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7382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铃系统,用于当访客在门外停留时,自动触发门内机响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判断门外是否存在访客的判断单元;用于在室内发出响铃提示的发声单元;所述判断单元与所述发声单元通信连接。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案,能够为访客自动触发门内机响铃,避免电子猫眼系统发射器使用的困难情况,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为访客带来便利,增加了智能家居的用户体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铃系统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铃系统。
技术介绍
门铃,常被安装于家居门外,是一种家居提醒设备。当有访客到访时,访客按下门铃发射器的按钮,然后驱动安装于室内的门铃发声器响铃,以提示主人去开门。目前,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电子猫眼系统逐渐代替传统门铃成为常用的家居提醒设备。请参见图1,电子猫眼系统包括门外机10和门内机20,门外机10安装于门外,门内机20安装于室内。门外机10包括发射器101、电子猫眼102,门内机20包括发声器201、显示器202。当访客到访,并按下发射器101的按钮时,电子猫眼102获取门外实时视频,同时触发发声器201响铃,主人到显示器202前查看电子猫眼102所获取的门外实时视频,确认无误后开门放行。上述电子猫眼系统需要访客按动发射器201。但是,访客在操作发射器201时可能存在困难,客观原因如发射器201安装于不显眼的位置、门外光线昏暗等,主观原因如访客双手持有物品、访客双手残疾、访客视力差、访客失明、访客身高不够等,从而导致电子猫眼系统使用困难,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门铃系统,用于当访客在门外停留时,自动触发门内机响铃。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智能门铃系统能够为访客自动触发门内机响铃,避免电子猫眼系统发射器使用的困难情况,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为访客带来便利。一种智能门铃系统,包括用于判断门外是否存在访客的判断单元;用于在室内发出响铃提示的发声单元;所述判断单元与所述发声单元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判断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判断门外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被检测物体的检测单元;用于确定所述门外不存在访客、确定所述门外存在访客、触发对比单元执行操作以及控制室内光源开启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室内任意位置,所述检测单元安装于门板上,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智能门铃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对所述预设区域进行拍照或摄影的摄像单元;所述摄像单元安装于门板上,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智能门铃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在室内显示所述预设区域的实时视频的显示单元,所述实时视频由所述摄像单元拍摄;所述显示单元安装于室内任意位置,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智能门铃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判断室内亮度是否小于预设亮度的亮度检测单元;用于判断是否有人通过室内门道的人体检测单元;所述亮度检测单元安装于室内任意位置,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所述人体检测单元安装于室内门道,与控制单元通信连接。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判断门外是否存在访客,当不存在访客,不作任何提示,当存在访客时,则在室内发出响铃提示,能够避免门铃系统发射器使用的困难情况,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为访客带来便利,增加了智能家居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电子猫眼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自动提示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自动提示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智能门铃系统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智能门铃系统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提示方法,用于当访客在门外停留时,自动触发门内机响铃。通过实施本技术方案,能够为访客自动触发门内机响铃,避免电子猫眼系统发射器使用的困难情况,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为访客带来便利,增加了智能家居的用户体验。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相关的智能门铃系统,以下将分别对其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将对一种自动提示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提示方法具体流程请参见图2,包括步骤201、判断门外是否存在访客。访客经常因为各种主观原因或客观原因导致触发门铃发射器的困难。在本实施例中,访客只要处于门外的某区域时,系统就能够判断该访客的存在。在本步骤中,门铃系统判断门外是否存在访客,若判断结果为门外不存在访客,则触发执行步骤203,若判断结果为门外存在访客,则触发执行步骤202。202、在室内发出响铃提示。若步骤201的判断结果为存在访客,则在室内发出响铃提示,并提示访客室内响铃提示已经发出,无须再触发门铃发射器。因此,本实施例避免了使用发射器所带来的困难,而且给访客带来智能家居的体验。其中,提示访客室内响铃提示已经发出的方式可以是门外灯闪烁,这里不作具体限定。[0031 ] 优选地,在室内发出响铃提示有访客到访是一种常用的门铃系统提示手段,响铃内容可以是提示音片段,如“丁当”音,还可以是语音片段,如“有访客到访”,这里不对响铃内容作具体限定。203、不进行操作。若步骤201的判断结果为不存在访客,则门铃不进行任何操作,并重新执行步骤 201,循环监听是否有访客到访。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判断门外是否存在访客,当不存在访客,不作任何提示,当存在访客时,则在室内发出响铃提示,能够避免门铃系统发射器使用的困难情况,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为访客带来便利,增加了智能家居的用户体验。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将对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提示方法进行补充说明,本实施例所述的自动提示方法具体流程请参见图3,包括步骤3001、判断门外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被检测物体。在本步骤中,判断门外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被检测物体,只有来访客,门外就能够检测到被检测物体。其中,预设区域是内外的一个区域,一般为以猫眼为中心、以O. 5米为半径的区域,即访客在门外停留的区域。若判断结果为预设区域内不存在被检测物体,则触发执行步骤3002,若判断结果为预设区域内存在被检测物体,则触发执行步骤303。3002、确定门外不存在访客。若步骤3001的判断结果为预设区域内不存在被检测物体,则说明门外不存在任何人或者物体,于是直接确定门外不存在访客。在确定门外不存在访客后,触发执行步骤 3012。[0041 ] 3003、获取被检测物体在预设区域内的停留时间。若步骤3001的判断结果为预设区域内存在被检测物体,则说明门外有可能存在访客,但还无法确定,因为被检测物体可能是路过预设区域的人或者物体。路过的时间一般比较短暂,于是在本步骤中,获取被检测物体在预设区域内的停留时间。3004、判断停留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在本步骤中,判断被检测物体在预设区域内的停留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时间。既在预设区域内停留,停留时间又超过预设时间的被检测物体,符合访客的基本特征,通过设置步骤3001和步骤3004,能够精确确定门外访客的身份,防止误判。若停留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触发执行步骤3005,若停留时间不大于预设时间,则触发执行步骤3002。3005、确定所述门外存在访客。若步骤3004的判断结果为停留时间大于预设时间,则说明当前门外的被检测物体符合上述访客的两个基本特征,因此确定门外存在访客。在确定门外存在访客后,触发执行步骤3006。优选地,当确定门外存在访客时,根据用户的设定,还可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判断门外是否存在访客的判断单元;用于在室内发出响铃提示的发声单元;所述判断单元与所述发声单元通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判断门外是否存在访客的判断单元; 用于在室内发出响铃提示的发声单元; 所述判断单元与所述发声单元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进一步包括 用于判断门外的预设区域内是否存在被检测物体的检测单元; 用于确定所述门外不存在访客、确定所述门外存在访客、触发对比单元执行操作以及控制室内光源开启的控制单兀; 所述控制单元安装于室内任意位置,所述检测单元安装于门板上,与所述控制单元通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门铃系统进一步包括 用于对所述预设区域进行拍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昭佳朱湘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