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975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主要由握把与锯片所组而成,其中所述握把的顶端设有一凹槽且于两侧边中央设固定孔,是供设置一按压键,于按压键的一端下方设有容置孔槽且套设弹性元件,又于另一端下方形成导弧体,导弧体底面中央形成一卡槽,卡槽侧面具有定位孔且穿组一卡固销,另,按压键的一侧边设有穿设孔,令按压键组设于握把的凹槽内,达到锯子握把组合的结构,又于握把一侧面设有容置凹槽,容置凹槽的底面设内曲面,且容置凹槽是供结合一锯片;所述锯片的末端顶缘与底缘形成有勾体,且末端设有凹弧面,使锯片的凹弧面顶触至锯子的容置凹槽底部内曲面。本发明专利技术藉由控制按压键,使锯片的勾体嵌卡或取出于握把的容置凹槽,达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尤其是指利用控制按压键,且达到一种简易操作拆换锯片的一种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
技术介绍
按,锯子常见于一般工厂所使用,即,现有的可拆换锯刀的锯子结构,请参阅台湾专利公报申请案号第093204283号的一种可拆换锯片的锯子,包含有一握把30具有一容置槽31以及一与该容置槽31连通的按钮孔32;一锯片40具有一穿孔41以及一连通该穿孔41与该锯片40的一端的导槽;该锯片40是以其具有该穿孔与该导槽42的该端可拆卸地穿设于该握把30容置槽31内;一定位件33是可于一卡制位置与一解制位置的间位移地设于该握把30容置槽31中;当该定位件33位于该卡制位置时,该定位件33是进入该锯片40的穿孔41,使得该锯片40无法脱离该握把30;当该定位件33位于该解制位置时,其是不与该锯片40的穿孔41及该导槽42干涉,使得该锯片40可脱离该握把;一第一弹性件34是设于该握把30内与该定位件33抵接,用以提供一弹力使该定位件33可位于该卡制位置;一挡止板50,是可于一遮挡位置51与一退让位置52的间位移地设于该握把30容置槽31中;当该挡止板50位于该遮挡位置51时,该挡止板50是可抵住该定位件33使该定位件33保持于该解制位置;当该锯片40穿设于该握把30容置槽31时,该锯片40具有该穿孔41与该导槽42的该端是可推抵该挡止板50至该退让位置52,且该定位件33受该第一弹性件34的作用而位移至卡制位置;以及一第二弹性件,是设于该握把30内与该挡止板50抵接,用以提供一弹力是使该挡止板50可位于该遮挡位置51,然而,现有的锯子于实际使用时仍存在有下述的缺憾现有的可供拆换锯片的锯子,于实施使用拆换锯片时,需将握把零件完全拆解,待锯片拆换之后,得再将握把零件重新组装,则是造成组装不便的缺点,更容易造成较多的组装时间,现有的可供拆换锯片的锯子,仍具有上述的缺点。因此,如何针对上述现有锯子的缺憾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及众技术人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习用锯子,其锯片与握把组合是由螺丝锁固,造成组装零件过多,导致操作较为不便,且不利于拆换锯片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达简易操作调整拆换锯片的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主要由握把与锯片所组而成,其主要特征在于所述握把的顶端设有一凹槽且于两侧边中央设固定孔,是供设置一按压键,于按压键的一端下方设有容置孔槽且套设弹性元件,又于另一端下方形成导弧体,导弧体底面中央形成一卡槽,卡槽侧面具有定位孔且穿组一卡固销,另,按压键的一侧边设有穿设孔,令按压键组设于握把的凹槽内,达到锯子握把组合的结构,又于握把一侧面设有容置凹槽,容置凹槽的底面设内曲面,且容置凹槽是供结合一锯片;所述锯片的末端顶缘与底缘形成有勾体,且末端设有凹弧面,使锯片的凹弧面顶触至锯子的容置凹槽底部内曲面;藉由控制按压键,使锯片的勾体嵌卡或取出于握把的容置凹槽,达到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本技术的效果本技术的结构功效如下本技术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是可视需求达到拆换锯片的使用效益者,利用压按控制按压键,使按压键产生弹复力,有助于锯子进入或导出的效能,进而达到简易操作拆换锯片的功效。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组合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动作剖视图。(控制按压键)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动作剖视图。