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闹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7321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7: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增加使用难度,帮助使用者变得清醒的新型闹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内设有闹钟芯片,所述内壳外设有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可分离式设于内壳上,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上设有若干闹钟开关按键孔,所述内壳上设有闹钟开关按键,所述闹钟开关按键穿过所述闹钟开关按键孔,所述每个闹钟开关按键底部设有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与闹钟芯片相连。(*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闹钟。
技术介绍
传统的闹钟开关较为简单,人们在使用时,闹铃响后,只需关上开关即可关掉闹钟。一些控制力较弱的用户会关上开关而选择继续睡觉,闹钟在此时仍未起到较好的唤醒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使用难度,帮助使用者变得清醒的新型闹钟。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内设有闹钟芯片,所述内壳外设有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可分离式设于内壳上,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上设有若干闹钟开关按键孔,所述内壳上设有闹钟开关按键,所述闹钟开关按键穿过所述闹钟开关按键孔,所述每个闹钟开关按键底部设有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与闹钟芯片相连。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使用的时候,响铃时,同时弹出多个开关按键,用户需要逐一按压,当按压到准确的开关按键时才可以真正关掉闹钟。这样不确定的闹钟按键而令用户在尝试与找寻的过程中逐渐清醒,增强闹钟的使用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新型闹钟在弹出多个开关按键后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新型闹钟在开关按键未弹出时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新型闹钟的底部电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见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内壳3,所述内壳3内设有闹钟芯片,所述内壳3外设有上外壳I和下外壳2,所述上外壳I和下外壳2可分离式设于内壳3上,所述上外壳I和下外壳2上设有若干闹钟开关按键孔,所述内壳3上设有闹钟开关按键5,所述闹钟开关按键5穿过所述闹钟开关按键孔,所述每个闹钟开关按键5底部设有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与闹钟芯片相连。本技术底部还设有电池盒7和调节按键8。本技术还设有喇叭6。使用的时候,将电池装在底部的电池盒7内,通过调节按键8可以调节显示屏4的时间。本技术使用的时候,当闹钟响起的时候,闹钟芯片控制所有的闹钟开关按键5弹出,随机选择其中一个闹钟开关按键5作为真正的开关按键,使用者需要逐个将闹钟开关按键5按回去,不确定的闹钟开关按键,使得用户在尝试找寻真正开关的同时能够逐步清醒,增强闹钟的唤醒功能。所述弹出机构为普通类似于圆珠笔内的笔芯弹出机构,结构简单,闹钟芯片通过简单的伸缩控制,即可控制其轻松弹出。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闹钟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内设有闹钟芯片,所述内壳外设有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可分离式设于内壳上,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上设有若干闹钟开关按键孔,所述内壳上设有闹钟开关按键,所述闹钟开关按键穿过所述闹钟开关按键孔,所述每个闹钟开关按键底部设有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与闹钟芯片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闹钟,其特征在于,所述闹钟包括内壳,所述内壳内设有闹钟芯片,所述内壳外设有上外壳和下外壳,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可分离式设于内壳上,所述上外壳和下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攀燕冯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