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及其的切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5528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2 00: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及其的切换方法,其中,该终端包括:NFC线圈、无线充电线圈,还包括:第一控制部件;连接至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和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用于对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进行闭合控制;控制装置,连接至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对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缺乏一种同时具备NFC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的问题,从而提高终端的使用性,改善用户体验,避免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之间的干扰等工作时的共存性问题,提高上述终端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终端及其的切换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及其的切换方法。
技术介绍
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FieldCommunication,简称为NFC)是一种短距离的非接触式通信技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信息。NFC技术具有数据传输更安全、反应时间更迅速的优点,目前已经广泛用于小额支付、身份认证等领域。无线充电技术目前有Qi标准的以电磁感应耦合方式、无线电波方式以及MIT提出的电磁共振两种。Qi标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技术比较成熟,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PowerConsortium,简称为WPC)采用这种标准并在各行业中推动无线充电的应用。无线电波充电方式是利用周围各种无线电波转化成电能,该方式采用微型高效接收电路,可以捕捉到从墙壁弹回的无线电波能量,在随负载做出调整的同时保持稳定的直流电压。此种技术比较成熟,但是并没有得到推广。电磁共振技术是MIT(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并命名为witricity的无线充电技术,且Witricity也作为一个公司独立出来旨在推广该技术在无线充电领域的应用。Witricity具有较高的充电效率,且较之前两种技术存在的辐射性则该技术更加安全环保,但是因为还不成熟,所以市面上采用此项技术的产品也较少。目前市面上的消费电子产品琳琅满目,种类丰富,已经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产品将易用性作为产品竞争性的重要考量标准。NFC用于小额支付、身份认证等已经较为广泛应用,尤其是运营商的大力推广,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产品支持NFC。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于消费电子则源于越来越智能的电子产品消耗的电能更高更快,如果能摆脱对充电线缆的依赖,能实现随走随充,将会为消费者带来更便利的生活。比如,在一些公共场所设置一些无线充电源,用户将支持统一标准的终端设备放置在上面就可以充电,甚至还可以一边充电一边使用设备,充完就可以离开,完全不受电缆与插座数量的限制。按照目前几种无线充电发展的状况来看,无线充电联盟推行的Qi标准的电磁感应方案无论在成熟性,还是在成本、技术支持方面都更胜一筹。今后的消费电子终端产品,如果NFC和Qi标准的无线充电功能同时作为标配,那么NFC和无线充电线圈是否干扰等工作时的共存性则是迫切需要考虑并解决的问题。NFC的工作频率是13.56MHz,而无线充电工作于100KHz,从现有的技术来看,工作频率以及阻抗控制等因素决定两者天线线圈的匝数和线宽都不同,NFC与无线充电不可能公用一个线圈。那么两个线圈如果同时工作,势必会存在互相影响。针对相关技术中上述至少之一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及其的切换方法,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缺乏一种同时具备NFC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的终端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其包括:NFC线圈、无线充电线圈,还包括:第一控制部件;连接至上述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和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用于对上述NFC线圈和上述无线充电线圈进行闭合控制;控制装置,连接至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对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进行控制。优选地,上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第一可控开关,上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上述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上述控制装置连接;第二可控开关,上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上述控制装置连接。优选地,上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可控单刀双掷开关,上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上述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上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连接端与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上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三连接端与上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通过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上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三连接端与上述第一连接端或上述第二连接端连接闭合。优选地,上述控制装置包括:输入部件,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第一处理部件,连接至上述输入部件和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根据上述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优选地,上述第一处理部件,还用于根据上述控制信号控制NFC控制模块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上述第一控制部件通过第一滤波电路与上述NFC控制模块连接,上述第一控制部件通过第二滤波电路与上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连接。优选地,上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控制部件,连接至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控制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优选地,上述终端还包括:第二处理部件,连接至上述第二控制部件、NFC控制模块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上述第二控制部件产生的控制信息控制上述NFC控制模块和上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终端的切换方法,其包括:通过上述第一控制部件对上述NFC线圈和上述无线充电线圈进行闭合控制,其中,上述第一控制部件连接至上述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和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通过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进行控制,其中,上述控制装置连接至上述第一控制部件。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上述第一可控开关和上述第二可控开关的情况下,上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上述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上述控制装置连接,上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上述控制装置连接。优选地,在上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上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情况下,上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上述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上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连接端与上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上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三连接端与上述控制装置连接,通过上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上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三连接端与上述第一连接端或上述第二连接端连接闭合。优选地,通过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进行控制包括:通过上述控制装置中的输入部件输入控制信号;上述控制装置中的第一处理部件根据上述控制信号控制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其中,上述第一处理部件连接至上述输入部件和上述第一控制部件。优选地,通过上述控制装置对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进行控制包括:通过上述控制装置中的第二控制部件控制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其中,上述第二控制部件连接至上述第一控制部件。在本专利技术中,终端包括有用于实现NFC功能的NFC线圈和用于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无线充电线圈,具备NFC功能可以提高上述终端的易用性,具备无线充电功能可以提高上述终端的充电便捷性,该终端可以同时具备NFC功能和无线充电功能,有效提高上述终端的使用性,改善用户体验,此外,通过第一控制部件对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进行闭合控制,该第一控制部件连接至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和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再通过控制装置对上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进行控制,以实现对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的闭合进行控制,进而控制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的工作状态,例如,可以控制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中一个线圈闭合,另一个线圈断开,使得两个线圈不同时工作,以避免NFC线圈和无线充电线圈之间的干扰等工作时的共存性问题,提高上述终端的性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终端及其的切换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FC线圈、无线充电线圈,还包括:第一控制部件;连接至所述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和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用于对所述NFC线圈和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进行闭合控制;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NFC线圈、无线充电线圈,还包括:第一控制部件;连接至所述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和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用于对所述NFC线圈和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进行闭合控制;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对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进行控制;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输入部件,用于输入控制信号;第一处理部件,连接至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其中,所述第一处理部件,还用于根据所述控制信号控制NFC控制模块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控制部件通过第一滤波电路与所述NFC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部件通过第二滤波电路与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第一可控开关,所述第一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第二可控开关,所述第二可控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部件包括:可控单刀双掷开关,所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连接端与所述NFC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所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连接端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的一个馈电端连接,所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用于通过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所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端或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闭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控制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处理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二控制部件、NFC控制模块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控制部件产生的控制信息控制所述NFC控制模块和所述无线充电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部件,连接至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的闭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静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