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邬明君专利>正文

一种揿动装卸式手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469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揿动装卸式手锯,包括包括经压铸成形的前弯、架梁和握把,握把上部制有横凹腔,架梁后端置入握把凹腔中,握把内腔两壁具有贯通的握把通孔,前弯后端部具有圆凹口;握把通孔和圆凹口相对配合能贯穿相纹接的螺丝、螺帽,螺丝的丝杆部套有压缩弹簧;经螺丝挤压在握把通孔制有握把凹槽;圆凹口槽口处口径小于该圆凹口处内径,并能与螺丝的丝杆部滑配;螺帽具有螺帽腔体,该螺帽腔体外径能与圆凹口动配合,并大于圆凹口槽口口径;握把凹槽凹口部的深度与螺帽腔体长度相同。拆卸时,按下螺丝顶住带动纹接在螺丝丝杆部的螺帽运动,螺帽腔体被从握把通孔处顶出,由此脱离架梁圆凹口完成拆卸动作;反过来即可安装,既方便又快捷。(*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手锯,特别涉及一种能通过揿动件快速实现装卸和更换手锯锯条、锯架作用的便于装卸式手锯。
技术介绍
手锯这一手工工具普遍在机械修理、装配中锯割材料时所用。传统的手锯安装锯条的时间较长,不方便,且仅能进行单一方式的锯割;存在的不足,在手锯其中一端有一螺丝和螺母,起拉紧和松开锯条作用,即当锯条不锋利或断裂需要更换时,需拧松螺母,将锯条从手锯上取落,然后装上新的锯条,再将螺母拧紧;因而在更换锯条时,一松一紧,即麻烦又费时,且使用螺母外形较小,频繁操作,易引起操作者疲劳;其二为在需调整更换锯条、锯架时,必须拆下螺母方可进行调整。申请日为2001年12月05日的中国技术专利ZL01271894.7的《一种锯架》(公告号为CN2508920Y)就属此类结构的锯架。对于小型手锯,需要即时更换锯条、锯架,这些功能和作用该手锯的结构无法实现随机快速装卸和更换手锯锯条、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巧,加工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的揿动装卸式手锯。其能通过揿动件快速实现装卸和更换手锯锯条、锯架作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揿动装卸式手锯,包括包括经压铸成形的前弯、架梁和握把,握把上部制有横凹腔,架梁后端置入握把凹腔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握把内腔两壁具有贯通的握把通孔,前弯后端部具有圆凹口;握把通孔和圆凹口相对配合能贯穿相纹接的螺丝、螺帽,螺丝的丝杆部套有压缩弹簧;经螺丝挤压在握把通孔制有握把凹槽;圆凹口槽口处口径小于该圆凹口处内径,并能与螺丝的丝杆部滑配;螺帽具有螺帽腔体,该螺帽腔体外径能与圆凹口动配合,并大于圆凹口槽口口径;握把凹槽凹口部的深度与螺帽腔体长度相同。为便于配合和安装,圆凹口内径与握把通孔内径相同;螺丝的丝杆部长度等于握把通孔的长度。握把下部制有内腔,贯穿该内腔的连杆后端纹接有调节螺母,握把内腔壁制有相对称的握把凹槽;该握把凹槽支承制有对称摇盖突柱的可活动摇盖,摇盖为一整体成形构件,摇盖突柱配合座落在对称的握把凹槽内,使摇盖以握把凹槽为上支点可作弧度旋转;摇盖制有一摇盖孔与位于握把内腔的连杆上端部铰接,握把的支撑臂销接有后弯件,后弯件制有装配锯条的拉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采用的握把内腔两壁具有贯通的握把通孔,前弯后端部具有圆凹口;握把通孔和圆凹口相对配合能贯穿相纹接的螺丝、螺帽,螺丝的丝杆部套有压缩弹簧;经螺丝挤压在握把通孔制有握把凹槽;圆凹口槽口处口径小于该圆凹口处内径,并能与螺丝的丝杆部滑配;螺帽具有螺帽腔体,该螺帽腔体外径能与圆凹口动配合,并大于圆凹口槽口口径;握把凹槽凹口部的深度与螺帽腔体长度相同。拆卸时,按下螺丝,螺丝压住压缩弹簧的行程为握把凹槽凹口部的深度,顶住带动纹接在螺丝丝杆部的螺帽运动,螺帽腔体被从握把通孔处顶出,由此脱离架梁圆凹口,以此同时,螺丝丝杆部可顺着架梁圆凹口槽口处拉出,完成拆卸动作;安装时,按下螺丝,螺丝压住压缩弹簧的行程同样为握把凹槽凹口部的深度,顶住带动纹接在螺丝丝杆部的螺帽运动,螺帽腔体被从握把通孔处顶出,推入前弯后端进入握把上腔,架梁圆凹口槽口自然对准螺丝丝杆部,使得螺丝丝杆部位于架梁圆凹口槽口内,松开螺丝,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螺帽腔体复位落入架梁圆凹口内,完成安装定位的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各部件装配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揿动装卸式手锯,包括包括经压铸成形的前弯1、架梁9和握把7,握把7上部制有横凹腔7a,架梁9后端置入握把凹腔7a中,握把7下部制有内腔7c,贯穿该内腔7c的连杆6后端纹接有调节螺母5,握把7内腔壁制有相对称的握把凹槽;该握把凹槽支承制有对称摇盖突柱的可活动摇盖8,摇盖8为一整体成形构件,摇盖突柱配合座落在对称的握把凹槽内,使摇盖8以握把凹槽为上支点可作弧度旋转;摇盖8制有一摇盖孔与位于握把7内腔的连杆6上端部铰接,握把7的支撑臂经销轴4销接有后弯件3,后弯件3制有装配锯条2的拉钉,与前弯1的拉钉相配合。