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站节能用智能新风系统,主要包括:所述本地控制逻辑部分,用于实时采集基站室内外的温度和/或湿度值,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对新风系统和/或空调系统的开启或关闭状态,进行控制和/或干预;所述远程控制逻辑部分,用于实时或定期分析每个基站获取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基站的节能策略,并根据该节能策略,通过后台或服务器,对相应基站的新风系统进行控制、优化和更新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基站节能用智能新风系统,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自适应能力差、通信能力差、容量小、计算能力弱和温控精确性差等缺陷,以实现自适应能力强、通信能力强、容量大、计算能力强和温控精确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基站
,具体地,涉及一种基站节能用智能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基站机房智能新风系统存在的问题出发,在实际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缺点。例如,从基站节能方面看,传统智能新风系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⑴传统的新风系统逻辑,不适合用于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特征和气候特征的基站 传统的智能新风系统,只能设定一些固定的门限值,比如新风开启温度、空调I或空调 2的开启温度、基站告警温度,新风关闭温度、以及空调I或空调2的关闭温度等,这些值在传统的新风系统中都是固定值,不适合用于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特征和气候特征的基站。固定的新风逻辑只能算作一种最基本的新风算法,要得到更优化的节能效果必须有自适应的新风逻辑对应于不同的基站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等,以使得智能新风逻辑中的这些阈值是可以随不同的地理特征和季节气候进行变化的。⑵传统新风系统的控制逻辑,没有远程管理和更新手段由于在实际系统中,每个基站会有不同能耗特征,比如基站负载大小,空调制冷效率、 基站位置和气候特征等,所以每个基站所需要的控制节能策略也是不同的,需要进行优化, 使得后台或服务器要根据这些实际情况,实时把节能逻辑推送至每个基站的新风系统,进行远程新风逻辑控制,达到更精细化的能耗管理。传统新风系统因为没有远程手段,故运维人员也不可能知道目前基站的逻辑运行状态。另外能耗管理系统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概念,而不是一个管理孤岛,买个设备按在机房这是远远不够的,最后也就是管理不善弃之不用。完善的能耗管理系统不仅应该有本地系统在基站,而且有后台数据中心,得到的能耗控制数据将是一个庞大的资源;将来的物联网就是基于现实设备产生数据形成的真实的网络,这是区别于第一代的Internet网。⑶传统新风系统没有大容量和大计算能力来进行能耗数据分析而进行实时进行新风逻辑优化传统的新风系统大多采用单片机控制系统,只能简单地提供简单采集和透传功能,不能干更复杂的本地事情,即使本地逻辑也只是很简单的实现。相对于单片系统,本系统ARM9 系统即使很复杂的新风逻辑,目前处理器也才用了不到20%,有足够的资源来做基站的别的功能空调的低效和无效工作问题。⑷新风室外温度的采集问题在无法保证新风安装在北面的情况下,新风室外机在太阳的直射下产生高温,导致温度采集高于实际空气温度,减少了新风合理运行的时间;当室外温感装在外墙面时,由于太阳的照射效果和地面的反射效果,都会导致室外温度数据的“污染”,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导致温度数据有十几度的误差。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室外温感装在新风进风口的罩子的挂钩上,当风机不工作的时候,室外温感数据易受到室内热气流的污染。在温度数据经常可以看到室外温度会鼓起一个小包现象,这明显造成了室外温度的采集问题不正确。以上种种都会导致室外温度数据采集的不准确性如图6所示,后会导致新风逻辑运行的不真实性,使节能效果产生一定的损害,严重时会导致新风工作的不正常。(5)新风空调的联动逻辑问题传统新风设置的启动温差是固定值,在高负载基站存在产生乒乓效应的风险;在低负载的基站,由于室内温度回升较慢,新风启动的温差如设置过高又存在新风利用率偏低的情况,所以固定的新风启动温差是不合理的。传统智能新风原理,是在基站机房里主要有几个设备,除了主要的用于通信用的直流负载设备外,就是一些交流设备了,包括空调,恒温柜空调,新风及电池柜。这里,对温度较敏感的是电池柜,一般电池柜需要保持在温度在25度左右。而其它设备如直流和交流设备都不需要这个限制,而且温度可以达到高达35度左右。怎样保证这些设备都能正常工作而且还能节约电能呢?这里经典地采用了恒温柜的办法,在电池柜外套一个恒温柜,把电池柜和其它设备环境隔开考虑。恒温柜挂一个小空调,保持在25度, 以使电池柜工作正常。其它设备则通过新风,空调使整体室内环境保持在35度以下即可, 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又给基站机房省了不少电能。但新风逻辑的设置及针对不同机房能耗需要不同逻辑策略都需要较好的手段来实施新风逻辑的执行,设置不好反而节能效果不是很大。