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银海专利>正文

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545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含有:一弓状体,于前端设有一夹持槽,供锯尺穿越,弓状体后端为一柄部,有一穿孔入于柄部前端,穿孔亦供锯尺穿越;一柄部,于柄部内有一长形之限位空间,该限位空间与穿孔连通,且该限位空间供锯片置入;该限位空间内枢接一臂杆,该臂杆前端为偏心枢接,具有一抵压处与一偏离面;据此,当锯尺入于弓状体之夹持槽、穿孔及柄部的限位空间内,将臂杆内转入限位空间内,则以臂杆的凸出抵压处顶压锯片,使锯片定位不位移,达到将臂杆隐藏于柄部内,臂杆同柄部受人体手握持,于切锯过程中锯片不松脱。(*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与手锯有关,更详而言之,尤指可以简易又紧固锯片的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属于手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传统迷你型手锯1如图1所示,其具有一握柄2,该握柄2内有穿孔3,穿孔3从握柄2的前端贯穿至末端,而握柄2再向前延伸一弯弓4,弯弓4前端供夹持锯片5,弯弓4前端可有一孔洞6供一螺杆7穿过,而螺杆7可与一夹压片8作螺设动作,以旋紧夹压片8作压夹锯尺锯片5的结构;上述压夹方式,普遍地应用于迷你型手锯,由于夹压片8须靠工具钮转,于组装或拆卸锯片5,很不方便,必须找出工具加以作锁紧动作,操作人甚是麻烦;其次,夹压片8除了旋转夹设锯片5外,尚靠夹压片8部份面积与锯片5之摩擦接触力而紧结合,然于锯片5锯动的过程中,难免使锯片5与夹压片8松动,而造成锯片5脱离,必须再加以旋紧螺杆7与夹压片8,造成操作人员操作不便。(三)新型内容本技术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其目的是提供可以快速拆卸或结合锯片的结构,无需藉用任何手工具,即能作拆卸、组装锯片的动作;提供更加强化结合锯尺之功能,使锯尺不松动,而且开启的装置属隐藏式,整体一致,其开启的装置同握柄供人手握持,无松脱之现象。本技术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含有一弓状体,为弯曲形体,于前端设有一夹持槽,供锯尺穿越,弓状体后端为一柄部,有一穿孔入于柄部前端,穿孔亦供锯尺穿越;一柄部,于柄部内有一长形之限位空间,该限位空间与穿孔连通,且该限位空间供锯片置入;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空间内枢接一臂杆,该臂杆可外转开及作内转置入于限位空间内,该臂杆系为偏心枢接,具有一离枢接处较远之抵压处与一较离枢接处较近之偏离面;据此,当锯尺入于弓状体之夹持槽、穿孔及柄部之限位空间内,将臂杆内转入限位空间内,则以臂杆之偏心抵压处顶压锯片,使锯片定位不位移,且达到隐藏式臂杆于柄部内,臂杆同柄部受人体手握持,而于切锯过程中不松脱。其中,该柄部内设有上壁与下壁而形成限位空间,于上壁、下壁之前端相对位置,各设有一枢接孔,而相对于臂杆亦设一轴孔,以一铆柱入于两枢接孔及轴孔内,而枢接臂杆。其中,该上壁与下壁之间设有复数之斜向肋板,增强其结构力,并供锯片依靠,前端的两肋板与抵压处共同夹触锯片。其中,该臂杆的抵压处为较凸出的块体。其中,该臂杆的偏离面为弧度面。本技术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快速灵活的组装或拆除锯片,使用时锯片不会松动。附图说明图1习知迷你手锯之平面示意图。图2本技术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本技术之立体动作示意图。图4本技术夹固锯片时之垂直向剖面示意图。图5本技术夹固锯片时之水平向剖面示意图。图6本技术夹固锯片时之平面示意图。图7本技术松开锯片之剖面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习知图号1手锯 23穿孔握柄4弯弓 5锯片6孔洞7螺杆 8夹压片本技术图号10手锯 11弓状体 111夹持槽12柄部 121穿孔 122上壁123下壁 124限位空间 125枢接孔126枢接孔 127铆柱 128肋板13臂杆 131抵压处 132偏离面133轴孔 