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换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55808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转换照明装置,涉及一种照明装置。该装置有多个并联接入交流电源的灯,两个灯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CT1,电阻R11~R13、电容C11、二极管D11、D12、稳压二极管VZ1、继电器K1以及场效用管Q1;其中一个灯的火线穿过交流接触器CT1,电阻R11与CT1并联后一端接二极管D11,再与电容C11、电阻R12并联,而后通过电阻R13接场效用管Q1的G极,稳压二极管VZ1并联在场效用管Q1的G极、S极之间,继电器K1串接在12V直流源与场效用管Q1的D极之间,二极管D12与继电器K1并联,继电器K1的常闭串接在另一个灯的火线中。优点:如有一个灯泡损坏自动转换到另一个灯泡的效果,由此减少或避免了由于照明灯具损坏而给工厂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具体是一种自动转换照明装置,特别适用于厂房、广场 等照明灯。
技术介绍
根据工厂生产实际,厂房设计安装时高度一般在10米以上,如果厂房内的其中一 个照明灯坏了就需要及时进行更换,由于厂房较高,更换照明灯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转换照明装置,解决厂房、广场等地更换照明灯费时、费力, 影响生产、生活这一问题,经过控制电路达到如有一个灯泡损坏自动转换到另一个灯泡的 效果,由此减少或避免了由于照明灯具损坏而给工厂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本专利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转换照明装置,包括多个并联接入 交流电源的灯,两个灯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CT1,电阻 Rll R13、电容C11、二极管D11、D12、稳压二极管VZl继电器Kl以及场效用管Ql ;其中一 个灯的火线穿过交流接触器CTl,电阻Rll与CTl并联后一端接二极管DlI,再与电容CU、 电阻R12并联,而后通过电阻R13接场效用管Ql的G极,稳压二极管VZl并联在场效用管 Ql的G极、S极之间,继电器Kl串接在12V直流源与场效用管Ql的D极之间,二极管D12 与继电器Kl并联,继电器Kl的常闭串接在另一个灯的火线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过自动转换控制电路达到如有一个灯泡损坏自动转换到 另一个灯泡的效果,省时省力,由此减少或避免了由于照明灯具损坏而给工厂带来的不必 要的麻烦和损失。成本较低,体积较小,以较低的成本解决频繁更换照明灯的不足,提高工 作效率。可减少人工使用升降机频率,安全隐患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自动转换照明装置是由四个照明灯具组成,直接接入交流电源的火 线与零线,一灯的火线穿过交流接触器CT1,电阻Rll与CTl并联后一端接二极管D11,再与 电容C11、R12并联,与R13串联,而后接Ql的栅极G,VZl并联在Ql的G、S之间,继电器Kl 串接在12V直流源与Ql的漏极D之间,D12与继电器并联,继电器的常闭串接在二灯的火 线中,其它的类推。电流互感器CT是一种电流变换装置,它将高压大电流变成电压较低 的小电流,通过它来检测该条支路的灯炮好坏是否,灯泡如果正常工作,就会有电流流过 互感器,互感器就会感应出电流,反之就没有电流;电路中的电阻RlI (R21、R31)将感应电流变换成电压;二极管Dll (D21,D31)对感应的交流电压进行半波整流,变成脉动的直流; 而后再经电容Cll (C21、C31)滤波变成相对稳定的直流;电阻R12 (R22、R32)给电容提供一个放电回路;上述二极管、电容、电阻一起构成一个峰值检波电路。经过检波出来的直流电压,再经过电阻R13 (R23、R33)限流后驱动MOS场效应管Ql (Q2、Q3),进而驱动电磁继电器Kl (K2、K3)动作;即一灯正常工作时,中间的变换电路使继电器Kl动作,关断二灯的电源,进而关三灯,四灯;当一灯不工作,没有电流,继电器Kl不动作,二灯接通电源工作, 三灯会因二灯的正常工作,而使继电器Κ2动作,关断三灯、四灯的电源;别外两个灯的工作原理和前面的一样。变压器Tl及二极管D1、D2,电解电容Cl构成一个简单的直流源电路,给继电器提供工作电压;二极管D12、D22、D32对继电器K1、K2、K3进行关断保护;稳压二极管VZ1、VZ2、 VZ3是对MOS场效应管Ql,Q2,Q3进行保护。