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触控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881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2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触控笔,其包括一笔筒,该笔筒的前端依次可拆卸地设有一圆珠笔芯固定组件和一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导电触控帽,该笔筒的后端设有一撞针前端可弹出该笔筒前端的破窗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其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且破窗力小的破窗工具,还可以用来写字,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笔,特别涉及一种既可写字,又可充当破窗器的多功能触控笔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人员流动性越来越大,在旅途中,交通工具发生事故时,因为没有随身携带的破窗工具而未能及时逃生的悲剧时有发生。在现代社会,触摸屏电子产品日益普及,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在使用触摸屏电子产品的时候,如果用手指直接触摸屏 幕容易留下指纹,所以便携的触控笔通常是触摸屏电子产品的必备配件,但是,该触控笔单单用来触控触摸屏电子产品又显得功能过于单一。因此,一种可以写字又可以充当破窗器的多功能触控笔成为了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多功能触控笔,其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且破窗力小的破窗工具,还可以用来写字。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触控笔,其包括一笔筒,该笔筒的前端依次可拆卸地设有一圆珠笔芯固定组件和一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导电触控帽,该笔筒的后端设有一撞针前端可弹出该笔筒前端的破窗组件。所述笔筒为中空管状,该笔筒的前端设有外螺纹,该笔筒的中部设有一挂钩限位孔,该笔筒的后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圆珠笔芯固定组件包括一圆珠笔芯、笔芯固定套和前端螺母,所述圆珠笔芯固定于该笔芯固定套中,该笔芯固定套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笔筒的前部,该前端螺母旋接于该笔筒的前端,所述圆珠笔芯的头部穿出该前端螺母上的中心孔。所述前端螺母的前端环设有一凹槽,该导电触控帽的内表面周沿处设有一与该凹槽相配合的凸缘,该导电触控帽的内表面与该前端螺母的前端外周面相适配。所述破窗组件包括一撞针、一滑动块、一第一压缩弹簧、一第二压缩弹簧、一挂钩、一弹簧底座和一笔挂,该滑动块可滑动地置于该笔筒中,该撞针固定于该滑动块的前端且与所述笔芯固定套相接触,所述挂钩一端铰接于该滑动块上,该挂钩的另一端设有一凸块,该凸块正对所述挂钩限位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设于该滑动块的中部且顶住该挂钩,使该凸块卡于该挂钩限位孔中,该弹簧底座固定于该笔筒的后端,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该弹簧底座、滑动块相连接,所述笔挂一端固定于该笔筒的后端,该笔挂的另一端设有一正对所述挂钩限位孔的按压触点。第一压缩弹簧的长度刚好可以让撞针弹出笔筒的前端。所述撞针采用硬质合金,头部做成尖锥形。所述弹簧底座的末端设有一与该导电触控帽上的凸缘相配合的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合理,其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且破窗力小的破窗工具,还可以用来写字,使用方便。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作为圆珠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作为触控笔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作为触控笔时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作为破窗器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见图I至图4,本技术一种多功能触控笔,其包括一笔筒1,该笔筒I的前端依次可拆卸地设有一圆珠笔芯固定组件2和一由软质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触控帽3,该笔筒I的后端设有一撞针41前端可弹出该笔筒I前端的破窗组件4。