握把7内腔两壁具有贯通的握把通孔7b,前弯9后端部具有圆凹口9c;握把通孔7b和圆凹口9c相对配合能贯穿相纹接的螺丝10、螺帽12,螺丝10的丝杆部套有压缩弹簧11;经螺丝10挤压在握把通孔7b制有握把凹槽;圆凹口9c槽口9d处口径小于该圆凹口9c处内径,并能与螺丝10的丝杆部滑配;螺帽12具有螺帽腔体12a,该螺帽腔体12a外径能与圆凹口9c动配合,并大于圆凹口9c槽口9d口径;握把凹槽凹口部的深度与螺帽腔体12a长度相同。为更便于配合和安装,圆凹口9c内径与握把通孔7b内径相同;螺丝10的丝杆部长度等于握把通孔7b的长度。拆卸时,按下螺丝10,螺丝10压住压缩弹簧11的行程为握把7凹槽凹口部的深度,顶住带动纹接在螺丝10丝杆部10a的螺帽12运动,螺帽腔体12a被从握把通孔7b处顶出,由此脱离架梁9圆凹口9c,以此同时,螺丝丝杆部10a可顺着架梁9圆凹口槽口9d处拉出,完成拆卸动作;安装时,按下螺丝10,螺丝10压住压缩弹簧11的行程同样为握把凹槽凹口部的深度,顶住带动纹接在螺丝丝杆部10a的螺帽12运动,螺帽腔体12a被从握把通孔7b处顶出,推入前弯1使得架梁9后端置入握把凹腔7a中,将架梁9圆凹口槽口9d对准螺丝丝杆部10a,使得螺丝丝杆部10a位于架梁9圆凹口槽口9d内,松开螺丝10,在压缩弹簧11的作用下,螺帽腔体12a复位落入架梁9圆凹口9c内,将两者锁定住,完成安装定位的动作。本技术其结构简单精巧,加工制作简单,即方便又快捷,其能通过揿动件快速实现装卸和更换手锯锯条、锯架作用;并能配套其他组合工具组件使用。虽然本技术已通过参考优选的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可作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各样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揿动装卸式手锯,包括包括经压铸成形的前弯(1)、架梁(9)和握把(7),握把(7)上部制有横凹腔(7a),架梁(9)后端置入握把凹腔(7a)中,其特征是所述的握把(7)内腔两壁具有贯通的握把通孔(7b),所述的前弯(9)后端部具有圆凹口(9c);所述的握把通孔(7b)和圆凹口(9c)相对配合能贯穿相纹接的螺丝(10)、螺帽(12),所述的螺丝(10)的丝杆部套有压缩弹簧(11);经螺丝(10)挤压在所述的握把通孔(7b)制有握把凹槽;所述的圆凹口(9c)槽口(9d)处口径小于该圆凹口(9c)处内径,并能与螺丝(10)的丝杆部滑配;所述的螺帽(12)具有螺帽腔体(12a),该螺帽腔体(12a)外径能与所述的圆凹口(9c)动配合,并大于所述的圆凹口(9c)槽口(9d)口径;所述的握把凹槽凹口部的深度与所述的螺帽腔体(12a)长度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揿动装卸式手锯,其特征是所述的圆凹口(9c)内径与所述的握把通孔(7b)内径相同;所述的螺丝(10)的丝杆部长度等于所述的握把通孔(7b)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揿动装卸式手锯,其特征是所述的握把(7)下部制有内腔(7c),贯穿该内腔(7c)的连杆(6)后端纹接有调节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揿动装卸式手锯,包括包括经压铸成形的前弯(1)、架梁(9)和握把(7),握把(7)上部制有横凹腔(7a),架梁(9)后端置入握把凹腔(7a)中,其特征是:    所述的握把(7)内腔两壁具有贯通的握把通孔(7b),所述的前弯(9)后端部具有圆凹口(9c);所述的握把通孔(7b)和圆凹口(9c)相对配合能贯穿相纹接的螺丝(10)、螺帽(12),所述的螺丝(10)的丝杆部套有压缩弹簧(11);经螺丝(10)挤压在所述的握把通孔(7b)制有握把凹槽;所述的圆凹口(9c)槽口(9d)处口径小于该圆凹口(9c)处内径,并能与螺丝(10)的丝杆部滑配;所述的螺帽(12)具有螺帽腔体(12a),该螺帽腔体(12a)外径能与所述的圆凹口(9c)动配合,并大于所述的圆凹口(9c)槽口(9d)口径;所述的握把凹槽凹口部的深度与所述的螺帽腔体(12a)长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明君
申请(专利权)人:邬明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