实现原理闭合开关;第一盏灯工作,通过电流互感器感应电流;再通过取样电阻得到想要的电压;电压通过整流,滤波;使交流电变为脉冲直流电压;将电压加至场效应管的栅极; 场效应管栅极G、s得电,D、S会导通;从而电磁继电器得电,触头动作,常闭触点断开,第二、三、四盏灯不得电,不工作。当第一盏照明灯坏时,为场效应管G极提供控制电压的电路不工作,则场效应管没电,也停止工作,导致电磁继电器不得电,触头不动作,一直处于常闭状态,这时的第二盏照明灯就会工作起来,后面的依次类推。据上所述场效应管的G端,由于第一个灯泡通电工作,电压为220V,功率为100W, 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1=PziU=O. 5A。由于电流互感器的作用,在I1有电流的情况下可以感应出I2=O. 5mAO在选用场效应管时,知道它的开启电压大于3V,使继电器动作的电压大于 5V,故需用一个稳压二极管VZ 7V5来控制电压,所以R2=7. 5V/0. 5mA=15kQ。在后边的调试试验中,出现了刚一通电四盏灯泡全部亮的情况,但是过了大概2s左右,根据公式σ =CR, 选择 C1=IOPF,所以 R3=O /(^=2/1(^=2001^0,选择一个与之接近的 R2=300kQ。场效应管的S端,由于连接了一个220V/9V的变压器,但是输出端一般要输出1.1 到1. 2倍的电压,所以假定输入端220V,那输出端的电压即为9*1. 2=10. 8V。接着使用万用电表测得通过电磁继电器的电流为30mA到40mA,所以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值为Rkm=二 360Ω。而又由于公式CS:(3-5)丄,其中4=50取,所以0(3 — 5)豐, 32RJ360这里取5,算出0=1384 ,故(2取一个220μΡ的。根据上面的计算及相关电路参数,该电路适用的灯炮额定功率在(100W 2200W) 之间,最大功率主要受继电器的额定工作电流限止。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转换照明装置,包括多个并联接入交流电源的灯,其特征在于两个灯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CT1,电阻Rll R13、电容C11、二极管DlU D12、稳压二极管VZl继电器Kl以及场效用管Ql ;其中一个灯的火线穿过交流接触器CTl,电阻Rll与CTl并联后一端接二极管D11,再与电容C11、电阻R12并联,而后通过电阻R13接场效用管Ql的G极,稳压二极管VZl并联在场效用管Ql的G极、S极之间,继电器Kl串接在12V直流源与场效用管Ql的D极之间,二极管D12与继电器Kl并联,继电器Kl的常闭串接在另一个灯的火线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转换照明装置,涉及一种照明装置。该装置有多个并联接入交流电源的灯,两个灯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CT1,电阻R11~R13、电容C11、二极管D11、D12、稳压二极管VZ1、继电器K1以及场效用管Q1;其中一个灯的火线穿过交流接触器CT1,电阻R11与CT1并联后一端接二极管D11,再与电容C11、电阻R12并联,而后通过电阻R13接场效用管Q1的G极,稳压二极管VZ1并联在场效用管Q1的G极、S极之间,继电器K1串接在12V直流源与场效用管Q1的D极之间,二极管D12与继电器K1并联,继电器K1的常闭串接在另一个灯的火线中。优点如有一个灯泡损坏自动转换到另一个灯泡的效果,由此减少或避免了由于照明灯具损坏而给工厂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文档编号H05B37/02GK102984871SQ201210567848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娟, 张江伟, 董娇, 张士海, 陆松辉, 吴杨杨, 葛鹏, 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转换照明装置,包括多个并联接入交流电源的灯,其特征在于:两个灯之间连接有控制电路,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交流接触器CT1,电阻R11~R13、电容C11、二极管D11、D12、稳压二极管VZ1继电器K1以及场效用管Q1;其中一个灯的火线穿过交流接触器CT1,电阻R11与CT1并联后一端接二极管D11,再与电容C11、电阻R12并联,而后通过电阻R13接场效用管Q1的G极,?稳压二极管VZ1并联在场效用管Q1的G极、S极之间,继电器K1串接在12V直流源与场效用管Q1的D极之间,二极管D12与继电器K1并联,继电器K1的常闭串接在另一个灯的火线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娟张江伟董娇张士海陆松辉吴杨杨葛鹏郑越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