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水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44743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0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饮用水净化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饮用水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饮用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而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1份,活性炭(0.5~2)份,多孔性固体硅酸盐(0.2~0.7)份。所述饮用水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天然高分子加入反应釜中,滴加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反应20~60分钟,得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2)将步骤(1)所得的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与活性炭、多孔性固体硅酸盐进行叠加混合,即得到饮用水净化剂。该饮用水净化剂采用天然高分子接枝共聚丙烯酰胺的方法,复合其他对人畜无害的吸附剂对水进行净化,达到了净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饮用水净化的
,具体的涉及。
技术介绍
饮用水净化技术虽然已有很多,但多数不适应农村供水分散、低成本,供水量小的现实条件,目前还缺乏方便、经济实惠的适用于农村河流饮用水的净化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来发现铝元素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而传统的净水剂一般都含铝盐类化合物,在对水进行络合后,虽然除去了大部分对人体有害物质但是会残留 少量的招兀素在水中,对人体存在着潜在的危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该饮用水净化剂采用天然高分子接枝共聚丙烯酰胺的方法,复合其他对人畜无害的吸附剂对水进行净化,达到了净水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饮用水净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而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I份,活性炭(0. 5 2)份,多孔性固体硅酸盐(0. 2 0. 7)份。所述多孔性固体硅酸盐为硅酸钠、硅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天然高分子(0. I I. 5)份,丙烯酰胺I份,丙烯酸(0 0. 5)份。所述天然高分子为多羟基化合物、多氨基化合物、多羧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天然高分子为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纤维素、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饮用水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量份为(0.I I. 5)份的天然高分子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30 65°C,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水溶解,溶解后升温至50 90°C后,通氮气10 15分钟将溶液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加入引发剂,搅拌均匀后,滴加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其中丙烯酰胺重量份为I份,丙烯酸重量份为(0 0. 5)份,在10 30分钟内滴加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50 80°C,反应20 60分钟,得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2)将步骤(I)所得的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与活性炭、多孔性固体硅酸盐按重量份I:(0. 5 2) : (0. 2 0. 7)进行叠加混合,由上到下依次为活性炭、多孔性固体硅酸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即得到饮用水净化剂。 所述弓I发剂为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氧化氢、硫酸亚铁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丙烯酰胺重量的0. 01% 0. 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饮用水净化剂由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活性炭,多孔性固体硅酸盐进行叠加混合,由上到下依次为活性炭、多孔性固体硅酸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活性炭、多孔性固体硅酸盐先对饮用水进行吸附处理,除去较大的颗粒杂质,最后经过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将饮用水中微小杂质絮凝沉淀,层层净化,净化彻底。该饮用水净化剂采用天然高分子接枝共聚丙烯酰胺的方法,复合其他对人畜无害的吸附剂对水进行净化,达到了净水的目的,并且净化后的饮用水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铝元素。该饮用水净化剂携带使用方便,可解决因农村供水分散、供水量小而难以净化的问题。该饮用水净化剂使用成本低廉、没有废弃物产生,经过该饮用水净化剂净化后的水可直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通过GB/5749-2006进行检测,均符合要求。同时,制备该饮用水净化剂的方法简单便捷,易于操作。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饮用水净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而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I份,活性炭I份,硅酸钠0. 5份。所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可溶性淀粉I份,丙烯酰胺I份,丙烯酸0. 4份。所述饮用水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量份为I份的可溶性淀粉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至50°C,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水溶解,溶解后升温至65°C后,通氮气10分钟将溶液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加入占丙烯酰胺重量0. 01 0. 1%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后,滴加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其中丙烯酰胺重量份为I份,丙烯酸重量份为0. 4份,在10 30分钟内滴加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50 80°C,反应50分钟,得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2)将步骤(I)所得的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与活性炭、硅酸钠按重量份I:1 0. 5进行叠加混合,由上到下依次为活性炭、硅酸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即得到饮用水净化剂。实施例2 饮用水净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而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I份,活性炭I份,硅酸钾0. 5份。所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可溶性纤维素0. 625份,丙烯酰胺I份,丙烯酸0. 125份。所述饮用水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量份为0.625份的可溶性纤维素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至60°C,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水溶解,溶解后升温至75°C后,通氮气10分钟将溶液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加入占丙烯酰胺重量0. 01 0. 1%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后,滴加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其中丙烯酰胺重量份为I份,丙烯酸重量份为0. 125份,在10 30分钟内滴加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50 80°C,反应30分钟,得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2)将步骤(I)所得的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与活性炭、硅酸钾按重量份I:1 :0. 5进行叠加混合,由上到下依次为活性炭、硅酸钾、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即得到饮用水净化剂。实施例3 饮用水净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而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I份,活性炭I份,硅酸钠0. 5份。所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壳聚糖I份,丙烯酰胺I份,丙烯酸0.5份。所述饮用水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重量份为I份的壳聚糖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至40°C,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水溶解,溶解后升温至65°C后,通氮气10分钟将溶液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加入占丙烯酰胺重量0.01 0. 1%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后,滴加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其中丙烯酰胺重量份为I份,丙烯酸重量份为0. 5份,在10 30分钟内滴加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50 80°C,反应50分钟,得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2)将步骤(I)所得的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与活性炭、硅酸钠按重量份I :1 0. 5进行叠加混合,由上到下依次为活性炭、硅酸钠、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即得到饮用水净化剂。实施例4 饮用水净化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而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I份,活性炭I份,硅酸钾0. 5份。所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可溶性淀粉1.25份,丙烯酰胺I份,丙烯酸0. 5份。 所述饮用水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量份为I.25份的可溶性淀粉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至60°C,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水溶解,溶解后升温至75°C后,通氮气15分钟将溶液中的空气排出,然后加入占丙烯酰胺重量0. 01 0. 1%的过硫酸钾,搅拌均匀后,滴加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其中丙烯酰胺重量份为I份,丙烯酸重量份为0. 5份,在10 30分钟内滴加完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50 80°C,反应60分钟,得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2)将步骤(I)所得的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与活性炭、硅酸钾按重量份I:1 :0. 5进行叠加混合,由上到下依次为活性炭、硅酸钾、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即得到饮用水净化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用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而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1份活性炭?????????????????(0.5~2)份多孔性固体硅酸盐??????(0.2~0.7)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用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配比而成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I份 活性炭(O. 5 2)份 多孔性固体硅酸盐 (O. 2 O. 7)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饮用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固体硅酸盐为硅酸钠、硅酸钾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饮用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原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 天然高分子(O. I I. 5)份丙烯酰胺I份 丙烯酸(O O. 5)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饮用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为多羟基化合物、多氨基化合物、多羧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饮用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高分子为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纤维素、壳聚糖中的至少一种。6.权利要求I所述饮用水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重量份为(O.I I. 5)份的天然高分子加入反应釜中,加热至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潇于平毕姗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德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