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343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8: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终端设备,包括:触摸屏(11)、边框(12)和底壳(13)、内显示屏(14)和主板(15);其中,所述边框(12)用于固定和安装所述触摸屏(11)和底壳(13);所述边框(12)包括包边(121)和至少两个凸起(12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便携终端设备,具有轻薄、防水、防脱落、防震、防摔等优点,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环境下,尤其是一些特殊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便携终端设备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目前现有的便携终端设备,特别是类似平板电脑形态的终端产品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依然存在厚重、不防滑、易从手中脱落、硬质边缘易伤人、不防水等诸多问题,并且也不能满足一些特定场景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终端设备。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一个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该概括部分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其唯一目的是用简单的形式呈现一些概念,以此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终端设备,包括触摸屏(11 )、边框(12)和底壳(13)、内显示屏(14)和主板(15);其中,所述边框(12)用于固定和安装所述触摸屏(11)和底壳(13);所述边框(12)包括包边(121)和至少两个凸起(12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22)和/或所述包边(121)采用弹性材质的材料制成。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22)的边缘呈U型。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22)的外表面至少部分为曲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22)的外表面靠近所述底壳(13)的部分为坡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其中两个所述凸起(122)分别设置在所述包边(121)的两个相对的边缘。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包边(121)的顶部高于所述触摸屏(11)的触摸面。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3)的外边缘与所述包边(121)的内侧均采用齿状结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壳(13)的外边缘与所述包边(121)的内侧采用双料注塑工艺成型。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壳(13)上设置有凹陷(131 ),所述凹陷(131)设置在与所述凸起(122)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且相配合。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包边(121)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充电金属片(123),采用模内注塑工艺制成。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22)与所述包边(121)为一体结构。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板(15)内设置有无线发射模块,用于与无线鼠标和/或无线键盘进行无线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底座(2);其中,所述底座(2)包括壳体(21)、用于为主板(15)供给电能的充电模块(22)和防滑面(23);其中,所述壳体(21)的凹形槽内,设置有充电弹片(211),其与所述包边(121)上的充电金属片(123)相接触。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腕带(3);其中,所述腕带(3)包括双卡扣(31)、绷带(32)和护手(33);所述双卡扣(31)用于将所述绷带(32)固定在触摸屏11、边框12和底壳13上;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双卡口(31)包括两个卡扣;其中,每个所述卡扣包括用于与所述触摸屏(11)的触摸面相扣合的部分(311)、用于与所述凸起(122)的外表面相扣合的部分(312),和用于将所述绷带(32)固定在双卡口(31)上的两个环形卡子(31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绷带(32)采用工字形结构。可见,本技术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采用轻薄、防滑、防脱落、防水、边缘安全的设计,使用时容易把持,更加安全、方便、便于消毒。为了上述以及相关的目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某些示例性方面,并且其指示的仅仅是各个实施例的原则可以利用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其它的益处和新颖性特征将随着下面的详细说明结合附图考虑而变得明显,所公开的实施例是要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说明书附图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后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右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仰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立体图I ;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立体图2 ;图9是附图说明图1-8所示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分解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侧面剖面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边框的结构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底壳的结构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装配图;图14是图13中所示的底座的分解分解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一体机的组合图;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主视图;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后视图;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左视图;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右视图;图2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俯视图;图21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仰视图;图22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立体图I ;图2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立体图2 ;图2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腕带的主视·图2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腕带的后视图;图2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腕带的左视图;图2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腕带的右视图;图2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腕带的俯视图;图2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腕带的仰视图;图30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腕带的立体图I ;图31是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提供的腕带的立体图2 ;图32是图24-31所示的腕带的分解示意图;图33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主视图;图34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后视图;图35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左视图;图36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右视图;图37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俯视图;图38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仰视图;图39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立体图I ;图40是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立体图2 ;图41为图33-40中所示的便携终端设备的总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组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专利技术”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专利技术,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专利技术或专利技术构思。实施例一图I至图8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便携终端设备的主视图、后视图、左视图、右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11)、边框(12)和底壳(13)、内显示屏(14)和主板(15);其中,所述边框(12)用于固定和安装所述触摸屏(11)和底壳(13);所述边框(12)包括包边(121)和至少两个凸起(1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摸屏(11)、边框(12)和底壳(13)、内显示屏(14)和主板(15);其中, 所述边框(12)用于固定和安装所述触摸屏(11)和底壳(13);所述边框(12)包括包边(121)和至少两个凸起(12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22)和/或所述包边(121)采用弹性材质的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22)的边缘呈U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22)的外表面至少部分为曲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22)的外表面靠近所述底壳(13)的部分为坡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个所述凸起(122)分别设置在所述包边(121)的两个相对的边缘。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121)的顶部高于所述触摸屏(11)的触摸面。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3)的外边缘与所述包边(121)的内侧均采用齿状结构。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壳(13)的边缘与所述包边(121)的内侧采用双料注塑工艺成型。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壳(1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陷(131 ),所述凹陷(131)设置在与所述凸起(122)相对应的位置上,并且相配合。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121)的一侧边缘上设置有充电金属片(123),采用模内注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宝单雪飞鲍东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