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易庭专利>正文

无缝的贴皮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60077 阅读:3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无缝的贴皮球,包括有一中胎与多个外皮片体,该外皮片体贴附于该中胎的外表面,每一外皮片体的周缘环绕形成有一削薄部,该削薄部的厚度小于该外皮片体的厚度,两相邻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之间以无缝的方式相贴合,以包覆整个中胎。制造者只要调整该外皮片体的削薄部的宽度,就可以改变该中胎表面的球沟的宽度,而无须再另行制作或更换可形成不同球沟宽度的中胎模具,故可节省工时且便于制造,同时降低制作成本,其次,由于各外皮片体之间是以无缝的方式相贴合,故除了可相互制约、避免该外皮片体脱落之外,还可使该贴皮球的外观给人完整的视觉感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缝的贴皮球
本技术涉及一种贴皮球,特别涉及一种各外皮片体之间以无缝方式相贴合的贴皮球。
技术介绍
参见图6及图7所示,以篮球为例,其中一种现有技术的贴皮球是在一球形中胎51 的外表面形成多个交错设置的肋条52,再在该中胎51的外表面的各肋条52之间贴附外皮片体53,且该肋条52处相对各外皮片体53形成凹陷状的球沟。参见图8所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贴皮球则是在一球形中胎41的外表面贴附多个外皮片体42,该中胎41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交错设置的沟槽43,各外皮片体42的周缘之间的间隙对应该沟槽43,该沟槽43 内可设置胶条44,且该胶条44设置处相对各外皮片体42形成凹陷状的球沟。持球者可根据球沟处所带给人的凹陷的手感,来调整持球的位置。然而,所述现有技术的贴皮球的问题在于,当该现有技术的贴皮球的制造者欲改变球沟的宽度时,需要重新制作或更换可形成不同球沟宽度的中胎41模具,对于制程上来说相当不便,且会增加制作成本;其次,由于该外皮片体42是各自独立地贴附在该中胎41 的外表面,故只要该外皮片体42没有与该中胎41稳固结合,便可能会有脱落的情况发生; 再者,该沟槽43处的存在也往往使得该现有技术的贴皮球的外观给人不完整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外皮片体之间以无缝方式相贴合的贴皮球。为了达到所述目的,本技术所利用的技术手段是使一无缝的贴皮球包括有一中胎与多个外皮片体,该中胎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沟槽,该外皮片体贴附于该中胎的外表面,每一外皮片体的周缘环绕形成有一削薄部,该削薄部的厚度小于该外皮片体的厚度,两相邻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之间以无缝的方式相贴合,以包覆整个中胎,且该外皮片体的削薄部沿该中胎的沟槽设置。所述的两相邻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的边缘可相互抵靠或相互叠合。所述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的外表面可涂布或转印任何色彩或箔纸,以形成球沟。所述的各两相邻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上可进一步设有条状物,以形成球沟。所述条状物可为胶条或皮条。通过如上所述的设计,该中胎外表面的沟槽的尺寸可为固定,制造者只要调整该外皮片体的削薄部的宽度,就可以改变该贴皮球表面的球沟的宽度,不用再重新制作或变更可形成不同球沟宽度的中胎模具,故可节省工时且便于制造,同时降低制作成本;其次, 由于各外皮片体之间是以无缝的方式相贴合,故除了可相互制约、有效避免该外皮片体脱落的情况发生之外,还可使该贴皮球的外观给人完整的视觉感受。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立体放大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立体放大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立体放大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四优选实施例立体放大剖面图。图6为其中一种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图6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放大侧视剖面组装步骤图。图 8为另一种现有技术的放大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配合附图及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参见图I所示,本技术的无缝的贴皮球包括有一中胎10与多个外皮片体20。配合参见图2所示,该中胎10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沟槽11。