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推开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5041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5:38
一种多功能推开窗,包括外框架、内框架、防盗窗、纱窗装置及窗扇,所述内框架一侧与外框架的内侧壁活动铰接,另一侧设有与外框架配合的第一锁具,所述防盗窗固定于内框架内侧,所述纱窗装置卷收成一体固定于防盗窗一侧,所述窗扇设于防盗窗外侧且与内框架活动铰接,窗扇的一侧设有与内框架配合的第二锁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推开窗设有内外两个框架,内框架向内开合后再推开窗扇,即可方便地对窗扇的双面玻璃进行清洗,内框架锁固在外框架上,窗扇即可作为正常通风采光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窗户,更为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多功能推开窗
技术介绍
窗户作为房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房屋的通风采光起着重要作用,故几乎所有建筑物都安装有窗户。目前,现有的窗户大多数都是滑动推拉式窗户,但该类窗户不能完全打开,其通风性能不是很好,且其清洗极为不便,平时只能清洗窗户的内侧,而外侧的清洗则需要将窗扇拆卸下来,这给人们造成极大麻烦,且拆卸不当容易破坏窗户,清洗完成后还要复位安装。滑动推拉式窗户只适用于较大窗户,对于卧室、卫生间、厨房等处的小窗户更适合安装推开窗,但现有的推开窗都是只能向外推,其清洗也极不方便。人们为了防盗、阻止蚊虫进入等还加装了防盗网和纱网,防盗网通常采用钢条焊接固定在窗户外侧,既不美观,防盗性能也不好,而纱窗安装在窗户框架内侧,每次开窗扇都要先移开纱窗,安装及使用极不方便。另外,现有的窗户的密封性、隔音及隔热性能较差, 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方便清洗使用、安全舒适、隔音隔热效果好的多功能推开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推开窗,以解决现有的窗户存在清洗困难、安装使用不便、 隔音隔热效果差等缺点。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推开窗,包括外框架、内框架、防盗窗、纱窗装置及窗扇,所述内框架一侧与外框架的内侧壁活动铰接,另一侧设有与外框架配合的第一锁具,所述防盗窗固定于内框架内侧,所述纱窗装置卷收成一体固定于防盗窗一侧,所述窗扇设于防盗窗外侧且与内框架活动铰接,窗扇的一侧设有与内框架配合的第二锁具。具体地,上述防盗窗与内框架一体成型,其内部空腔部分由复数个隔条围成栅格状;纱网装置包括一弹性纱网及固定于纱网上的压条,压条上设有复数个公扣,与纱网装置对面一侧的防盗窗上对应设有复数个母扣。作为本方案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窗扇的上、下端均通过一推拉臂与内框架活动连接。作为本方案另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内框架上端内置一小电机,该小电机主轴连接一伸缩杆,伸缩杆另一端与窗扇上端连接,内框架下端通过一推拉臂与窗扇下端连接。进一步地,上述小电机通过一控制模块连接风雨感应器及遥控器,通过风雨感应器或遥控器实现对该推拉窗的自动或手动控制。更进一步地,上述内框架上设有一与第一锁具配合使内框架向内开合的第一把手,所述窗扇上同样设有一与第二锁具配合使窗扇向外开合的第二把手。再进一步地,上述外框架、内框架及窗扇内均镶嵌有一阻燃隔热条,该隔热条由尼龙材质制成的;外框架、内框架及窗扇相互接触的部位均设有橡胶密封条。另外,上述窗扇包括一钢化玻璃,钢化玻璃上设有一连接报警系统的钢化标记,上述防盗窗也与该报警系统连接。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本专利技术的推开窗,设有内外两个框架,内框架向内开合后再推开窗扇,即可方便地对窗扇的双面玻璃进行清洗,内框架锁固在外框架上,窗扇即可作为正常通风采光使用。2、防盗窗与内框架一体成型,其内部由隔条围成栅格状构成防盗装置,不必在外框架额外安装防盗网,一方面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安全美观且防盗性能良好。3、纱窗装置卷收成一体,隐藏于防盗窗的一侧,不占用空间且使用方便,通过拉伸压条至纱窗框架的另一侧,公扣与母扣的结合固定,另外,纱网可做成不同颜色,更是增加了窗户的美观。4、内框架上内置一小电机,电机通过伸缩杆与窗扇连接,电机还与风雨感应器及遥控器连接,实现对本推开窗的智能化控制。