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耳前瘘管术后负压引流器。
技术介绍
耳前瘘管在切除术后需要引流,而现有技术并没有专门针对耳前瘘管术后引流的器具,大多数医生都是采用直接把引流条置于术腔即可,由于没有容器装引流液,导致引流既不充分又污染切口,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能够有效的实现耳前瘘管术后引流的耳前瘘管术后负压引流器。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该引流器包括筒体、引流管、弹簧、上端盖和底板,所述的筒体采用吹塑风琴式的可伸缩结构,上端盖和底板设置在筒体的两端与筒体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弹簧设置在筒体封闭的腔体内,所述的上端盖上带有一个腔体入口,引流管通过接头与腔体入口连接,所述的引流管上带有调节器。本技术能够有效的实现耳前瘘管术后的引流,引流液被直接引入引流器的筒体腔体内,引流非常的充分,防止污染切口,有利于病情的康复。本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I、2所示该引流器包括筒体I、引流管2、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耳前瘘管术后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该引流器包括筒体(1)、引流管(2)、弹簧(3)、上端盖(4)和底板(5),所述的筒体(1)采用吹塑风琴式的可伸缩结构,上端盖(4)和底板(5)设置在筒体(1)的两端与筒体(1)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弹簧(3)设置在筒体(1)封闭的腔体内,所述的上端盖(4)上带有一个腔体入口(6),引流管(2)通过接头与腔体入口(6)连接,所述的引流管(2)上带有调节器(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鸣,高金良,董立华,曹丽华,徐婧瑶,罗海清,李娜,刘春艳,熊桂华,姜志宇,于秀明,
申请(专利权)人:王丽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