接下来本文来简单阐述一下新风逻辑的状态实现。在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自适应能力差、通信能力差、容量小、计算能力弱和温控精确性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站节能用智能新风系统,以实现自适应能力强、通信能力强、容量大、计算能力强和温控精确性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站节能用智能新风系统,主要包括本地控制逻辑部分和远程控制逻辑部分,其中所述本地控制逻辑部分,用于实时采集基站室内外的温度和/或湿度值,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对新风系统和/或空调系统的开启或关闭状态,进行控制和/或干预;所述远程控制逻辑部分,用于实时或定期分析每个基站获取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基站的节能策略,并根据该节能策略,通过后台或服务器,对相应基站的新风系统进行控制、优化和更新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本地控制逻辑部分,包括本地控制系统、阈值控制系统和动态阈值系统,其中所述本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采集所得基站室内外的温度和/或湿度值,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分析和判断结果对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进行开启或关闭的控制行为; 所述阈值控制系统,用于通过相应阈值控制相应设备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动态阈值系统,用于根据相应基站的气候和负载环境,东条调整相应设备开启或关闭的阈值。进一步地,所述本地控制系统,包括温度补偿单元;所述温度补偿单元,用于根据以下公式,在风机关闭之前预设时段的室外温度数据范围内做前向温度预测,并一直延伸到风机关闭的范围内都做前向预测,直到下一次风机开启为止权利要求1.一种基站节能用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本地控制逻辑部分和远程控制逻辑部分,其中 所述本地控制逻辑部分,用于实时采集基站室内外的温度和/或湿度值,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对新风系统和/或空调系统的开启或关闭状态,进行控制和/或干预; 所述远程控制逻辑部分,用于实时或定期分析每个基站获取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基站的节能策略,并根据该节能策略,通过后台或服务器,对相应基站的新风系统进行控制、优化和更新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站节能用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控制逻辑部分,包括本地控制系统、阈值控制系统和动态阈值系统,其中 所述本地控制系统,用于根据采集所得基站室内外的温度和/或湿度值,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分析和判断结果对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进行开启或关闭的控制行为; 所述阈值控制系统,用于通过相应阈值控制相应设备的开启或关闭; 所述动态阈值系统,用于根据相应基站的气候和负载环境,东条调整相应设备开启或关闭的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节能用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控制系统,包括温度补偿单元; 所述温度补偿单元,用于根据以下公式,在风机关闭之前预设时段的室外温度数据范围内做前向温度预测,并一直延伸到风机关闭的范围内都做前向预测,直到下一次风机开启为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节能用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补偿单元,还用于在前向预测的基础上,增加某些时候开风机的次数,以增加室外温度补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站节能用智能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本地控制逻辑部分和远程控制逻辑部分,其中:所述本地控制逻辑部分,用于实时采集基站室内外的温度和/或湿度值,进行分析和判断,并根据分析和判断的结果,对新风系统和/或空调系统的开启或关闭状态,进行控制和/或干预;所述远程控制逻辑部分,用于实时或定期分析每个基站获取的数据,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基站的节能策略,并根据该节能策略,通过后台或服务器,对相应基站的新风系统进行控制、优化和更新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洪明,周振华,陈相,郑传奇,胡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博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