5、外框架、内框架和窗扇内嵌有阻燃隔热条,隔热保温效果良好,外框架、内框架及窗扇相互接触的部位均设有橡胶密封条,提高了本推开窗的密封性。6、窗扇采用与报警系统连接的钢化玻璃,同时,防盗窗也与该报警系统连接,一旦玻璃或防盗窗被破坏,立刻自动报警,更进一步提高了防盗的安全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推开窗的压条拉伸至另一侧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一种多功能推开窗,参照图I,包括外框架I、内框架2、防盗窗3、纱窗装置4及窗扇5, 内框架2 —侧与外框架I的内侧壁活动铰接,优选地,内框架2与外框架I通过合页连接, 内框架2另一侧设有与外框架I配合的第一锁具21,内框架2上设有一与第一锁21具配合使内框架2向内开合的第一把手22。防盗窗3固定于内框架2内侧,优选地,防盗窗3与内框架2 —体成型,其内部空腔部分由复数个隔条31围成栅格状。纱窗装置4卷收成一体固定于防盗窗3 —侧,窗扇5设于防盗窗3外侧且与内框架2活动铰接,窗扇5的一侧设有与内框架2配合的第二锁具51,窗扇5上同样设有一与第二锁具51配合使窗扇5向外开合的第二把手52。继续参照图1,纱网装置4包括一弹性纱网41及固定于纱网41上的压条42,压条 42上设有复数个公扣43,与纱网装置4对面一侧的防盗窗3上对应设有复数个母扣44。参照图2,压条42拉伸至对面一侧,公扣43恰好扣合于母扣44上,此时,纱窗即可起到防蚊防虫作用,另外,纱网41可做成不同颜色,既增加了纱窗的美观,同时可防止强烈光线的照射。参照图3,窗扇5的上、下端均通过一推拉臂53与内框架2活动连接,外框架I、内框架2及窗扇5内均镶嵌有一阻燃隔热条(图中未画出),该隔热条由尼龙材质制成的 ’另外,外框架I、内框架2及窗扇5相互接触的部位均设有橡胶密封条61。窗扇5还包括一钢化玻璃54,钢化玻璃53上设有一连接报警系统的钢化标记55,另外,上述防盗窗3也与该报警系统连接,一旦钢化玻璃53或防盗窗3被破坏,即自动报警。实施例二参照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窗扇5与内框架2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的内框架2上端内置一小电机23,该小电机23主轴连接一伸缩杆24,伸缩杆 24另一端与窗扇5上端连接,内框架2下端通过推拉臂53与窗扇5下端连接。另外,内框架2下端也可通过和上端同样设置小电机的方式与窗扇5下端连接。小电机23通过一控制模块连接风雨感应器及遥控器(途中未画出),通过风雨感应器或遥控器实现对该推拉窗的智能化控制。本结构的推开窗外框架还可设有滑槽,故该推开窗同样适用于平开窗。 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推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内框架、防盗窗、纱窗装置及窗扇,所述内框架一侧与外框架的内侧壁活动铰接,另一侧设有与外框架配合的第一锁具,所述防盗窗固定于内框架内侧,所述纱窗装置卷收成一体固定于防盗窗一侧,所述窗扇设于防盗窗外侧且与内框架活动铰接,窗扇的一侧设有与内框架配合的第二锁具。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盗窗与内框架一体成型,其内部空腔部分由复数个隔条围成栅格状。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装置包括一弹性纱网及固定于纱网上的压条,压条上设有复数个公扣,与纱网装置对面一侧的防盗窗上对应设有复数个母扣。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扇的上、下端均通过一 推拉臂与内框架活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推开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上端内置一小电机,该小电机主轴连接一伸缩杆,伸缩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推开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架、内框架、防盗窗、纱窗装置及窗扇,所述内框架一侧与外框架的内侧壁活动铰接,另一侧设有与外框架配合的第一锁具,所述防盗窗固定于内框架内侧,所述纱窗装置卷收成一体固定于防盗窗一侧,所述窗扇设于防盗窗外侧且与内框架活动铰接,窗扇的一侧设有与内框架配合的第二锁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木水陈贵荣赵建磊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安溪宏源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