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湍流传热锅炉,该锅炉包括双层壁构成的炉体,双层壁之间形成用于注水的水套,双层壁的内壁向炉体内伸出一个以上的受热片,所述受热片表面设置有导热肋条,所述导热肋条位于受热片的下表面,所述受热片相互之间平行交错,所述导热肋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四方形、梳齿形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导热肋条焊接在受热片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受热片的表面设置有导热肋条,而导热肋条可以使热量在传递过程中形成湍流效应,水套中的水能够更好地吸热升温,提高了热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涉及一种湍流传热锅炉。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传导热效率不高的问题,导致升温加热速度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温加热速度快、传热导热效率高的湍流传热锅炉,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憾。 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种湍流传热锅炉,该锅炉包括双层壁构成的炉体,双层壁之间形成用于注水的水套,双层壁的内壁向炉体内伸出一个以上的受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片表面设置有导热肋条,导热肋条之间设置有间隔。进一步地,所述导热肋条位于受热片的下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受热片相互之间平行交错。进一步地,所述导热肋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四方形、梳齿形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导热肋条焊接在受热片表面。进一步地,所述锅炉的形状为方形。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受热片的表面设置有导热肋条,而导热肋条可以使热量在传递过程中形成湍流效应,水套中的水能够更好地吸热升温,提高了热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湍流传热锅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受热片上导流肋条截面(圆形)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受热片上导流肋条截面(梳齿形)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受热片上导流肋条截面(四方形)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受热片上导流肋条截面(梯形)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受热片上导流肋条截面(三角形)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受热片上导流肋条截面(半圆形)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技术,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湍流传热锅炉,该锅炉包括双层壁构成的炉体,双层壁之间形成用于注水的水套1,水套I的上边为烟囱2,周向设置有清灰口 5,双层壁的内壁向炉体内伸出一个以上的受热片3,受热片3相互之间平行交错,这样可以增加热量在炉内的流经长度,多个受热片3表面设置有导热肋条4,优选导热肋条4位于受热片的下表面,这样可以使导热肋条4可以直接面对从下方传递上来的热量,导热肋条4焊接在受热片3的下表面,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公知的连接方式将导热肋条4固定在受热片3上。热量在炉内的传递过程中接触到导热肋条4,且导热肋条4之间具有间隔,能够产生湍流效应,使得热效应进一步提升,水套中的水也能够更快地升温加热。在本技术中,将锅炉的形状设置为方形,可以节省更多用料并提高炉内热效应。如图2至图7所示,导热肋条的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比如截面为圆形的圆形导热肋条31,截面为梳齿形的梳齿导热肋条32,截面为四方形的四方导热肋条33,截面为梯形的梯形导热肋条34,截面为三角形的导热肋条35和截面为半圆形的导热肋条36,当然还可以根据不同场合的需要将导热肋条的截面设置为其他形状,都能够产生湍流效应提高热效率。当然,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 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技术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湍流传热锅炉,该锅炉包括双层壁构成的炉体,双层壁之间形成用于注水的水套,双层壁的内壁向炉体内伸出一个以上的受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片表面设置有导热肋条,导热肋条之间设置有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湍流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肋条位于受热片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湍流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片相互之间平行交错。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湍流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肋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四方形、梳齿形其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湍流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肋条焊接在受热片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湍流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的形状为方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湍流传热锅炉,该锅炉包括双层壁构成的炉体,双层壁之间形成用于注水的水套,双层壁的内壁向炉体内伸出一个以上的受热片,所述受热片表面设置有导热肋条,所述导热肋条位于受热片的下表面,所述受热片相互之间平行交错,所述导热肋条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三角形、梯形、四方形、梳齿形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导热肋条焊接在受热片表面。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受热片的表面设置有导热肋条,而导热肋条可以使热量在传递过程中形成湍流效应,水套中的水能够更好地吸热升温,提高了热效率。文档编号F24H9/00GK202792508SQ20122029010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0日专利技术者张雨 申请人:张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湍流传热锅炉,该锅炉包括双层壁构成的炉体,双层壁之间形成用于注水的水套,双层壁的内壁向炉体内伸出一个以上的受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热片表面设置有导热肋条,导热肋条之间设置有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雨,
申请(专利权)人:张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