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带锯锯齿铣床,主要包括床座(6)及安装在其后部的床架(10),在床架(10)正面顶部纵向装有气缸(3),在气缸(3)下方设有铣刀升降台(1),升降台(1)的顶部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背部与床架(10)正面导轨副上下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将铣刀装置安装在由气缸驱动的升降台,当一段铣齿工序完成后,控制气缸提升升降台,使铣刀与双金属带钢叠脱离接触,从而使双金属带钢叠无摩擦退出,可延长专用锯齿铣刀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工具,特别是对带锯锯齿铣床的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锯的锯齿一般由专用锯齿铣床铣出,铣床具有床座及安装在其后部的床架,床架正面固装电机及由该电机驱动的专用锯齿铣刀。铣齿时,带钢叠自前向后逐渐推入旋转的锯齿铣刀下方,铣刀8在双金属带钢叠上带侧铣出一段长度的锯齿。这种铣床在双金属带钢叠退出时,很容易与专用锯齿铣刀碰触造成铣刀使用寿命缩短,而这种铣刀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生产,价格昂贵,导致锯条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延长专用锯齿铣刀使用寿命的带锯锯齿铣床。本技术主要包括床座及安装在其后部的床架,其特征是在床架正面顶部纵向装有气缸,在气缸下方设有铣刀升降台,升降台的顶部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背部与床架正面导轨副上下滑动连接。上述铣刀升降台装有电机及由该电机驱动的铣刀。上述气缸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床架正面顶部。上述导轨副由装在床架正面两侧的导轨和装在铣刀升降台背部两侧的轨槽组成,导轨两侧与轨槽的相对槽壁制成凹凸棱滑动配合。本技术由于将铣刀装置安装在由气缸驱动的升降台,当一段铣齿工序完成后,控制气缸提升升降台,使铣刀与双金属带钢叠脱离接触,从而使双金属带钢叠无摩擦退出,可延长专用锯齿铣刀使用寿命,而且铣齿精度和质量得到保证。附图说明图1表示了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图1加工状态右视图。图3为图2中气缸座2俯视图。图4为图1中滑轨4截面图。图5为图2中轨槽4主视图。图6为图5滑轨4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图3,铣床具有床座6及固定安装在其后部的床架10,在床架10正面顶部装有气缸座2,气缸座2纵向安装气缸3,并使气缸活塞杆向下,铣刀升降台1的顶部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使气缸活塞杆可带动铣刀升降台1上下活动,气缸动作由装在控制台上的按键控制。将包括电机7及由该电机驱动的圆柱形铣刀8的铣刀装置安装在升降台1上,铣刀升降台1背部与床架10正面导轨副上下滑动连接。该导轨副由固定在床架10正面两侧的两根纵向导轨4和装在铣刀升降台1背部相对两侧的两根纵向轨槽5组成,导轨4两侧面与轨槽5的相对槽壁制成相互配合的波纹面,使两者凹凸垂直滑动配合,如图4、图6所示。加工时,将位于铣床左侧的多卷双金属带钢并立成叠自左向右送入到工作台上并由夹具9压紧,然后将带钢叠11自前向后逐渐推入到旋转的锯齿铣刀下方,铣刀8在双金属带钢叠11上带侧铣出一段长度的锯齿,再将双金属带钢叠11原程退出并向右移动已铣齿的长度,周而复始,将左侧多卷双金属带钢铣齿后送到右侧分别收卷。权利要求1.一种带锯锯齿铣床,主要包括床座(6)及安装在其后部的床架(10),其特征是在床架(10)正面顶部纵向装有气缸(3),在气缸(3)下方设有铣刀升降台(1),升降台(1)的顶部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背部与床架(10)正面导轨副上下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齿铣床,其特征在于铣刀升降台(1)装有电机(7)及由该电机驱动的铣刀(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齿铣床,其特征在于气缸(3)通过气缸座(2)安装在床架(10)的正面顶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锯锯齿铣床,其特征在于导轨副由装在床架(10)正面两侧的导轨(4)和装在铣刀升降台(1)背部两侧的轨槽(5)组成,导轨(4)两侧与轨槽(5)的相对槽壁制成凹凸棱滑动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带锯锯齿铣床,主要包括床座(6)及安装在其后部的床架(10),在床架(10)正面顶部纵向装有气缸(3),在气缸(3)下方设有铣刀升降台(1),升降台(1)的顶部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背部与床架(10)正面导轨副上下滑动连接。本技术由于将铣刀装置安装在由气缸驱动的升降台,当一段铣齿工序完成后,控制气缸提升升降台,使铣刀与双金属带钢叠脱离接触,从而使双金属带钢叠无摩擦退出,可延长专用锯齿铣刀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3D65/04GK2875664SQ200620101369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3日专利技术者陈良宝 申请人:陈良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锯锯齿铣床,主要包括床座(6)及安装在其后部的床架(10),其特征是在床架(10)正面顶部纵向装有气缸(3),在气缸(3)下方设有铣刀升降台(1),升降台(1)的顶部与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背部与床架(10)正面导轨副上下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宝,
申请(专利权)人:陈良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