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德昌专利>正文

组合式椅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820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7:39
一种组合式椅子结构,其包含有:一椅子本体、一支撑架及一椅面,其中,椅子本体具有一前框架与一后框架,该前框架与后框架利用二连杆产生枢组,且该前、后框架上分设有二前脚与二后脚,支撑架具有匚形状的二导轨,该二导轨分别枢组在椅子本体前、后脚的内侧间,二导轨间并利用至少一支撑板进行连结,让该二导轨能以开口保持相对,且该开口上、下在导轨上分别形成有一顶板与一底板,而在底板与支撑板上的预设处则设有多数可供螺丝穿过的通孔,椅面两侧上方由后往前形成有一适段的缺边,使缺边前方能形成一挡部,通过该缺边的形成,还能在其下方形成有一相对外凸的轨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椅子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组合式椅子结构,尤其指一种具双重定位效果的组合式椅子结构。
技术介绍
按,目前公知常见的折迭椅,通常具有一前框架与一后框架,且该前框架与后框架相枢组,让该传统的椅具能由折迭方式进行收合,以减少收纳空间,又前框架上方固定有一椅背,与后框架的相对内侧间则利用螺丝的锁结,而共同结合有一椅面。然,如上所述的公知结构于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点其椅面仅单纯利用螺丝锁结,恐有定位力较薄弱的缺憾,当螺丝因为使用震动而松脱时,将导致椅面与前、 后框架直接分离,而需在重新锁紧后,才能再继续提供乘坐,致使用的便利性不佳。因此,如何针对上述公知折迭椅结构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本技术申请人有鉴于此,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椅子结构,以改进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式椅子结构,包含有—椅子本体、一支撑架及一椅面,其中,椅子本体具有一前框架与一后框架,该前框架与后框架利用二连杆产生枢组,使前框架与后框架能进行相互的折收,且该前框架上具有二前脚,后框架上具有二后脚,其中支撑架具有匚形状的二导轨,该二导轨分别枢组在椅子本体前、后脚的内侧间,二导轨间并利用至少一支撑板进行连结,让该二导轨以开口保持相对,且该开口上、下在导轨上分别形成有一顶板与一底板,又底板较顶板凸出,底板上设有由下往上隆起的限位肋,而在底板与支撑板上的预设处则设有多数可供螺丝穿过的通孔,椅面两侧上方由后往前形成有一适段的缺边,使缺边前方能形成一挡部,通过该缺边的形成,还能在其下方形成有一相对外凸的轨条,且该轨条底部设有往后贯穿出的限位沟,又椅面以两侧的轨条从支撑架的开口滑入于二导轨中,使挡部能抵止在导轨前端,而限位沟则能与限位肋产生契合,通过螺丝穿过通孔并锁入椅面底部,获得双重定位的组合式椅子结构。所述的组合式椅子结构,其中二前脚上方共同固定有一椅背。所述的组合式椅子结构,其中二后脚上方各形成有一内凹的抵靠部。所述的组合式椅子结构,其中导轨的顶板前、后各切设有一导入角。所述的组合式椅子结构,其中椅面底部设有呈蜂巢式的造型。本技术对照公知技术所具有的功效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式椅子结构,其椅面利用轨条滑设在支撑架的二导轨中,配合螺丝穿过的锁结,将能获得双重定位的效果,让该椅子在完成组合后可更加稳固,以达产业上的实用价值,又该双重的定位,能在螺丝发生松脱时,仍以导轨与轨条进行限位,以防止椅子在螺丝松脱下,即无法继续提供乘坐,致使用上不仅便利,亦能避免在使用当下还要找寻工具将螺丝重新锁上的麻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组合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折迭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完成折迭的使用状态图。附图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椅子本体10 ;前框架11 ;前脚111 ;后框架12 ;后脚121 背14 ;支撑架20 ;导轨21 ;开口 211 ;顶板212 ;底板213 ;导入角 22 ;通孔23 ;椅面30 ;缺边31 ;挡部32 ;轨条33 ;限位沟34。