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型电缆沟实时防火监测及自动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办法及时发现并扑灭电缆火灾,致使电缆火灾事故时有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非常严重的社会影响。通过事故分析,探讨电缆发热原理,试验论证,发现引起电缆发热的原因主要有电缆局部破损、长期或严重过载、短路事故未及时切除、电缆敷设不规范、电缆未按规定接地等,电缆一旦异常发热,往往很快因上述多种原因相叠加进入恶性循环,结果造成电缆过热烧穿绝缘,最后导致电缆沟内火灾的发生,且电缆沟是隐蔽建筑,无法通过运行巡视发现这些不正常现象,其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时间较长,非常隐蔽。对于外露的电缆可采用人工定时巡检的方式,使用红外测温仪对各监测点进行监测。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只能做到定时监测,无法达到全天候监测;2、人工现场测量,存在安全隐患;3、某些监测点无法测量,存在监测盲点。但这些方式均不适合电缆沟的防火和灭火,目前在用的电缆沟火警检测也只能起到起火后告警的作用,无法实现事前预警,也无法做到快速抑制火情及灭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够实时监测电缆的温度,及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型电缆沟实时防火监测及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感温电缆上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其输出端与测温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测温单元(2)的输出端与数据集中处理器(3)的输入端相连,数据集中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自动灭火装置(4)相连,数据集中处理器(3)与监控中心通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电缆沟实时防火监测及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感温电缆上的多个温度传感器(1),其输出端与测温单元(2)的输入端相连,测温单元(2)的输出端与数据集中处理器(3)的输入端相连,数据集中处理器(3)的输出端与自动灭火装置(4)相连,数据集中处理器(3)与监控中心通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型电缆沟实时防火监测及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温单元(2)的个数为至少2个,其输入端接至少两个温度传感器(I)。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智能型电缆沟实时防火监测及自动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晨,潘培毓,刘同旭,陈立新,崔广巍,张先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电力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