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林浩专利>正文

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及其构成的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40696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8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及其构成的电极,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包括隔板、面对面地设置在隔板两侧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包括正极基板,负极板包括负极基板,正极基板一表面涂覆有以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正极铅氧化物活性层、另一表面涂覆有以活性碳为主要成分的正极活性碳层;负极基板一表面涂覆有以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负极铅氧化物活性层、另一表面涂覆有以活性碳为主要成分的负极活性碳层。在两个极板上,各有一个侧面涂覆活性炭层,使两极板均具有储能效果,使储能容量得到大幅提高。采用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卷绕型电极,在保持较强的电性能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储能性能,提高电池容量,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铅酸电池,尤其是涉及ー种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及采用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层叠型电极和绕卷型电极。
技术介绍
铅酸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动カ电源,存在ー些不足,例如,不能快速充放电,对于电动自行车这种重负荷使用的条件,电池容易产生钝化和硫酸盐化,而使用寿命短;另外铅酸蓄电池是低比功率产品,不能进行大电流快速充放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在起动、カロ速、上坡、顶风等需大电流放电时,输出电压下降很大,需要3 — 5s才能达到最大值,影响使·用和行车安全,并且这种强迫蓄电池瞬间提供大电流放电的使用情况,对电池极板特别是负极板的冲击很大。因此,有专利技术人提出了名为“碳板负极板密封铅酸电池”(公开号CN10141469IA )的改良技术,其包括正极板和负极板,有部分负极板为碳板,所述碳板包括金属基板,金属基板上涂复有多孔碳材料和石墨类材料的混合物以及它们的复合材料;该专利技术是基于超级电容器界面电化学双电层的原理,在铅酸电池负极板上引入具有电化学双电层储能的碳板,在电解液/电极材料两相界面上形成的电化学双电贮存能量,具有超级电容的性能,使电池兼有电容储能的特点,具有高比功率,可快速大电流放电,同时相应地减少了电池的放电深度,延缓了负极板上形成大颗粒硫酸铅晶体积累的进程,从而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但是,其仍存在ー些不足,作为电化学双电层储能的多孔碳材料,仅设于部分负极板上,储能有限,电池的延长寿命也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储能性能更良好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本技术另ー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层叠型电极,其具有较好的储能性能,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绕卷型电极,其具有较好的储能性能,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ー种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包括隔板、面对面地设置在隔板两侧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包括正极基板,负极板包括负极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基板一表面涂覆有以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正极铅氧化物活性层、另ー表面涂覆有以活性碳为主要成分的正极活性碳层;所述的负极基板一表面涂覆有以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负极铅氧化物活性层、另ー表面涂覆有以活性碳为主要成分的负极活性碳层。在两个极板上,各有ー个侧面涂覆活性炭层,使两极板均具有储能效果,使储能容量得到大幅提高。作为优选,负极活性碳层、正极活性碳层均设于各自基板远离隔板ー侧的表面上。活性碳层设于两个极板的远侧,使两极的铅氧化物活性层均面对隔板,从而在两极板储能性能得到大幅提高的同吋,不影响正负两极板电化学性能。作为优选,所述的正极基板和负极基板为为铅或表面覆铅的箔或网。当然,铅可以是铅材料,也可以是铅合金。一种采用上述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层叠型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对相叠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各对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正极板汇流成电池正极、负极板汇流成电池负极;相邻的 铅碳复合电极极板以各自的活性碳层相对,并在两者之间设置电极隔板相隔。对于相邻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其相对的活性碳层,可以是两个负极的,也可以是一个正极一个负极的,还可以是两个正极的,在实际应用中,较佳的选择是一个正极一个负极的。一种采用上述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卷绕型电极,其包括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及电极隔板,采用卷绕或折叠的结构。与前述层叠型电极一样,具有较好的储能性能,提高电池容量,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技术一种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具有结构合理、易于制作等特点,尤其是正负两极板均设有碳活性层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储能效果。技术一种采用上述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层叠型电极和技术一种采用上述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卷绕型电极,在保持较强的电性能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储能性能,提闻电池容量,可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一种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采用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层叠型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采用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卷绕型电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I :本技术一种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如附图I所示,包括隔板5、面对面地设置在隔板5两侧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包括正极基板7,负极板包括负极基板2,正极基板7 —表面涂覆有以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正极铅氧化物活性层6、另一表面涂覆有以活性碳为主要成分的正极活性碳层8 ;负极基板2 —表面涂覆有以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负极铅氧化物活性层4、另一表面涂覆有以活性碳为主要成分的负极活性碳层I。负极活性碳层I、正极活性碳层8均设于各自基板上远离隔板5的一侧。正极基板7和负极基板2为铅或表面覆铅的猜或网;结合现有技术,显而易见的,所述的铅可以是铅材料,也可以是铅合金。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到,两极板的活性炭层的,其炭成分可采用多孔碳材料,如活性碳粉末或活性碳纤维或中孔碳或纳米碳管。实施例2 :本技术一种采用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卷绕型电极,如附图3所示,其包括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及电极隔板10,采用卷绕或折叠的结构。将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及电极隔板10卷绕或折叠,形成紧凑的结构。实施例3 :本技术一种采用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层叠型电极,如附图2所示,其包括若干对相叠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各对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正极板汇流成电池正极、负极板汇流成电池负极;相邻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以各自的负极活性碳层相対,并在两者之间设置电极隔板9相隔。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相邻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以各自的负极活性碳层相对的设置;对于相邻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其相対的活性碳层,可以是两个负极的,也可以是一个正极一个负极的,还可以是两个正极的,在实际应用中,较佳的选择是一个正极ー个负极的。`权利要求1.一种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包括隔板(5)、面对面地设置在隔板(5)两侧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包括正极基板(7),负极板包括负极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基板(7)—表面涂覆有以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正极铅氧化物活性层(6)、另一表面涂覆有以活性碳为主要成分的正极活性碳层(8);所述的负极基板(2) —表面涂覆有以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负极铅氧化物活性层(4)、另一表面涂覆有以活性碳为主要成分的负极活性碳层(I)。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其特征在于负极活性碳层(I)、正极活性碳层(8 )分别设于各自基板远离隔板(5 )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基板(7)和负极基板(2)为铅或表面覆铅的箔或网。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层叠型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对相叠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各对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正极板汇流成电池正极、负极板汇流成电池负极;相邻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以各自的活性碳层相对,并设置电极隔板(9)相隔。5.一种采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铅碳复合电极极板的卷绕型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及电极隔板(10),采用卷绕或折叠的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及其构成的电极,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包括隔板、面对面地设置在隔板两侧的正极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碳复合电极极板,包括隔板(5)、面对面地设置在隔板(5)两侧的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包括正极基板(7),负极板包括负极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基板(7)一表面涂覆有以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正极铅氧化物活性层(6)、另一表面涂覆有以活性碳为主要成分的正极活性碳层(8);所述的负极基板(2)一表面涂覆有以铅氧化物为主要成分的负极铅氧化物活性层(4)、另一表面涂覆有以活性碳为主要成分的负极活性碳层(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林浩
申请(专利权)人:曹林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