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消除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家畜的方法。
技术介绍
针茅植物为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天然草原的主要建群种。它有抗旱、耐寒、 耐瘠薄、营养价值高、返青早等特点,加之其分布广、数量大,长期以来一直为北方草原马、 牛和羊等家畜喜食的优等饲草。然而,成熟的针茅颖果有针状并具螺旋式的刺针,经常扎伤绵羊皮肤、口腔、粘膜和蹄叉。不仅导致皮张出现洞眼、降低毛皮质量,甚至引起家畜发病死亡。当前解决针茅颖果危害的主要方法有羊穿衣法、大型牲畜趟落法、生物防治法、轮流刈割和翻耕等。羊穿衣可有效阻止针茅颖果针刺直接进入羊毛内部,但衣服保护面有限,不仅易受其他家畜刮擦而掉落、受损,而且天热时穿衣易伤羊毛,滋养寄生虫等问题。在针茅颖果成熟后先先让马、牛等大牲畜踩踏和扰动针茅植株,促使颖果脱落,之后再进行放牧利用。 虽然大型家畜对颖果针刺危害有一定作用,但大牲畜很难均匀踩踏,除非等牧草场被牛、马等充分采食利用后,大多数颖果才能彻底脱落。但由于不同家畜之间采食习性和食物组成有较大差异,一旦牧草被马、牛等利用后,可供羊取食牧草数量大大减少。此外,并非所有牧户饲养大型牲畜,因此,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北方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家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消除北方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家畜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规格为宽1.8m、长6m的棉纶密目式安全立网作为粘连、分离和抖落颖果及针刺的原材料;二、将若干棉纶密目式安全立网的短边通过尼龙绳顺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张网状物,即粘针刺丝网;三、将连接好的粘针刺丝网长边两端角扣环,分别用尼龙绳扎紧,并各留出1.5~2m拖动绳;四、将拖动绳分别固定在牵引动力源上,粘针刺丝网在牵引动力源的牵引下,沿小于30度仰角横扫过整个针茅植株,使颖果及针刺从母株脱落,即完成消除北方草原针茅颖果及针刺危害家畜的方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张兴义,陈强,陈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