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脱芒机的防溅型通风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737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脱芒机的防溅型通风机构,属于农业机械应用技术。该通风防溅型风选脱芒机,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部的脱粒机,安装于机架下部并与脱粒机连接的电机,脱粒机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侧壁上设置有风选装置,脱粒机上方还设置有与机架连接的防溅网;所述防溅网由支架和罩网组成,其中罩网由纱网或者钢丝网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脱粒和去芒工序的有效组合,实现了脱粒去芒工序一机化,减少了加工处理时间,节约了加工成本,并且有效地防止稻麦粒飞溅,减少了粮食浪费,而且通风透气,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健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脱芒机的防溅型通风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脱粒去芒机,具体地说,是涉及基于脱芒机的防溅型通风机构。
技术介绍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所生产的粮食数量是巨大的,尤其是水稻和小麦,是我国作为主食的大米和面粉的主要来源。在水稻和小麦收割后,依次经过脱粒,去芒,脱壳,磨粉及精加工等工序,从而得到可以食用的大米和面粉,而使用相关机械处理则能提高加工效率。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在水稻和小麦收割后,由于脱粒机只有单一的脱粒功能, 所以只得把脱粒和去芒的工序分开进行处理的,在脱粒后再经过去芒机进行去芒处理,使水稻和小麦加工处理的时间比较长,致使加工成本较高,而且一般脱粒机脱粒时,会造成稻麦粒飞溅,造成了粮食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脱芒机的防溅型通风机构,解决了目前稻麦收割后续处理工序繁琐,处理时间长以及稻麦粒飞溅的问题,实现了脱粒和去芒工序一机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基于脱芒机的防溅型通风机构,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上部的脱粒机,安装于机架下部并与脱粒机连接的电机,脱粒机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侧壁上设置有风选装置, 脱粒机上方还设置有与机架连接的防溅网。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基于脱芒机的防溅型通风机构,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上部的脱粒机(2),安装于机架(1)下部并与脱粒机(2)连接的电机(3),脱粒机(1)上设置有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4)侧壁上设置有风选装置,脱粒机(2)上方还设置有与机架(1)连接的防溅网(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依瑞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