该外皮片体20贴附于该中胎10的外表面,每一外皮片体20的周缘环绕形成有一削薄部21,该削薄部21的厚度小于该外皮片体20的厚度,两相邻的外皮片体20的削薄部 21之间以无缝的方式相贴合,以包覆整个中胎,且该外皮片体20的削薄部21沿该中胎10 的沟槽11设置,使得本技术的无缝的贴皮球的表面在该外皮片体20的削薄部21处形成凹陷状的球沟,以供持球者持球之用。如图I及图2所示的本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其中,两相邻的外皮片体20 的削薄部21的边缘相互抵靠并衔接,且该外皮片体20的削薄部21的外表面可以以涂布或转印任何色彩或箔纸的方式来标示出该贴皮球表面凹陷状的球沟。进一步参见图3所示的本技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其中,两相邻的外皮片体 20A的削薄部21A也可相互叠合,并在该外皮片体20A的削薄部21A的外表面以涂布或转印任何色彩或箔纸的方式来标示出该贴皮球表面凹陷状的球沟。参见图4所示的本技术的第三优选实施例,其中,两相邻的外皮片体20的削薄部21的边缘相互抵靠并衔接,且各两相邻的外皮片体20的削薄部21上进一步设有条状物30,该条状物30可为胶条或皮条,该条状物30设置处相对各外皮片体20的外表面形成凹陷状的球沟。参见图5所示的本技术的第四优选实施例,其中,两相邻的外皮片体20A的削薄部21A相互叠合,且各两相邻的外皮片体20A的削薄部21A上进一步设有条状物30,该条状物30可为胶条或皮条,该条状物30设置处相对各外皮片体20A的外表面形成凹陷状的球沟。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首先,该中胎10外表面的沟槽11的尺寸可为固定,制造者只要调整该外皮片体20、20A的削薄部21、21A的宽度,就可以改变该贴皮球表面的球沟的宽度,不用再重新制作或变更可形成不同球沟宽度的该中胎模具,因此可便于制造,同时降低制作成本;其次,由于各外皮片体20、20A之间是以无缝的方式相贴合,故除了可相互制约、有效避免该外皮片体20、20A脱落的情况发生之外,还可使该贴皮球的外观给人完整的视觉感受。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无缝的贴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中胎与多个外皮片体,该中胎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沟槽,该外皮片体贴附于该中胎的外表面,每一外皮片体的周缘环绕形成有一削薄部,该削薄部的厚度小于该外皮片体的厚度,两相邻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之间以无缝的方式相贴合,以包覆整个中胎,且该外皮片体的削薄部沿该中胎的沟槽设置,该外皮片体的削薄部处形成有凹陷状的球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缝的贴皮球,其特征在于,该两相邻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的边缘相互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缝的贴皮球,其特征在于,该两相邻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相互叠合。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缝的贴皮球,其特征在于,该外皮片体的削薄部的外表面涂布或转印色彩或箔纸。5.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缝的贴皮球,其特征在于,该各两相邻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上进一步设有条状物,以形成球沟。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缝的贴皮球,其特征在于,该条状物为胶条或皮条。专利摘要本技术关于一种无缝的贴皮球,包括有一中胎与多个外皮片体,该外皮片体贴附于该中胎的外表面,每一外皮片体的周缘环绕形成有一削薄部,该削薄部的厚度小于该外皮片体的厚度,两相邻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之间以无缝的方式相贴合,以包覆整个中胎。制造者只要调整该外皮片体的削薄部的宽度,就可以改变该中胎表面的球沟的宽度,而无须再另行制作或更换可形成不同球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缝的贴皮球,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中胎与多个外皮片体,该中胎的外表面形成有多个沟槽,该外皮片体贴附于该中胎的外表面,每一外皮片体的周缘环绕形成有一削薄部,该削薄部的厚度小于该外皮片体的厚度,两相邻的外皮片体的削薄部之间以无缝的方式相贴合,以包覆整个中胎,且该外皮片体的削薄部沿该中胎的沟槽设置,该外皮片体的削薄部处形成有凹陷状的球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易庭
申请(专利权)人:李易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