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管理刺绣品线色的系统、方法、以及设备。一种示例性的方法包括操作:确定出要被使用在刺绣设计图样上的第一组线色;确定出分配给第一刺绣机的第二组线色;确定出分配给第二刺绣机的第三组线色;确定出第一组线色中未存在于第二组线色中的线色的第一差异数目;确定出第一组线色中未存在于第三组线色中的线色的第二差异数目;如果第一差异小于第二差异,将刺绣设计图样分配给第一刺绣机的生产队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刺绣品缝纫设备上制造刺绣品设计图样的技术,更特定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的
技术实现思路
是对用于形成该设计图样的织线的各种颜色进行管理。
技术介绍
现代的刺绣品通常是在缝纫设备上制成的,这样的缝纫设备将缝纫机构与一种装置实现配对,其中的装置用于使织物在该缝纫装置的下方同步地移动。更具体而言,使织物在前、后、左或右的方向上移动,与此同时,缝纫机构将织线的针脚插嵌到其位置已由上述运动而确定的织物中。因而,随着该过程的进行,针线的图案就浮现出来了,该图案被设计成代表着特定的图像或图形。在诸如棒球帽、汗衫、或高尔夫体恤衫等许多种衣物制品上,通常能见到刺绣的图样。另外,这些图样往往被制成这样其带有多种不同颜色的织线,以便于以最好的效果展示所绘制图形的美观效果。例如,绘制了篮球图像的刺绣图样可能使用橙色的织线针脚来描绘篮球的圆环形区域,然后再使用较密的黑线针脚来描绘外轮廓、以及位于球形图像内部的其它黑色线条。因而,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线色一橙色和黑色来形成代表篮球设计图样的刺绣品。随着图样的复杂程度或混杂程度的提高,图样可能需要用到更多数目的不同线色。事实上,许多刺绣设计图样可能需要形成多于一打的独特线色,该设计图样的每个不同部分都要使用不同的线色来完成刺绣。附图说明图I表示了一种单头刺绣机的实例,图中表示出了刺绣机的各个组成部件,图中,织线的线轴被保持在心轴台架和心轴上,台架与心轴在图中分别由标号101和102指代,图中还标出了一些作为基准点的其它部件;图2是图I所示的、其各组成部件被标出的示例性单头刺绣机的侧视图;图3中的放大图表示了上部织线台架以及一个区域,在该区域内,织线的线轴被绘制为落座在织线台架心轴的顶部。图中未绘出诸如螺旋管、织线台架心轴等一些元件,以便于更好地表示出那些不然的话会遮挡住的部件。在该实例中,尽管织线台架能保持着15个织线线轴,但图中只表示出了8个线轴。图中括号内的数字代表了一些织线引导孔,这些引导孔是为各个线轴上的织线在初始时穿行而设置的(例如,第一线轴I的织线穿经过孔1,依此类推);图4表示了图3所示结构在将最右侧的织线线轴去掉、且安装有多个ID读识器时的情形(参见嵌装的ID读识器409以及电源/数据缆线410);图5是分别从侧面和下部对常规织线线轴的外观和结构所作的透视图6表示了在使用织线线轴感测系统的过程中信息的总体流向图、以及在此期间的一些物理过程;图7表示出为了在一组刺绣机上制出刺绣图样而对图样执行时间规划的过程;图8表示了在图7所示过程的条件下所采用的后处理步骤;图9表示并介绍了计算各组线色直接色差的实例;以及图10表示了对已为刺绣机规划好的刺绣设计图样重新进行排序的过程。具体实施例方式现代刺绣设备的出现使得如下的工艺变得容易了 在同一时间将多于一个的线色装载到设备上,由此能制出多个线色的设计图样。事实上,许多刺绣机都允许将6个或更多个具有独特颜色织线的线轴布置在设备上,从而在制成设计图样的过程中,使得设备能在各个时间点上自动地切换过渡为用不同的线色进行刺绣。但是,对于这样的刺绣设备,保持着(或已装载)无限数目的线色却是不现实的,现代的刺绣设备通常不允许多于15个左右的线色同时装到设备上。这就引发了如下的问题织线制造商可从潜在无限的调色板中创造出几百种独特的线色,但只有非常有限的一组颜色可被同时装到刺绣设备上(例如可能是一次装15个线色)。进而,如果要制出的设计图样所使用的线色数大于被装到设备上的线色数,则制造过程的难度将显著增大,甚至是无法完成。另外,如果某个刺绣设计图样需要将特定的一个分组线色装到机器上,则不同的刺绣设计图样可能需要不同分组的线色。尽管这两个分组的线色之间可能有重叠(也就是说,两个分组例如都含有黑线色),但两分组中的不同将需要将某些织线线轴从设备上拆下,从而能装上不同颜色的新线轴,以便于能制造不同的刺绣设计图样。在许多典型的生产环境中,经常要对装到刺绣设备上的线色分组进行调整改变,以符合所制造的特定刺绣设计图样的要求。例如,如果某种刺绣机一次只能保持着两个不同的线色,且其正在制造使用橙色和黑色织线的篮球图样,如果下一个设计图样是一种需要白色和红色织线的篮球,则在可以制造下一篮球图样之前,黑色和橙色织线就必须要被从机器上拆下,代之为白色和红色的织线。将目前已装到机器上的线色取代为不同的新线色的操作通常是人工操作过程,由此,机器操作人员(即负责运行该设备的人员)必须要将目前位于保持器内、且穿线到设备机械结构中的织线线轴拆卸下,然后再将新的织线线轴布置就位,使其随后可将织线送入到这些机械结构中。