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71475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4 1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其特征在于其形状为回环式,且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至少一个电动阀门,以此来根据实际的测试需要来控制或调节消音管道的风速和通风量的大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
本技术涉及声学测试环境中的一种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
技术介绍
在声学测试环境中,有些测试需要对环境温度有一定要求,因此需要采用空调通风系统。但通风系统容易产生噪音,因此有时需要设置消音管道来消除或降低噪音。通常,消音管道的材质是外部采用钢板,内部采用穿孔板,中间填充吸音棉。当通风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材质本身的微孔结构对风声及外部噪音进行吸收,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消音管道的长度来控制风速,以达到减小风的声音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消音管道通常为直线型,其不能根据测试需要来控制或调节风速及风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其可以控制或调节风速及风量的大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其特征在于其形状为回环式,且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至少一个电动阀门。此外,本技术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至少一个电动阀门包括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以及第三电动阀门。所述消音管道,还包括第一通风路径和第二通风路径。所述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三电动阀门位于第一通风路径上。所述第二电动阀门位于第二通风路径上。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设计成回环式, 并且在其内部设置电动阀门,以此来根据实际的测试需要来控制或调节消音管道的风速和通风量的大小。附图说明图I是对应于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应用于声学测试环境中的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1,其材质是外部采用钢板,内部采用穿孔板,中间填充吸音棉;这样,当通风时,该消音管道I可以通过材质本身的微孔结构对风声及外部噪音进行吸收。另一方面,该消音管道I的形状设置为回环式,包括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4以及位于进风口 12和出风口 14之间的第一、第二通风路径16、18。该第一、第二通风路径16、18分别为消音管道I的最长通风路径和最短通风路径。上述消音管道I还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至少一个电动阀门以调节风量,所述至少一个电动阀门包括第一电动阀门11、第二电动阀门13以及第三电动阀门15,其中第一、第三电动阀门11、15位于第一通风路径16上,而第二电动阀门位于第二通风路径18上,该些电动阀门为现有技术,其分别可以在0°至90°之间进行旋转调节,从而改变其通风量的大小。因此,当实际的测试环境内部需要增加风速和加大通风量时,可以同时关闭第一、第三电动阀门11、15,而完全打开第二电动阀门13,以此来获得最短的第二通风路径18,从而达到最大风速和最大通风量;而当实际的测试环境内部需要最小通风量以达到最好的静音效果时,可以将所有电动阀门11、13以及15全部关闭,使得消音管道I不通风;而当实际的测试环境内部需要较小风速时,可同时打开第一、第三电动阀门11、15,而关闭第二电动阀门13,以此来获得最长的第一通风路径16,以减小风的流速来降低噪音,并可以调节第一、第三电动阀门11、15来控制通风量的大小。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设计成回环式,并且在其内部设置数个电动阀门11、13以及15,以此来根据实际的测试需要来控制消音管道I的风速和通风量的大小。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其特征在于其形状为回环式,且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至少一个电动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其特征在于其形状为回环式,且包括设置在其内部的至少一个电动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通风系统的消音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电动阀门包括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以及第三电动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系统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岸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