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机热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824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饮水机热罐,包括罐体、加热器、加热器套、第一温控器、第二温控器、安全阀和放空口;所述罐体的内上部和内下部分别设有高温水区和常温水区;所述罐体上设有高温水出口和常温水进口,高温水出口连通高温水区的顶部,常温水进口连通常温水区;所述加热器和加热器套均固定在罐体的中部或上部或顶部,并且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器套内;所述加热器套内填充导热液体,加热器套的外部与罐体内的饮用水接触;所述第一温控器固定在与加热器套内的导热液体接触的罐体上;所述第二温控器固定在与高温水区的饮用水接触的罐体上;所述安全阀的进口连通到常温水区,安全阀的出口连通放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节能,又能适应高硬度水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水机热罐
技术介绍
饮水机的基本功能是将饮用水加热和/或制冷使之达到适当温度再通过管路流出,方便取水饮用。市面上有大量的饮水机热罐设计方案,通常都是针对所加热的水为纯净水而设计的。因纯净水中没有结垢物质(钙镁离子等),所以使用纯净水时没有结垢问题。但是,当加热的水为净水时则可能出现结垢问题,而当净水的硬度较高时,结垢问题就显得很严重。对于结垢问题,通常的做法是饮水机使用一段时间后,采用2%的柠檬酸进行清洗。对于通常的家用饮水机目前还是比较通用的做法,因为家用饮水机的设计结构比较方便采用柠檬酸清洗,其次家用机的加热水量有限,即结垢物质总量不多,所以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是,对于集团或单位多人使用的饮水机或饮水台,一是加热的水量很大,即如果采用净水为水源则结垢物质的总量很多;二是为适应热罐的进水为压力水源,通常的设计结构不便于采用目前常用的柠檬酸清洗法,所以,这时结垢问题就显得比较严重。水垢一旦产生,轻者影响加热效率,重者导致加热器损坏,造成饮水机或饮水台不能使用。还有,对于加热器和水源都在下部,而出水口在上部的饮水机或饮水台,加热过程中产生的热膨胀水往往直接作为废水排放,膨胀水中储存的热能也随之一起浪费了。简而言之,现有技术的饮水机热罐存在热能浪费大,没有防水垢措施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节能,又能适应高硬度水加热的饮水机热罐。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饮水机热罐,包括罐体、加热器、加热器套、第一温控器、第二温控器、安全阀和放空口 ;所述罐体的内上部和内下部分别设有高温水区和常温水区;所述罐体上设有高温水出口和常温水进口,高温水出口连通高温水区的顶部,常温水进口连通常温水区;所述加热器和加热器套均固定在罐体的中部或上部或顶部,并且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器套内;所述加热器套内填充导热液体,加热器套的外部与罐体内的饮用水接触;所述第一温控器固定在与加热器套内的导热液体接触的罐体上;所述第二温控器固定在与高温水区的饮用水接触的罐体上;所述安全阀的进口连通到常温水区,安全阀的出口连通放空口。第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套内的导热液体为蒸馏水或者软水或者纯水或者导热油;所述加热器套的一端与罐体密封固定联接,另一端封闭;所述加热器套和罐体的一部分组成封闭壳体,该封闭壳体上设有导热液体膨胀出口。所述导热液体膨胀出口设置在与导热液体接触的罐体上,并通过管路连通到放空口 ;所述导热液体膨胀出口与放空口之间的管路上顺着流体流向设有一段上升至少20毫米的管段。所述加热器套上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加热器套密封联接,另一端与罐体密封联接并设有管帽;所述导热液体膨胀出口设置在管帽上,并通过管路连通到放空口 ;所述导热液体膨胀出口与放空口之间的管路上顺着流体流向设有一段上升至少20毫米的管段。第二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套内的导热液体为饮用软水或者饮用纯水;所述加热器套的一端与罐体密封固定联接,另一端封闭;所述加热器套和罐体的一部分组成封闭壳体,该封闭壳体上设有导热液体膨胀出口。所述导热液体膨胀出口设置在与导热液体接触的罐体上,并通过管路连通到放空口或者通过管路与罐体内的饮用水连通;所述导热液体膨胀出口与放空口之间的管路上顺着流体流向设有一段上升至少20毫米的管段。所述加热器套上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与加热器套密封联接,另一端与罐体密封联接并设有管帽;所述导热液体膨胀出口设置在管帽上,并通过管路连通到放空口或者通过管路与罐体内的饮用水连通;所述导热液体膨胀出口与放空口之间的管路上顺着流体流向设有一段上升至少20毫米的管段。