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新国专利>正文

林下参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76712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7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林下参的栽培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种子消毒:干籽用1%福尔马林浸种10~15min,捞出用清水冲洗2~3次,水籽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代森锌200倍液浸种10~15min,捞出后至种子表面无水;(2)选择郁闭度在0.6~0.8之间,树龄20年以上,树高10~15m以上的林地,播种采用穴播或条播;(3)林下参生长到5年后,调整林地郁闭度,保持郁闭度在0.6~0.7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栽培方法所生产的产品因其自然生长,低农残、无公害、无污染、皂甙含量高,质量和价格与野山参相近,药效成份和经济效益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首,盛名于国内外,其独特的疗效令人神往。野山参、近山参、园参等是人参的总称。在山林中自然生长或人工栽培,形成的根的外形即芦、体、纹、须、皮, 内在的养份不同,其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人参之所以名贵,是因为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非常苛刻,全世界能够种植人参的国家仅有在北纬33° 48。,海拔高度100 1000m,年平均气温3 °C,最低气温-19 °C,年降水在700mm,全天平均光强度80900Lux的朝鲜、中国、日本、俄罗斯才能适宜大面人参种植,而我国仅吉林长白山一带和黑龙江的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有部分适合种植区。野山参自然生长周期较长,生长地区比较分散,由于其价格昂贵,人们对其采集量大于生长量。近年来,由于森林资源的破坏和人们对野山参掠夺性的发采挖,使得野山参资源锐减,濒临枯竭。目前,市场上野山参的数量越来越少,已满足不了人们的药用需求,因此,人工发展林下参,保护生态平衡,还药用人参的本来面目,是参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林下参,又称育山参(籽海、籽货、籽上山、海货),是人为地把栽培参的种子撒播到自然环境里,任其自然生长,不移栽、不搭棚、不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林下参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种子消毒:干籽用1%福尔马林浸种10~15min,捞出用清水冲洗2~3次,水籽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代森锌200倍液浸种10~15min,捞出后至种子表面无水;(2)选择郁闭度在0.6~0.8之间,树龄20年以上,树高10~15m以上的林地,播种采用穴播或条播,其中穴播按10cm×20cm或20cm×20cm穴距进行横山刨穴,穴深4cm~5cm,每穴放3~5粒种子,条播按20cm行距横山开沟,沟深4~5cm,每距8~10cm播1粒种子;(3)林下参生长到5年后,调整林地郁闭度,保持郁闭度在0.6~0.7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新国
申请(专利权)人:马新国高广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