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共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共振设备,所述磁共振设备带有磁体单元和包围磁体单元的壳体单元,该壳体单元带有第一壳体外壳单元。
技术介绍
磁共振设备在运行中具有较高的运行噪声,所述运行噪声导致为检查而被保持在磁共振设备的接收区域内的患者不舒适。此高运行噪声在磁共振设备的磁体单元内产生。声波在此从磁体单元的梯度系统传输到磁体单元的主磁体。噪声从此主磁体传输到磁共振设备的壳体单元,且从壳体单元辐射到一个包围磁共振设备的空间内。磁共振设备的常规的壳体单元具有由不同的硬壳式的外壳元件组装的一些硬壳式的、特别是刚性的壳体外壳单元。以此,可能在各个部件之间存在不希望的缝隙,所述缝隙使磁体单元的声波到包围磁体单元和壳体单元的空间内的直接传播得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尤其在于提供一种对于磁共振设备运行期间的有效的噪声防护。本专利技术从带有磁体单元和带有第一壳体外壳单元的包围磁体单元的壳体单元的磁共振设备出发。本专利技术建议,包围磁体单元的壳体单元具有布置在磁体单元和第一壳体外壳单元之间的第二壳体外壳单元,从而有利地实现了在磁共振设备运行中的有效噪声防护。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磁体单元(11)和包围磁体单元(11)的壳体单元(30、50)的磁共振设备,该壳体单元带有第一壳体外壳单元(31),其特征在于,包围磁体单元(11)的壳体单元(30、50)具有布置在磁体单元(11)和第一壳体外壳单元(31)之间的第二壳体外壳单元(32)。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09 DE 102011082410.31.一种带有磁体单元(11)和包围磁体单元(11)的壳体单元(30、50)的磁共振设备,该壳体单元带有第一壳体外壳单元(31)和第二壳体外壳单元(32),其中,所述第二壳体外壳单元(32)布置在磁体单元(11)和第一壳体外壳单元(31)之间,并且其中,第二壳体外壳单元(32)与第一壳体外壳单元(31)有间距地布置,并且第二壳体外壳单元(32)与磁体单元(11)有间距地布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外壳单元(31)或第二壳体外壳单元(32)构造为至少部分是可柔性弯曲的且具有至少为3kg/m2的面密度,其中,第一壳体外壳单元(31)和第二壳体外壳单元(32)形成了包围磁体单元(11)的双重外壳单元(3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外壳单元(31)和/或第二壳体外壳单元(32)具有基本上封闭的覆盖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外壳单元(31)由第一材料形成,且第二壳体外壳单元(32)由第二材料形成,其中,第二材料形成为至少部分地与第一材料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共振设备,其特征在于,可柔性弯曲的第一壳体外壳单元(31)和第二壳体外壳单元(32)至少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