第三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加热器套内的导热液体为饮用水或者饮用软水或者饮用纯水;所述加热器套的一端与罐体密封联接,另一端设置端盖;所述加热器套、端盖和罐体的一部分组成封闭壳体,该封闭壳体上设有连通口 ;所述连通口连通罐体内的饮用水。所述连通口设置在加热器套上或者设置在端盖上。所述连通口设置在罐体上,连通口通过设置在罐体外部的连通管连通罐体内的饮用水。饮水机热罐,还包括与连通口连通的排气阀。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器套内的导热液体与电加热器的电热管接触,导热液体中没有结垢物质,或者导热液体中虽然有结垢物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结垢物质的含量不会增加,因此本专利技术能适应高硬度水加热。(2)本专利技术由于设置了安全阀,使得罐体在微压状态运行,安全有保障;由于罐体不需要承受较大压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罐体在生产和技术上都很容易实现。(3)本专利技术的安全阀和排污阀流出的水是常温水,即热量基本上不会从安全阀的排放和排污阀的排放中流失,热能利用率高,起到了节能的效果。(4)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器套外附近的水,在升温过程中其中的结垢物质会析出固体,这些微小固体比水重,将向着常温水区沉淀,当其到达常温水区后,因这些结垢物质在常温水中的溶解度较大,于是又部分地重新溶解到水中,使得常温水中的结垢物质浓度升高,安全阀排放时或排污阀排放时就将这些结垢物质浓度较高的水排出罐体,从而起到了延缓罐体内部结垢的作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罐体1、高温水出口 1-1、常温水进口 1-2、加热器2、加热器套3、第一温控器4、第二温控器5、安全阀6、放空口 7、导热液体膨胀出口 8、排污阀12、保温层13、厚保温层13-1、较薄保温层13-2。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饮水机热罐包括罐体1、加热器2、加热器套3、第一温控器4、第二温控器5、安全阀6、放空口 7、排污阀12和保温层13。罐体I的内上部和内下部分别设有高温水区和常温水区。罐体I上设有高温水出口 1-1和常温水进口 1-2,高温水出口 1-1连通高温水区的顶部,常温水进口 1-2连通常温水区。加热器2和加热器套3均固定在罐体I的中部或上部或顶部,并且加热器2设置在加热器套3内。加热器套3内填充导热液体,加热器套3的外部与罐体I内的饮用水接触。加热器套3内的导热液体为蒸馏水或者软水或者纯水或者导热油。加热器套3的一端与罐体I密封固定联接,另一端封闭。加热器套3和罐体I的一部分组成封闭壳体,该封闭壳体上设有导热液体膨胀出口 8。导热液体膨胀出口 8设置在与导热液体接触的罐体I上,并通过管路连通到放空口 7。导热液体膨胀出口 8与放空口 7之间的管路上顺着流体流向设有一段上升至少20毫米的管段。第一温控器4固定在与加热器套3内的导热液体接触的罐体上。第一温控器4将加热器套3内的导热液体的温度控制在不高于导热液体的沸腾温度。第二温控器5固定在与高温水区的饮用水接触的罐体I上。第二温控器5将高温水区内的饮用水的温度控制在不低于90°C、且不高于饮用水的沸腾温度。 安全阀6的进口连通到常温水区,安全阀6的出口连通放空口 7。安全阀6的起跳压力不大于0. 03MPa。排污阀12的进口连通到常温水区的最低处,排污阀12的出口连通放空口 7。保温层13设置在罐体I外部的,优选对应高温水区的罐体I外部设有厚保温层13-1、对应常温水区的罐体I外部设置较薄保温层13-2或不设保温层13。水在加热时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饮水机热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加热器(2)、加热器套(3)、第一温控器(4)、第二温控器(5)、安全阀(6)和放空口(7);所述罐体(1)的内上部和内下部分别设有高温水区和常温水区;所述罐体(1)上设有高温水出口(1?1)和常温水进口(1?2),高温水出口(1?1)连通高温水区的顶部,常温水进口(1?2)连通常温水区;所述加热器(2)和加热器套(3)均固定在罐体(1)的中部或上部或顶部,并且加热器(2)设置在加热器套(3)内;所述加热器套(3)内填充导热液体,加热器套(3)的外部与罐体(1)内的饮用水接触;所述第一温控器(4)固定在与加热器套(3)内的导热液体接触的罐体上;所述第二温控器(5)固定在与高温水区的饮用水接触的罐体(1)上;所述安全阀(6)的进口连通到常温水区,安全阀(6)的出口连通放空口(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农黄樟焱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本净化节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