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75246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剥线装置,用于数据线生产过程中的剥线工序,所述剥线装置包括上切刀、下切刀、上切刀气缸,切刀气缸以及切刀固定架,所述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别固定连接于摆动臂的上端和下部,所述摆动臂的中心部位通过连接块与切刀固定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一端通过连杆与上切刀气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牢固,减少了人力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操作方式,也非常耐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剥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数据线生产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剥线装置。
技术介绍
数据线生产加工行业,需要对数据线进行剥线,传统的方法采用手工操作,或者借助剥线刀具进行剥线工作,这两种方式均容易出现差错,并且效率不高,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增加了生产成本,当进行大批量生产的时候,这种缺陷就尤为突出,为此,我们希望能够研究出一种剥线装置,来解决传统方式的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剥线装置,用于数据线生产过程中的剥线工序,所述剥线装置包括上切刀、下切刀、上切刀气缸,切刀气缸以及切刀固定架,所述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别固定连接于摆动臂的上端和下部,所述摆动臂的中心部位通过连接块与切刀固定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一端通过连杆与上切刀气缸连接。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切刀通过调节固定螺丝和下切刀固定座与摆动臂连接并且位于上切刀的正下方,所述摆动臂与连杆采用可旋转方式连接。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牢固,减少了人力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操作方式,也非常耐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如图I所示,一种剥线装置,用于数据线生产过程中的剥线工序,所述剥线装置包括上切刀I、下切刀2、上切刀气缸3,切刀气缸4以及切刀固定架5,所述上切刀I和下切刀 2分别固定连接于摆动臂6的上端和下部,所述摆动臂6的中心部位通过连接块61与切刀固定架5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6 —端通过连杆7与上切刀气缸3连接。所述下切刀2 通过调节固定螺丝8和下切刀固定座9与摆动臂6连接并且位于上切刀I的正下方,所述摆动臂6与连杆7采用可旋转方式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剥线装置,用于数据线生产过程中的剥线工序,所述剥线装置包括上切刀、下切刀、上切刀气缸,切刀气缸以及切刀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别固定连接于摆动臂的上端和下部,所述摆动臂的中心部位通过连接块与切刀固定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一端通过连杆与上切刀气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切刀通过调节固定螺丝和下切刀固定座与摆动臂连接并且位于上切刀的正下方,所述摆动臂与连杆采用可旋转方式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剥线装置,用于数据线生产过程中的剥线工序,所述剥线装置包括上切刀、下切刀、上切刀气缸,切刀气缸以及切刀固定架,所述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别固定连接于摆动臂的上端和下部,所述摆动臂的中心部位通过连接块与切刀固定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一端通过连杆与上切刀气缸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牢固,减少了人力和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操作方式,也非常耐用。文档编号H01R43/28GK202817476SQ20122046789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赵宗普, 许亚芹 申请人:苏州科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剥线装置,用于数据线生产过程中的剥线工序,所述剥线装置包括上切刀、下切刀、上切刀气缸,切刀气缸以及切刀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切刀和下切刀分别固定连接于摆动臂的上端和下部,所述摆动臂的中心部位通过连接块与切刀固定架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臂一端通过连杆与上切刀气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宗普许亚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