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铵膦除草组合物,该草铵膦除草组合物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含有0.1%--20%乙烯利,与草铵膦的单独使用相比,该组合物可大幅提升草铵膦的除草活性,减少草铵膦的用量,提高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效除草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草铵膦除草组合物。
技术介绍
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是德国赫斯特公司创制的有机磷类非传导灭生性除草剂,其有效成分为phosphinothricin简称(PPT),化学名称为(RS)_2_氨基-4-(羟基甲基氧膦基)丁酸铵。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是以谷氨酰胺合成酶(GS)为革巴标酶的有机磷类非传导性灭生除草剂,用于果园、葡萄园、非耕地、马铃薯田等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及禾本科杂草,以0. 40kg/hm2用量就可很好地防除一年生杂草,如鼠尾看 麦娘、马唐、稗、野生大麦、多花黑麦草、狗尾草、金狗尾草、野小麦、野玉米。以I. 0(T2. OOkg/hm2可很好地防除多年生杂草,即以0. 4^2kg/ha的用量就可有效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双子叶、禾本科及莎草科杂草。草铵膦是非选择性茎叶处理剂,传导较差,杀根首效果差。Steckel等人(1997b)报道,草铵膦处理狗尾草、稗草、苘麻和藜24h后,对草铵膦的吸收依次是67%、53%、42%、16%。用14C-同位素示踪法检测这4种杂草对草铵膦传导性,处理狗尾草12h后,对草铵膦运输达到26%;处理稗草24h后,对草铵膦运输达到14%。此外草铵磷价格昂贵,原药价格达到25000元每吨,使用成本高,性价比差,制约了草铵磷的应用。乙烯利用作农用植物生长刺激剂,是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刺激伤流,调节性别转化等效应。乙烯利经植物的叶片、树皮、果实或种子进入植物体内,传导到起作用的部位,便释放乙烯,能起到内源激素乙烯的生理作用,马上促进果实成熟,诱导花芽分化,果实脱落等。目前还没有乙烯利对草铵膦的增效作用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草铵膦除草组合物,组合物中的乙烯利在植物体内能释放乙烯,起到内源激素乙烯的生理作用并能在植物从休眠期转入生长期时刺激植物体内的伤流流动,对于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草铵膦除草剂而言,植株体内伤流流动的加速有助于加快草铵膦在植物体内传导。一种草铵膦除草组合物,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含有0. 1%-20%乙烯利。草铵膦除草组合物的制成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时,组合物中各组分重量配比为草铵膦1%—80%,乙烯利0.1%—20%,表面活性剂5%—10%,崩解剂1%—5%,载体10%—80%。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二丁基萘磺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崩解剂为膨润土、硫酸铵、尿素、硫酸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载体为藻土、高岭土、白炭黑、珍珠陶土中的一种。草铵膦除草组合物的制成剂型为可溶性粉剂时,组合物中各组分重量配比为草铵膦1%—80%,乙烯利0. 1%-20%,表面活性剂5%—15%,载体10%—80%。表面活性剂为木质素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酸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二丁基萘磺酸钠、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拉开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载体为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草铵膦除草组合物的制成剂型为水剂时,组合物中各组分重量配比为草铵膦1%—80%,乙烯利O. 1%-20%,表面活性剂5%—15%,水余量。表面活性剂为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草铵膦单剂相比,本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I.除草作用更为迅速,草铵膦药效发挥比单一草铵膦制剂快48--72小时。2.减少草铵膦单位面积用量20%—40%,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3.应用于转基因作物,可以明显促进作物生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本专利技术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研究者进行大量的生物测定实验,并发现,此草铵膦和乙烯利组合能明显提升草铵膦杀草速度和效果。研究者还将草铵膦与乙烯利的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可溶性粉剂以及水剂三种剂型,并与草铵膦单剂进行了药效对比试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草铵膦除草组合物,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含有O. 1%-20%乙烯利。该组合物中的草铵膦为草铵膦酸、草铵膦铵盐、草铵膦钾盐、草铵膦异丙胺盐或其他有机盐,该草铵膦的含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为1%—80%。该组合物中还具有表面活性剂,其含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为5%—15%。具体地,当组合物制成剂型为水分散剂时,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为5%—10%,当制成剂型为可溶性粉剂或水剂时,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为5%—15%。组合物还具有载体,其含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为余量,载体可以是填料或水,例如,当组合物制成剂型为水分散剂型时,载体为藻土、高岭土、白炭黑、珍珠陶土中的一种;当组合物制成剂型为可溶性粉剂时,载体为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铵中的一种,当组合物制成剂型为水剂时,载体为水。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草铵膦除草组合物成分及制备方法和使用效果,实施例中涉及的百分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 实施例I60%草铵膦·乙烯利水分散粒剂的制备方法草铵膦酸60%乙烯利O. 5% 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6% 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3% 尿素(崩解剂)4% 硅藻土 (填料,也称为载体)补足100%将上述混合物均匀混合,气流粉碎,加入适量水并捏合,所得的混合物造粒、干燥即得将制得的60%草铵膦·乙烯利水分散粒剂与普通配方60%草铵膦水分散粒剂(草铵膦酸60%,木质素磺酸钠6%,苄基酚聚氧乙烯醚3%,尿素5%,硅藻土补足100%)进行田间生物药效试验比较如下 在前茬水稻收割后,后茬水稻移栽前5—7天用药,用药前排干田中水2-3天后,每亩兑水20公斤喷雾,然后保水3— 5天后移栽水稻。空白对照不施药,不除草。施药后对移栽水稻进行常规栽培处理。用药后2、5天目测杂草的生长状况,移栽水稻后15天观察各处理的杂草种类和数量。药效的计算分析方法如下 株防效=(对照区杂草株数-处理区杂草株数)/对照区杂草株数*100% 分别计算各处理小区的除草效果。处理I 60%草铵膦·乙烯利水分散粒剂60g/亩 处理2 60%草铵膦·乙烯利水分散粒剂50g/亩 处理3 60%草铵膦水分散粒剂60g/亩 空白对照不施药不除草 表I移栽水稻后15天株防效比较权利要求1.一种草铵膦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含有O. 1%--20%乙烯利。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草铵膦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中的草铵膦为草铵膦酸、草铵膦铵盐、草铵膦钾盐或草铵膦异丙胺盐,所述草铵膦的含量以质量百分含量计为 1%—80%。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草铵膦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制成剂型为水分散粒剂、可溶性粉剂或水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草铵膦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制成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时,以重量百分比计含有草铵膦酸或草铵膦酸盐1%—8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草铵膦除草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含量计含有0.1%??20%乙烯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伏中,云伟祥,曹明章,李广泽,黄柯程,孔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