目前的很多种技术可被用来完成这样的变更操作,这些技术包括将新织线的端部打结连接到仍处于机器机械结构中的旧织线的残留部分上,从而可利用旧织线的残留头将新织线人工拉穿过机械结构。不论具体采用那种技术,该操作都是涉及人员干预和工时的人工操作过程。同样地,在整个过程中,人为错误和工作效率将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机器操作人员使用不正确的一种颜色取代织线线轴,则就可能发生这样的人为错误。机器自身通常不具有任何机构来检测安装到其上的是什么颜色的织线。因而,例如如果操作人员错误地将红色织线装到机器上,而不是安装黑色织线,则刺绣图样将带有红色的针脚,而此处应该是黑色针脚,这就导致所生产的产品存在重大缺陷。人为干预的另一个缺陷在于在更换线色时,机器实质上需要处于待机状态,从而降低了生产环节的总效率。此处将介绍用于提高效率的方法和系统,可利用该方法和系统来对线色进行管理,同时还减小了出现人为错误的可能性。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采用了基于上述方法的、既有硬件又有软件的组合方案,实现了上述目的,下文将通过解释硬件结构以及机械特性来展开描述。参见图1,刺绣机通常利用一些心轴的组织结构来保持着织线的线轴(参见图I中的部件101和102)。图2是同一机器的侧视图,从该图可更为容易地看出织线的线轴是如何被安置到织线台架心轴202上的。一旦被安装到心轴上,织线将穿过织线引导件203、织线辅助调节器204、螺旋管205、织线张紧调节器206、以及机器的其它一些部件,直至最终穿过缝纫针的针眼为止,缝纫针使得织线能穿透正在刺绣的产品。织线被机器的机械结构从线轴上拉出后所经历的特定路径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系统、以及设备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为本文的描述提供了总体上的背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设备涉及刺绣机上保持着织线线轴的区域。图3中更为相关的视图表示了图I和图2所示示例性刺绣机上的这一区域。如图所示,织线线轴331被布置在线轴台架上,且套在上述的心轴上。图中用虚线307表示了将织线从这些线轴上引出的示例性路径。每个线轴通常都带有不同颜色的织线。图中的示例性刺绣机能保持多达15个线轴,这些线轴上的织线最终将穿入到机器其它部分处的15个针中。织线最终穿线经过的针号通常被该线色在机器上的“位置”。例如,红色织线可被布置在一号针上,蓝色织线可被布置在七号针上。此处,针号还代表了相关的线轴位于那个心轴上。在图3中,位于左侧最后方位置的线轴涉及针1,其织线穿过织线引导件上标为(I)的孔洞。其余的各个孔被依次标为(2)到(15),且这些孔位于设置了心轴和织线线轴的位置的上方。因而,可容易地在针号与分配给线轴心轴的数字之间建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法,其包括操作:为分配给第一刺绣机的第一组刺绣设计图样确定出第一总生产时间;为分配给第二刺绣机的第二组刺绣设计图样确定出第二总生产时间;确定出第一总生产时间大于第二总生产时间;确定出用在第一组刺绣设计图样中第一刺绣设计图样上的第一组线色与分配给第二刺绣机的第二组线色之间的第一差异;确定出用在第一组刺绣设计图样中第二刺绣设计图样上的第三组线色与分配给第二刺绣机的第二组线色之间的第二差异;以及如果第二差异小于第一差异,将第一刺绣设计图样移到分配给第二刺绣机的第二组刺绣设计图样中。
【技术特征摘要】
2008.01.14 US 61/020,9411.一种方法,其包括操作 为分配给第一刺绣机的第一组刺绣设计图样确定出第一总生产时间; 为分配给第二刺绣机的第二组刺绣设计图样确定出第二总生产时间; 确定出第一总生产时间大于第二总生产时间; 确定出用在第一组刺绣设计图样中第一刺绣设计图样上的第一组线色与分配给第二刺绣机的第二组线色之间的第一差异; 确定出用在第一组刺绣设计图样中第二刺绣设计图样上的第三组线色与分配给第二刺绣机的第二组线色之间的第二差异;以及 如果第二差异小于第一差异,将第一刺绣设计图样移到分配给第二刺绣机的第二组刺绣设计图样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操作 将第一刺绣设计图样的生产时间从第一总生产时间中减去;以及 将第一刺绣设计图样的生产时间加到第二总生产时间中。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操作 将一个分组的线色从分配给第一刺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A·戈德曼,N·B·帕特尔,
申请(专利权)人:威仕达品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