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玉志专利>正文

一种背提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804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提包,包括背包、第一提包以及第二提包,所述背包的背板是一体压制成型具有四块凸起条的H型通道背板;所述第一提包和第二提包通过后幅的若干条连接带上的卡扣与所述背包连接;所述第一提包的前幅和后幅均设置有若干个按扣,所述和第二提包通过第一提包前幅或者后幅的按扣与所述第一提包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一体压制成型的背板,其结构简答、背负舒适、易于缝制,且成本低廉;由于采用背包、提包分体组合设计,可背可提,功能多样,使用便利。(*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提包
本技术涉及日常背负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背提包。
技术介绍
双肩背包的主要优点是方便携带,解放双手,为外出提供了方便。由于人体肩背的承载能力较大,双肩背包可以背负较重的物品行动。然而,当双肩背包背负过重时会引起颈肩背痛、腰肌酸痛及寒背等不良反应。此外,不正确的背包姿势也是引起上述种种不良反应的一个主要原因。现有背包的受力点过于集中于肩部,肩背肌肉容易疲劳,而且背包容易向后下坠, 引致人体补偿性身体前倾、寒背、头向前伸的错误身体姿势,令人体的肩部、背部、腰部肌肉疲劳,因而不能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久而久之,更有机会产生寒背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1435951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无压护脊书包”。该专利利用背板上、下、左、右侧凸起条对背包者的腰背脊柱及两侧肌肉起到承托作用,来舒缓背包者的肌肉疲劳,并利用该凸起条来调整背包者的身体姿势。但是,上述专利的四块凸起条大小及形状复杂,加工要求高、缝制工艺复杂、从而导致制造成本较高。现有技术所公开的背包,要么背板缝制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要么使用功能单一、能背不能提,使用者携带小件物品时也必须放置在大包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提包,该背提包能背能提,使用便利,且背板结构简单、有效保护使用者的背脊。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背提包,包括背包、第一提包以及第二提包,所述背包的背板是一体压制成型具有四块凸起条的H型通道背板;所述第一提包和第二提包通过后幅的若干条连接带上的卡扣与所述背包连接;所述第一提包的前幅和后幅均设置有若干个按扣,所述和第二提包通过第一提包前幅或者后幅的按扣与所述第一提包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提包设置有6条连接带。所述第二提包设置有2条连接带。所述第一提包前幅和后幅的按扣均为2个。所述第二提包后幅的按扣为2个。本技术由于采用一体压制成型的背板,其结构简答、背负舒适、易于缝制,且成本低廉;由于采用背包、提包分体组合设计,可背可提,功能多样,使用便利。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种背提包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背提包的背包的背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背提包的第一提包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背提包的第一提包背面的结构示意图;3图5是本技术一种背提包的第二提包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一种背提包,包括背包I、第一提包2以及第二提包3 ;上述的背包1,由前幅、背板缝制、压制或粘接形成包体;在上述背板上缝制、压制或粘接有双肩背带、提手等;在上述前幅的左、右各设置有至少一个侧袋。在上述背板上还缝制、压制或粘接有七个通过连接带与背板连接的卡扣,上述卡扣用以连接第一提包2和第二提包3;背包I的内部设置有电脑袋,零钱袋、卡包袋等功能分区。如图2所示,上述背包I的背板为一体压制成型的结构,包括位于背包左侧的凸起条11、右侧的凸起条12、上侧凸起条13、下侧凸起条14,上述四条凸起条形成“H”形的通风凹槽,该四条凸起条符合人体脊柱正常生理弯曲特点。采用上述背板的背包,背起来以后能达到完全贴合身体脊椎的效果,有效改善普通背包承重力不均匀而造成的颈肩背痛、腰肌酸痛及寒背等不良反应。由于减轻了背包承重力分配,“H”型通风凹槽可以通风透气,提高了背包的舒适度,保持了脊椎的正常生理弯曲,达到了保护脊椎的效果。如图3所示,第一提包2,包括由前幅和后幅缝制、压制或粘接形成的包体,以及缝制、压制或粘接在后幅上的单条肩带以及六个通过连接带与后幅连接的卡扣;前幅上设置有侧开口储物袋、内层三个存物袋。所述第一提包的前幅对称设置有两个按扣21。如图4 所示,所述第一提包的后幅也设置有两个按扣22。如图I和图5所示,第二提包,包括由前幅和后幅缝制、压制或粘接形成的包体,以及缝制、压制或粘接在后幅上的单条背带,以及两个通过连接带与后幅连接的卡扣;前幅设置有手机袋和两个储物袋;包体内部由一个隐藏式拉链储物袋组成。第一提包前幅的按扣 21、后幅的按扣31均可以和第二提包的按扣31扣压连接为一体。本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按照图I所示将背包I、第一提包2以及第二提包 3组合为一体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上述的三个包,还可以第一提包2和第二提包3组合、背包I和第一提包2组合、背包I和第二提包3组合。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不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技术特征所做的等同替换或相应改进,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背提包,包括背包、第一提包以及第二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的背板是一体压制成型具有四块凸起条的H型通道背板;所述第一提包和第二提包通过后幅的若干条连接带上的卡扣与所述背包连接;所述第一提包的前幅和后幅均设置有若干个按扣,所述和第二提包通过第一提包前幅或者后幅的按扣与所述第一提包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背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包设置有6条连接带。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背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包设置有2条连接带。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背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包前幅和后幅的按扣均为2个。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提包后幅的按扣为2个。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背提包,包括背包、第一提包以及第二提包,所述背包的背板是一体压制成型具有四块凸起条的H型通道背板;所述第一提包和第二提包通过后幅的若干条连接带上的卡扣与所述背包连接;所述第一提包的前幅和后幅均设置有若干个按扣,所述和第二提包通过第一提包前幅或者后幅的按扣与所述第一提包连接。本技术由于采用一体压制成型的背板,其结构简答、背负舒适、易于缝制,且成本低廉;由于采用背包、提包分体组合设计,可背可提,功能多样,使用便利。文档编号A45C11/00GK202800535SQ20122035413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0日专利技术者黄玉志 申请人:黄玉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提包,包括背包、第一提包以及第二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包的背板是一体压制成型具有四块凸起条的H型通道背板;所述第一提包和第二提包通过后幅的若干条连接带上的卡扣与所述背包连接;所述第一提包的前幅和后幅均设置有若干个按扣,所述和第二提包通过第一提包前幅或者后幅的按扣与所述第一提包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志
申请(专利权)人:黄玉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