所述笔筒I为中空管状,该笔筒I的前端设有外螺纹,该笔筒I的中部设有一挂钩限位孔11,该笔筒I的后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圆珠笔芯固定组件2包括一圆珠笔芯21、笔芯固定套22和前端螺母23,所述圆珠笔芯21固定于该笔芯固定套22中,该笔芯固定套22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笔筒I的前部,该前端螺母23旋接于该笔筒I的前端,所述圆珠笔芯21的头部穿出该前端螺母23上的中心孔。所述前端螺母23的前端环设有一凹槽231,该导电触控帽3的内表面周沿处设有一与该凹槽231相配合的凸缘31,该导电触控帽3的内表面与该前端螺母23的前端外周面相适配。导电触控帽3 —般由导电硅胶、导电橡胶或纳米布等软性材质制成。所述破窗组件4包括一撞针41、一滑动块42、一第一压缩弹簧43、一第二压缩弹簧44、一挂钩45、一弹簧底座46和一笔挂47,该滑动块42可滑动地置于该笔筒I中,该撞针41固定于该滑动块42的前端且与所述笔芯固定套22相接触,所述挂钩45 —端铰接于该滑动块42上,该挂钩45的另一端设有一凸块451,该凸块451正对所述挂钩限位孔11,所述第二压缩弹簧44设于该滑动块42的中部且顶住该挂钩45,使该凸块451卡于该挂钩限位孔11中,该弹簧底座46固定于该笔筒I的后端,所述第一压缩弹簧43的两端分别与该弹簧底座46、滑动块42相连接,所述笔挂47 —端固定于该笔筒I的后端,该笔挂47的另一端设有一正对所述挂钩限位孔11的按压触点471。第一压缩弹簧43的长度刚好可以让撞针41弹出笔筒I的前端。所述弹簧底座46的末端设有一与该导电触控帽3上的凸缘31相配合的卡槽461。当导电触控帽3套在前端螺母23上时,本技术作为触控笔使用。当导电触控帽3摘下后,本技术可以作为笔用来书写。当将圆珠笔芯21固定组件2从笔筒I前端拆卸下后,本技术作为破窗器使用。将笔筒I前端紧贴玻璃,按压笔挂47,笔挂47上的按压触点471将挂钩45上的卡于该挂钩限位孔11中的凸块451压下,在第一压缩弹簧43的作用下,该滑动块42向笔筒I前端迅速移动,从而使得该撞针41的前端冲出该笔筒I前端,撞击在玻璃上,从而将玻璃击碎。本技术结构合理,其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且破窗力小的破窗工具,还可以用来写字,使用方便。 如本技术实施例所述,与本技术相同或相似结构的其他多功能触控笔,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触控笔,其包括一笔筒,其特征在于该笔筒的前端依次可拆卸地设有一圆珠笔芯固定组件和一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导电触控帽,该笔筒的后端设有一撞针前端可弹出该笔筒前端的破窗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为中空管状,该笔筒的前端设有外螺纹,该笔筒的中部设有一挂钩限位孔,该笔筒的后端设有内螺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珠笔芯固定组件包括一圆珠笔芯、笔芯固定套和前端螺母,所述圆珠笔芯固定于该笔芯固定套中,该笔芯固定套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笔筒的前部,该前端螺母旋接于该笔筒的前端,所述圆珠笔芯的头部穿出该前端螺母上的中心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螺母的前端环设有一凹槽,该导电触控帽的内表面周沿处设有一与该凹槽相配合的凸缘,该导电触控帽的内表面与该前端螺母的前端外周面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窗组件包括一撞针、一滑动块、一第一压缩弹簧、一第二压缩弹簧、一挂钩、一弹簧底座和一笔挂,该滑动块可滑动地置于该笔筒中,该撞针固定于该滑动块的前端且与所述笔芯固定套相接触,所述挂钩一端铰接于该滑动块上,该挂钩的另一端设有一凸块,该凸块正对所述挂钩限位孔,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设于该滑动块的中部且顶住该挂钩,使该凸块卡于该挂钩限位孔中,该弹簧底座固定于该笔筒的后端,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该弹簧底座、滑动块相连接,所述笔挂一端固定于该笔筒的后端,该笔挂的另一端设有一正对所述挂钩限位孔的按压触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底座的末端设有一与该导电触控帽上的凸缘相配合的卡槽。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触控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控帽采用软性导电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触控笔,其包括一笔筒,其特征在于:该笔筒的前端依次可拆卸地设有一圆珠笔芯固定组件和一由软质材料制成的导电触控帽,该笔筒的后端设有一撞针前端可弹出该笔筒前端的破窗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快好多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