(拆换锯子前)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动作剖视图。(拆换锯子后)图6是现有的组合分解图。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的说明本技术图号10,握把 11,凹槽111,固定孔 12,按压键121,容置孔槽122,弹性元件 123,导弧体124,卡槽 1241,定位孔1242,卡固销 125,穿设孔13,容置凹槽 131,内曲面14,插销 15,定位销16,按压部20,锯片21,底缘勾体 22,顶缘勾体221,斜面 23,凹弧面30,握把 31,容置槽31,按钮孔33,定位件34,第一弹性件40,锯片41,穿孔 42,导槽42,挡止板51,遮挡位置52,退让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首先,请参阅图1、2所示,图1、2为本技术的外观示意图、组合分解图,一种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主要利用握把10与锯片20所组而成,其中,一握把10,其顶端设有一凹槽11且于两侧边中央设固定孔111,是供设置一按压键12,于按压键12的一端下方设有容置孔槽121且套设弹性元件122,又于另一端下方形成导弧体123,导弧体123底面中央形成一卡槽124,卡槽124侧面具有定位孔1241且穿组一卡固销1242,另,按压键12的一侧边设有穿设孔125,且按压键12顶面形成有凹陷的按压部16,令按压键12组设于握把10的凹槽11内,按压键12组设于握把10的凹槽11内时,以一插销14穿设于握把10凹槽11的圆孔111再穿设按压键12的穿设孔125,而达到锯子的握把的组合结构,并且于握把10一侧面设有容置凹槽13,容置凹槽13的底面设内曲面131,另于握把10下方近容置凹槽13处穿设一定位销15,且容置凹槽13是供结合一锯片20;一锯片20,其末端形成有一底缘勾体21与顶缘勾体22,锯片20的顶缘勾体22一端是形成有斜面221,且末端设有凹弧面23,使锯片20的凹弧面23顶触至锯子的容置凹槽13底部内曲面131;利用控制按压键12,故使锯片20的勾体嵌卡或取出于握把10的容置凹槽13,达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请参阅图3、4、5所示,图3、4、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动作剖视图、拆换锯片实施例剖视图,当锯片20置入握把10内时,令按压键12往下动作,锯片20的底缘勾体21预先进入容置凹槽13内且嵌卡于定位销15上,再使锯片20的顶缘勾体22进入容置凹槽13,并使顶缘勾体22的斜面221嵌卡于按压键12的导弧体123内,并且,锯片20末端设有凹弧面23,使锯片20的凹弧面23顶触至锯子的容置凹槽13底部内曲面131,而供实施使用锯子时,锯片20的凹弧面23会顶靠锯子容置凹槽13的内曲面131而供予较佳实施使用锯子状态;使锯片20置入握把10的容置凹槽13内,而达锯片置入握把的效能,反之,当锯片20取出握把10,是控制按压键12往下,使锯片20的顶缘勾体22取出,再取出锯片20的底缘勾体21,而达到锯片拆换的效果。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主要由握把与锯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把的顶端设有一凹槽且于两侧边中央设固定孔,是供设置一按压键,于所述按压键的一端下方设有容置孔槽且套设弹性元件,又于另一端下方形成导弧体,所述导弧体底面中央形成一卡槽,所述卡槽侧面具有定位孔且穿组一卡固销,另,所述按压键的一侧边设有穿设孔,令所述按压键组设于握把的凹槽内,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主要由握把与锯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握把的顶端设有一凹槽且于两侧边中央设固定孔,是供设置一按压键,于所述按压键的一端下方设有容置孔槽且套设弹性元件,又于另一端下方形成导弧体,所述导弧体底面中央形成一卡槽,所述卡槽侧面具有定位孔且穿组一卡固销,另,所述按压键的一侧边设有穿设孔,令所述按压键组设于握把的凹槽内,达到锯子握把组合的结构,又于所述握把一侧面设有容置凹槽,所述容置凹槽的底面设内曲面,且容置凹槽是供结合所述锯片;    所述锯片的末端顶缘与底缘形成有勾体,且末端设有凹弧面,使所述锯片的凹弧面顶触至所述锯子的容置凹槽底部内曲面,利用控制所述按压键,使所述锯片的勾体嵌卡或取出于所述握把的容置凹槽,达到拆换锯片的锯子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友恒
申请(专利权)人:金佳利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