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手机保护组件,包括:用于包覆手机的第一保护壳,以及用于包覆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保护壳,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壳(1)的硬度比所述第二保护壳(2)较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机保护组件,一方面,可以防止手机因强烈撞击而被损坏,从而提供了手机防水溅、防沙、防尘、防撞的全方位保护;另一方面,能够便于用户在户外没有充电条件下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的手机在户外出现因为无法充电而无法使用手机的缺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保护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套。
技术介绍
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而手机在使用中会不可避免的被摔碰或使用磨损,为了保护手机,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增加其美观,会给手机配手机保护壳。现有技术中的手机保护壳一般是一层壳直接套于手机的背面。在日常使用中,这种手机保护壳可以防止手机的磨损。但是在户外旅行等场合,现有技术中手机保护壳在强烈碰撞和冲击下,对手机的保护效果并不是很好,有时候甚至会导致手机保护壳直接破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保护组件,包括用于包覆手机的第一保护壳,以及用于包覆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保护壳。其中,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相比较为硬。其中,内部的第一保护壳可以有效防止手机受挤压而变形,而外层的第二保护壳可以缓冲撞击对手机带来的冲击力,这种刚柔结合的手机保护组件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手机。进一步地,该第一保护壳上设有凸起,而第二保护壳上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开口。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固定第二保护壳,使第二保护壳不容易从第一保护壳上滑落。优选地,第一保护壳上设置有与手机的各按钮位置相对应的按键和/或开口;第一保护壳上设置有与手机的各插孔位置相对应的开口。进一步地,第二保护壳包括与第一保护壳的开口形状互补的软性塞和/或按键。采用上述结构的手机保护组件,既可以对手机形成保护,又不会影响手机其他功能按键以及部件的正常使用。从而保证在户外乃至冒险期间的正常使用。优选地,第一保护壳包括卡扣连接的上保护壳和下保护壳,其中,该上保护壳与下保护壳共同围合成用于包覆手机的腔体。进一步地,上保护壳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屏,所述保护屏设置于对应手机屏幕位置。采用这种结构的产品,可以对手机进行全方位的保护,尤其是对手机屏幕是保护,从而避免手机屏幕被刮伤,撞裂或进水,满足户外环境使用手机的要求。优选地,第一保护壳由塑料制成,第二保护壳由硅胶制成。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手机保护组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保护组件,如图I所示,包括第一保护壳I和第二保护壳2。具体地,第一保护壳与第二保护壳相比较为硬。其中,内部的第一保护壳可以有效防止手机受挤压而变形,而外层的第二保护壳可以缓冲撞击对手机带来的冲击力,这种刚柔结合的手机保护组件可以更有效地保护手机。优选地,第一保护壳可以由塑料制成,而第二保护壳可以由硅胶制成。进一步地,第一保护壳I的两侧各设有两个凸起11,而第二保护壳2上相应地设有与这些凸起11相配合的开口 21。这种结构可以更好地固定第二保护壳,使第二保护壳不容易从第一保护壳上滑落。在图I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保护壳I包括卡扣连接的上保护壳12和下保护壳13,其中,该上保护壳12与下保护壳13共同围合成用于包覆手机的腔体。进一步地,上保护壳12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屏121,所述保护屏设置于对应手机屏幕位置。优选地,该透明材料可以是PET等具有静电吸附功能的透明材料,并基本贴合于手机屏幕上,从而既可以保护手机屏幕,又可以保证手机屏幕的正常观看和使用。优选地,第一保护壳I上设置有与手机的各按钮位置相对应的按键和/或开口;第一保护壳I上设置有与手机的各插孔位置相对应的开口。例如图I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上保护壳12上设置有对应的home键按钮122,上保护壳12的侧边框上的其他按钮或耳机插孔位置,则设置有对应的开口。第二保护壳2包括与第一保护壳的开口形状互补的软性塞和/或按键。如图I所示,对应手机上耳机插孔位置的软性塞24与第二保护壳2的一部分连接,形成可掀开结构。使用时可将软性塞24掀开,不使用时,可以将其塞入耳机第一保护壳I对应的开口中,从而到达密封效果。优选地,第一保护壳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利用可充电电池,携带方便,并能够便于用户在户外没有充电条件下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的手机在户外出现因为无法充电而无法使用手机的缺陷。本技术的一种手机充电保护套,一方面,可以防止手机因强烈撞击而被损坏,从而提供了手机防水溅、防沙、防尘、防撞的全方位保护;另一方面,能够便于用户在户外没有充电条件下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的手机在户外出现因为无法充电而无法使用手机的缺陷,十分适合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以及外出旅游的探险爱好者使用。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定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技术还可以对上述各种零部件的结构进行等效的改进。故凡运用本技术的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于其他相关
均同理皆包含在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手机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保护组件包括 用于包覆手机的第一保护壳(I ),以及 用于包覆所述第一保护壳(I)的第二保护壳(2),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壳(I)的硬度比所述第二保护壳(2)较硬。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机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I)上设有凸起(11 ),所述第二保护壳(2)上相应地设有与所述凸起配合的开口(2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机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I)上设置有与手机的各按钮位置相对应的按键和/或开口 ;所述第一保护壳(I)上设置有与手机的各插孔位置相对应的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壳(2)包括与所述第一保护壳(I)的开口形状互补的软性塞和/或按键。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机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I)包括卡扣连接的上保护壳(12)和下保护壳(13),所述上保护壳(12)与所述下保护壳(13)共同围合成用于包覆手机的腔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护壳(12)包括由透明材料制成的保护屏(121),所述保护屏(121)设置于对应手机屏幕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机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壳(I)由塑料制成,所述第二保护壳(2)由硅胶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保护组件,包括用于包覆手机的第一保护壳,以及用于包覆所述第一保护壳的第二保护壳,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壳(1)的硬度比所述第二保护壳(2)较硬。本技术的手机保护组件,一方面,可以防止手机因强烈撞击而被损坏,从而提供了手机防水溅、防沙、防尘、防撞的全方位保护;另一方面,能够便于用户在户外没有充电条件下进行充电,解决了现有的手机在户外出现因为无法充电而无法使用手机的缺陷。文档编号A45C11/24GK202800463SQ20122031332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江旭峰, 黄嘉曦, 柯成刚 申请人:摩尔菲(深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摩飞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保护组件包括:用于包覆手机的第一保护壳(1),以及用于包覆所述第一保护壳(?1)的第二保护壳(?2),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壳(?1)的硬度比所述第二保护壳(2)较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旭峰,黄嘉曦,柯成刚,
申请(专利权)人:摩尔菲深圳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摩飞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