg,甘草6g。实施例2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5g,连翅20g,淡竹叶IOg,荆芥20g,牛蒡子IOg,薄荷20g,桔梗IOg,白]E 15g,川弯5g,芦根15g,甘草3g。实施例3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15g,连翘IOg,淡竹叶20g,荆芥IOg,牛蒡子20g,薄荷IOg,桔梗20g,白芷5g,川芎15g,芦根5g,甘草9g。实施例4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7g,连翘18g,淡竹叶12g,荆芥18g,牛蒡子12g,薄荷18g,桔梗12g,白芷13g,川芎8g,芦根13g,甘草5g。实施例5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13g,连翘12g,淡竹叶18g,荆芥12g,牛蒡子17g,薄荷13g,桔梗18g,白芷6g,川芎13g,芦根7g,甘草7g。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具体方法如下将组方的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冷水漫过药面,浸泡15 2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约8厘米,进行煎煮。未沸前采用武火煎煮,沸后用文火煎煮20 30分钟;第二煎煮,水沸后煎煮15 20分钟。两次煎煮去渣取汁,合并。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临床疗效总结 一、一般性资料本中药组合物应用于临床观察病例120例,其中男60例,女60例,年龄18 80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达15天,平均5天。二、诊断标准 1、鼻塞流涕,喷嚏,咽痒或痛,咳嗽; 2、恶寒发热,无汗或少汗,头痛,肢体酸楚; 3、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三、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组合物中的组分用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年龄及症状酌情增减。七天为一疗程,一天一剂,水煎两遍取汁约300ml,分早、晚两次饭前半小时温热服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及腐烂之物,油煎、火燎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多吃。四、疗效标准1、治愈症状消失; 2、好转发热消退,临床症状减轻; 3、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五、治疗效果该临床观察病例中,服药1-3个疗程,治愈10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六、典型病例 病例1: 张某,男,18岁,发热、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红,咳嗽。苔白,脉浮数。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I个疗程,发热头胀痛消失,偶有鼻塞、咳嗽;继续巩固2个疗程,诸症状均消失,治愈。 病例2 宋某,女,62岁,头昏胀重,鼻塞流涕,恶寒发热,无汗。舌苔黄腻,脉濡数。服用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制备的药剂I个疗程,自觉药后头晕胀痛稍减轻,发汗烧退。续服I个疗程,鼻涕减少,鼻塞已不明显;饮食出汗,头晕消失;再巩固服用I个疗程,症状消失。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5-15份,连翘10-20份,淡竹叶10-20份,荆芥10-20份,牛蒡子10-20份,薄荷10-20份,桔梗10-20份,白芷5-15份,川芎5-15份,芦根5-15份,甘草3-9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10份,连翘15份,淡竹叶15份,荆芥15份,牛蒡子15份,薄荷15份,桔梗15份,白芷10份,川芎10份,芦根10份,甘草6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是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5-15份,连翘10-20份,淡竹叶10-20份,荆芥10-20份,牛蒡子10-20份,薄荷10-20份,桔梗10-20份,白芷5-15份,川芎5-15份,芦根5-15份,甘草3-9份。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辛凉解表、清利解毒、活血祛瘀、发散风热的功效,其治疗风热感冒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文档编号A61P29/00GK102988804SQ20121047628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王军红, 董艳丽, 王先忠 申请人:王军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份配比的中药原料组成:双花5?15份,连翘10?20份,淡竹叶10?20份,荆芥10?20份,牛蒡子10?20份,薄荷10?20份,桔梗10?20份,白芷5?15份,川芎5?15份,芦根5?15份,甘草3?9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红董艳丽王先忠
申请(专利权)人:王军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