20锯片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本技术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如图2、3所示,其系一迷你型之手锯10,该手锯10含有一前半段之弓状体11及一后半段之柄部12,该弓状体11近似弯曲形体,于前端设有一夹持槽111,如图5所示,而于后端有一穿孔121穿越柄部12内,该柄部12内设有一上壁122及一下壁123,上壁122与下壁123形成一限位空间124,且该上壁122与下壁123之间设有复数斜向之肋板128,该肋板128可增加结构强度及作锯片20的依靠,该上壁122与下壁123前端相对位置各设有一枢接孔125、126,以一铆柱127枢接一臂杆13,该臂杆13恰可内转入限位空间124内,亦可外转而出,该臂杆13前侧端有一较凸出的抵压处131及前端有一弧度面的偏离面132,并且臂杆13有一轴孔133供铆柱127枢接,而呈现偏心枢接,以令抵压处131经旋转时可以抵触于锯片20;藉由上述的结构组合,本技术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其操作时如图7所示,先将臂杆13外转开,使臂杆13的前端偏离面132面对肋板128,再将锯片20由弓状体11之夹持槽111进入,入于穿孔121内,置入柄部12之限位空间124内,使锯片20位于限位空间124内时,可以依靠着肋板128;如图3、4、5、6所示,将臂杆13向内转入柄部12的限位空间124内,使臂杆13侧端凸出之抵压处131压触于锯片20,该抵压处131则与前方两肋板128共同夹压锯片20,使锯片20定位而不松动;由于抵压处131属偏心凸出,该偏离面132距离轴孔133距离短,而该抵压处131距离轴孔133距离大;因此,作外转臂杆13时,偏离面132不抵压锯片20,作内转臂杆13时,抵压处131紧迫压触锯片20,使锯片20定位不松脱;再者,臂杆13隐藏于柄部12的限位空间124内,看不出有任何开启装置外,保持了外观整体一致,使用时人体的手是握持着柄部12与包覆臂杆13;因此,作切锯动作时,该臂杆13不外转,无需耽心松脱,所以小小的臂杆13却有三大作用一、向内转紧固锯片20或向外转松开锯片20;二、臂杆13为隐藏式,无需另设开启装置夹固锯片20,无任何凸出物于手锯10上,不妨碍手握持之动作,整体一致而美观;三、作切割时,臂杆13与柄部12同受人体手握持,无外翻之虞。权利要求1.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包含有一弓状体,为弯曲形体,于前端设有一供锯片穿越的夹持槽,弓状体后端为一柄部,有一供锯片穿越的穿孔入于柄部前端;一柄部,于柄部内有一长形之限位空间,该限位空间与穿孔连通,且该限位空间置入锯片;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空间内枢接一可外转开及作内转置入于限位空间内的臂杆,该臂杆前端为偏心枢接,具有一离枢接处较远的抵压处与一较离枢接处较近的偏离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柄部内设有上壁与下壁而形成限位空间,于上壁、下壁之前端相对位置,各设有一枢接孔,而相对于臂杆亦设一轴孔,以一铆柱入于两枢接孔及轴孔内,而枢接臂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壁与下壁之间设有增强其结构力及供锯片依靠的斜向肋板,前端的两肋板与抵压处共同夹触锯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臂杆的抵压处为较凸出的块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臂杆的偏离面为弧度面。专利摘要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含有一弓状体,于前端设有一夹持槽,供锯尺穿越,弓状体后端为一柄部,有一穿孔入于柄部前端,穿孔亦供锯尺穿越;一柄部,于柄部内有一长形之限位空间,该限位空间与穿孔连通,且该限位空间供锯片置入;该限位空间内枢接一臂杆,该臂杆前端为偏心枢接,具有一抵压处与一偏离面;据此,当锯尺入于弓状体之夹持槽、穿孔及柄部的限位空间内,将臂杆内转入限位空间内,则以臂杆的凸出抵压处顶压锯片,使锯片定位不位移,达到将臂杆隐藏于柄部内,臂杆同柄部受人体手握持,于切锯过程中锯片不松脱。文档编号B23D51/10GK2836967SQ20052012225公开日2006年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迷你手锯之夹持结构,包含有:一弓状体,为弯曲形体,于前端设有一供锯片穿越的夹持槽,弓状体后端为一柄部,有一供锯片穿越的穿孔入于柄部前端;一柄部,于柄部内有一长形之限位空间,该限位空间与穿孔连通,且该限位空间置入锯片; 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空间内枢接一可外转开及作内转置入于限位空间内的臂杆,该臂杆前端为偏心枢接,具有一离枢接处较远的抵压处与一较离枢接处较近的偏离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银海
申请(专利权)人:黄银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