;抵靠部122 214;限位肋;连杆13 ;椅 215 ;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组合式椅子结构,其包含有一椅子本体、一支撑架及一椅面, 其中,椅子本体具有一前框架与一后框架,该前框架与后框架利用二连杆产生枢组,俾让前框架与后框架能进行相互的折收,以减少收纳空间,又前框架上具有二前脚,后框架上具有二后脚,该二前脚上方并共同固定有一椅背,而二后脚上方则各形成有一内凹的抵靠部,支撑架具有匚形状的二导轨,该二导轨分别枢组在椅子本体前、后脚的内侧间,二导轨间并利用至少一支撑板进行连结,让该二导轨能以开口保持相对,且该开口上、下在导轨上分别形成有一顶板与一底板,又导轨的顶板前、后各切设有一导入角,底板上设有由下往上隆起的限位肋,而在底板与支撑板上的预设处则设有多数可供螺丝穿过的通孔,椅面两侧上方由后往前形成有一适段的缺边,使缺边前方能形成一挡部,通过该缺边的形成,还能在其下方形成有一相对外凸的轨条,且该轨条底部设有往后贯穿出的限位沟,又椅面以两侧的轨条从支撑架的开口滑入于二导轨中,使挡部能抵止在导轨前端,而限位沟则能与限位肋产生契合,通过螺丝穿过通孔并锁入椅面底部,将能获得双重定位的组合式椅子结构。为能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配合附图并列举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首先,请参阅图I至图5所示,其包含有一椅子本体10、一支撑架20及一椅面30, 其中,椅子本体10具有一前框架11与一后框架12,该前框架11与后框架12利用二连杆13 产生枢组,让前框架11与后框架12能进行相互的折收,以减少收纳空间,又前框架11上具有二前脚111,后框架12上具有二后脚121,该二前脚111上方并共同固定有一椅背14,而二后脚121上方则各形成有一内凹的抵靠部122,支撑架20具有匚形状的二导轨21,该二导轨21分别枢组在椅子本体10前脚111、后脚121的内侧间,二导轨21间并利用至少一支撑板22进行连结,让该二导轨21能以开口 211保持相对,且该开口 211上、下在导轨21上分别形成有一顶板212与一底板213,又导轨21的顶板212前、后各切设有一导入角214,底板213上设有由下往上隆起的限位肋215,而在底板213与支撑板22上的预设处则设有多数可供螺丝穿过的通孔23,椅面30两侧上方由后往前形成有一适段的缺边31,使缺边31 前方能形成一挡部32,通过该缺边31的形成,还能在其下方形成有一相对外凸的轨条33, 且该轨条33底部设有往后贯穿出的限位沟34,又椅面30以两侧的轨条33从支撑架20的开口 211滑入于二导轨21中,使挡部32能抵止在导轨21前端,而限位沟34则能与限位肋 215产生契合,通过螺丝穿过通孔23并锁入椅面30底部,将能获得双重定位的组合式椅子结构。由上述结构,其椅面30利用轨条33滑设在支撑架20的二导轨21中,配合螺丝穿过的锁结,将能获得双重定位的效果,让该椅子在完成组合后可更加稳固,以达产业上的实用价值,又该双重的定位,能在螺丝发生松脱时,仍以导轨21与轨条33进行限位,以防止椅子在螺丝松脱下,即无法继续提供乘坐,致使用上不仅便利,亦能避免在使用当下还要找寻工具将螺丝重新锁上的麻烦。另,导轨21的底板213相较于顶板212更为凸出,让椅面30底部能获得大面积的接触,使用上将更为稳固,及该椅面30底部设呈蜂巢式的造型,以达到轻量化与降低材料成本的要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权利要求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椅子结构,包含有一椅子本体、一支撑架及一椅面,其中,椅子本体具有一前框架与一后框架,该前框架与后框架利用二连杆产生枢组,使前框架与后框架能进行相互的折收,且该前框架上具有二前脚,后框架上具有二后脚,其特征在于支撑架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式椅子结构,包含有:一椅子本体、一支撑架及一椅面,其中,椅子本体具有一前框架与一后框架,该前框架与后框架利用二连杆产生枢组,使前框架与后框架能进行相互的折收,且该前框架上具有二前脚,后框架上具有二后脚,其特征在于:支撑架具有匚形状的二导轨,该二导轨分别枢组在椅子本体前、后脚的内侧间,二导轨间并利用至少一支撑板进行连结,让该二导轨以开口保持相对,且该开口上、下在导轨上分别形成有一顶板与一底板,又底板较顶板凸出,底板上设有由下往上隆起的限位肋,而在底板与支撑板上的预设处则设有多数可供螺丝穿过的通孔,椅面两侧上方由后往前形成有一适段的缺边,使缺边前方能形成一挡部,通过该缺边的形成,还能在其下方形成有一相对外凸的轨条,且该轨条底部设有往后贯穿出的限位沟,又椅面以两侧的轨条从支撑架的开口滑入于二导轨中,使挡部能抵止在导轨前端,而限位沟则能与限位肋产生契合,通过螺丝穿过通孔并锁入椅面底部,获得双重定位的组合式椅子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德昌
申请(专利权)人:洪德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