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动触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3983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动触头,该动触头为后宽前窄的片状结构;动触头后部设置有一U型凹槽状锁扣点;动触头中部偏后位置设置有一个旋转支点,动触头以此支点旋转实现断路器的接通和断开;动触头旋转支点与锁扣点之间设置有一个弹簧定位点;锁扣点至触头弹簧定位点的距离不大于9mm;经过锁扣点的竖直垂线至动触头上与静触头接触的接触面的距离不大于2.5mm。该动触头可在不改变手柄、跳扣等连杆操作机构的基础上,仅通过变动动触头转动支点、触头拉簧定位支点等参数即可获得更大开距。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动作可靠,通过动、静触头之间开距的加大能够显著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动触头,该动触头可在不改变手柄、跳扣等连杆操作机构的基础上,仅通过变动动触头转动支点、触头拉簧定位支点等参数即可获得更大开距。本动触头结构简单、动作可靠,通过动、静触头之间开距的加大能够显著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
技术介绍
断路器的结构组成一般包括接线端子、磁脱扣系统、热脱扣系统、触头系统和灭弧系统,其中触头系统是断路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触头系统一般包括固定安装的静触头和相对于静触头运动的动触头,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结构是动触头安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转轴内,当转轴带动动触头转动时,可以使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或分开,同时,动触头通过销轴安装在转轴内,也可以相对于转轴转动。动静触头断开时开距的大小直接决定故障电流的拉弧长度,即弧电阻大小,进而直接影响到断路器分断能力的高低。但是要实现动静触头开距的加大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增加断路器体积,而目前断路器日益向小型化、紧凑化方向发展,因此通过增大断路器体积的方式实现大开距是不可取的,如何在不增加断路器体积的前提下增大动静触头开距,进而提高断路器分断能力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大开距的断路器动触头,它可在断路器体积不变的前提下增大断路器动静触头的开距。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断路器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动触头为后宽前窄的片状结构;动触头后部设置有锁扣点;动触头中部偏后位置设置有一个旋转支点,动触头以此支点旋转实现断路器的接通和断开;动触头旋转支点与锁扣点之间设置有一个弹簧定位点;锁扣点至触头弹簧定位点的距离不大于9mm ;经过锁扣点的竖直垂线至动触头上与静触头接触的接触面的距离不大于2. 5mm。更进一步地锁扣点至动触头旋转支点的距离不大于13. 5mm。所述动触头的锁扣点为U形凹槽。所述旋转支点为长圆孔。所述弹簧定位点为长圆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可靠的断路器动触头,其有益效果是在不增大断路器体积的前提下,通过改变动触头旋转支点、触头拉簧定位支点等参数增大了动、静触头之间开距大小,在分断故障电流时能够显著提高断路器的弧阻值,进而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附图说明图I为断路器动触头的结构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断路器分断电流时将在动、静触头之间产生电弧,电弧由产生到熄灭分为四个过程,当电弧被拉长到一定程度后,这时电弧在自励磁场产生的电动力作用下,离开触头并经过弧角进入灭弧栅片,最终当电弧电压大于电源电压瞬时值后,电流被强制减小,电弧熄灭。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电弧电阻大小直接影响到电弧电压增长快慢,更进一步来讲,直接影响到断路器的分断能力高低。·众所周知,动静触头之间开距越大,分断故障电流时拉弧距离越长,弧电阻越大,断能力越高。在断路器触头系统中,动触头实际能够转动的角度及动静触头接触位置距离转动支点距离直接影响开距大小。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动触头旋转支点位置、触头拉簧支点位置等参数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大开距的断路器动触头。以下将参照附图借助优选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请参照附图1,动触头为后宽前窄的片状结构,一般由紫铜材料制成,后部上方具有一个U型凹槽I作为跳扣的锁扣点;锁扣点下方设置有一个长圆孔形状的触头弹簧定位点2,此触头弹簧可为拉簧、钮簧或异形簧,本实施例中为拉簧。触头弹簧的作用是保证断路器的回复力和终压力;在动触头中部偏后位置触头拉簧定位点2的下方设置有一个长圆孔形状的旋转支点3,动触头以此旋转支点旋转实现断路器的断开和闭合,长圆孔形状的旋转支点能够保护断路器闭合时具有一定的超程。相对于常规的断路器动触头,在保持锁扣点和与动静触头接触点位置不变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将动触头的旋转支点位置向锁扣点方向竖向移动一段距离,保证锁扣点至动触头旋转支点之间距离LI不大于13. 5mm ;为确保动触头与跳扣的锁扣点位置保持不变,X方向移动量为零。同时,考虑到动触头的回复力,触头拉簧在动触头上的定位点位置需向锁扣点方向移动,即保证锁扣点至触头拉簧定位点之间距离L2不大于9mm ;相应地,考虑到触头终压力,在移动触头拉簧定位点的同时,需增大触头拉簧的拉力。由于动触头旋转支点与锁扣点位置在X方向上均未移动,因此,仅仅是增大了超程大小,并未增大开距,为了达到增大开距的目的,将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部位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即确保经过锁扣点的竖直垂线至动触头上与静触头接触的接触面的距离L不大于2.5mmo根据断路器实际结构及开距大小要求,本动触头锁扣点至触头拉簧定位点距离L2为8mm,锁扣点至触头旋转支点之间距离LI为12mm,动触头与静触头接触部位向右移动2mm,即经过锁扣点的竖直垂线至动触头上与静触头接触的接触面的距离L为I. 5mm。经过以上结构变化,动静触头之间开距达6mm。需要申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用于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而非限制,因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动触头,其特征在于 动触头为后宽前窄的片状结构; 动触头后部设置有一锁扣点; 动触头中部偏后位置设置有一个旋转支点,动触头以此支点旋转实现断路器的接通和断开; 动触头旋转支点与锁扣点之间设置有一个弹簧定位点; 锁扣点至触头弹簧定位点的距离不大于9mm ; 经过锁扣点的竖直垂线至动触头上与静触头接触的接触面的距离不大于2. 5mm。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断路器动触头,其特征在于 锁扣点至动触头旋转支点的距离不大于13. 5mm。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断路器动触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触头的锁扣点为U形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支点为长圆孔。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断路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定位点为长圆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断路器动触头,该动触头为后宽前窄的片状结构;动触头后部设置有一U型凹槽状锁扣点;动触头中部偏后位置设置有一个旋转支点,动触头以此支点旋转实现断路器的接通和断开;动触头旋转支点与锁扣点之间设置有一个弹簧定位点;锁扣点至触头弹簧定位点的距离不大于9mm;经过锁扣点的竖直垂线至动触头上与静触头接触的接触面的距离不大于2.5mm。该动触头可在不改变手柄、跳扣等连杆操作机构的基础上,仅通过变动动触头转动支点、触头拉簧定位支点等参数即可获得更大开距。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动作可靠,通过动、静触头之间开距的加大能够显著提高断路器的分断能力。文档编号H01H73/04GK102983045SQ20111026269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专利技术者南寅, 朱金保, 刘刚, 刘芳 申请人:首瑞(北京)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断路器动触头,其特征在于:动触头为后宽前窄的片状结构;动触头后部设置有一锁扣点;动触头中部偏后位置设置有一个旋转支点,动触头以此支点旋转实现断路器的接通和断开;动触头旋转支点与锁扣点之间设置有一个弹簧定位点;锁扣点至触头弹簧定位点的距离不大于9mm;经过锁扣点的竖直垂线至动触头上与静触头接触的接触面的距离不大于2.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寅朱金保刘刚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首瑞北京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