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型空气加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590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抗菌型空气加湿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湿器的吸湿风扇吸湿能力弱,影响加湿器工作效率的问题。其包括加湿软管(5),加湿转子(1),分别设置在该加湿转子(1)同一面两侧的电加热器(2)、吸湿风扇(3),设置在加湿转子(1)另一面且与电加热器(2)相对的加湿风扇(4),以及用以控制加湿转子(1)、电加热器(2)、吸湿风扇(3)与加湿风扇(4)的控制系统;加湿转子(1)、加湿风扇(4)与吸湿风扇(3)均通过马达提供动力,加湿风扇(4)的风口正对加湿软管(5)的入口,而吸湿风扇(3)数目为三个,加湿转子(1)的转轴上还安装有水分存储装置(11),且该水分存储装置(11)上设有水分喷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用以湿润空气的设施,具体的说,是一种抗菌型空气加湿机构。技术背景加湿器是一种用以调节环境湿度的设备,通常地,其用以办公、娱乐以及家庭居住地等环境。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加湿器,其内部的加湿转子的吸收/解吸能力均受到室外环境温度的影响,而用以辅助加湿转子工作的吸湿风扇功率较低,其吸湿能力很弱,这样就不可避免的放大了室外环境温度对加湿器的影响,使得加湿器难以进行最佳的加湿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整体结构简单、实现方便的空气加湿机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方案如下抗菌型空气加湿机构,包括加湿软管,加湿转子,分别设置在该加湿转子同一面两侧的电加热器、吸湿风扇,设置在加湿转子另一面且与所述电加热器相对的加湿风扇,以及用以控制加湿转子、电加热器、吸湿风扇与加湿风扇的控制系统;所述加湿转子、加湿风扇与吸湿风扇均通过马达提供动力,所述加湿风扇的风口正对加湿软管的入口,而所述吸湿风扇数目为三个,且该三个吸湿风扇呈“品”字型设置在加湿转子的一侧,在所述加湿转子的转轴上还安装有水分存储装置,且该水分存储装置上设有水分喷口,而所述加湿软管为盘管形状,且其由PMMA、PC或PEA塑料制成。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以控制加湿转子、电加热器以及吸湿风扇的运行控制部,与运行控制部连接并用以控制加湿风扇的室外控制部,以及与室外控制部连接的室内控制部。再进一步的,在所述室外控制部上还设有通过信号线与之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加湿软管的入口处还设有通过信号线与室外控制部连接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实现方便;(2)本技术中在考虑到提高吸湿风扇功率会导致加湿器工作耗能大大提高的缺陷,开辟新思路,将现有的吸湿风扇数目增加为三个,且该三个吸湿风扇呈“品”字型设置在加湿转子的一侧,三个吸湿风扇共同作用,大大地增加了吸湿能力,保证了加湿器的功效;(3)本技术在在室外控制部上设有通过信号线与之连接的温度传感器,以及在加湿软管的入口处设有通过信号线与室外控制部连接的排气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排气温度传感器能快速及时地反映出室外以及排气的温度变换,以便于用户根据温度变换调整加湿器的工作状态;(4)本技术在加湿转子的转轴上增设了一个水分存储装置,人们可以在环境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向该水分存储装置添加水分,加湿转子在转动时,该水分存储装置内的水分通过设置在其上水分喷口洒向加湿转子,由此来增加水分吸收量,有效地降低了环境因素的影响;(5)本技术中加湿软管为盘管形状,且其由PMMA、PC或PEA塑料制成,上述三种型号的塑料能被紫外线穿过,紫外线能透过加湿软管将其内湿气的病菌除去,而盘管形状则增加了湿气的传输距离,延长了其杀菌时间,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_加湿转子,2-电加热器,3-吸湿风扇,4-加湿风扇,5-加湿软管,6-运行控制部,7-室外控制部,8-室内控制部,9-温度传感器,10-排气温度传感器,11-水分存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I所示,强型吸湿空气调节系统,包括加湿软管5,加湿转子1,分别设置在该加湿转子I同一面两侧的电加热器2、吸湿风扇3,设置在加湿转子I另一面且与所述电加热器2相对的加湿风扇4,以及用以控制加湿转子I、电加热器2、吸湿风扇3与加湿风扇4的控制系统;所述加湿转子I、加湿风扇4与吸湿风扇3均通过马达提供动力,所述加湿风扇4的风口正对加湿软管5的入口,而所述吸湿风扇3数目为三个,且该三个吸湿风扇3呈“品”字型设置在加湿转子I的一侧。其中,加湿软管5的一端伸入室内;而三个吸湿风扇3共同作用,大大地增加了吸湿能力,保证了加湿器的功效。本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软管5为盘管形状,且其由PMMA、PC或PEA塑料制成;上述三种型号的塑料能被紫外线穿过,紫外线能透过加湿软管将其内湿气的病菌除去,而盘管形状则增加了湿气的传输距离,延长了其杀菌时间,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以控制加湿转子I、电加热器2以及吸湿风扇3的运行控制部6,与运行控制部连接并用以控制加湿风扇4的室外控制部7,以及与室外控制部连接的室内控制部8。本技术在加湿转子I的转轴上增设了一个水分存储装置11,人们可以在环境湿度较低的情况下,向该水分存储装置11添加水分,加湿转子在转动时,该水分存储装置11内的水分通过设置在其上水分喷口洒向加湿转子,由此来增加水分吸收量,有效地降低了环境因素的影响。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室外控制部7上还设有通过信号线与之连接的温度传感器9 ;在所述加湿软管5的入口处还设有通过信号线与室外控制部连接的排气温度传感器10,温度传感器以及排气温度传感器能快速及时地反映出室外以及排气的温度变换,以便于用户根据温度变换调整加湿器的工作状态。为了进一步方便设备的控制,本实施例在室内也设有相应的温度传感器。 按照上述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实现本技术。权利要求1.抗菌型空气加湿机构,包括加湿软管(5),加湿转子(I),分别设置在该加湿转子(I)同一面两侧的电加热器(2)、吸湿风扇(3),设置在加湿转子(I)另一面且与所述电加热器(2)相对的加湿风扇(4),以及用以控制加湿转子(I)、电加热器(2)、吸湿风扇(3)与加湿风扇(4)的控制系统;所述加湿转子(I)、加湿风扇(4)与吸湿风扇(3)均通过马达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风扇(4)的风口正对加湿软管(5)的入口,而所述吸湿风扇(3)数目为三个,且该三个吸湿风扇(3)呈“品”字型设置在加湿转子(I)的一侧,在所述加湿转子(I)的转轴上还安装有水分存储装置(11),且该水分存储装置(11)上设有水分喷口,而所述加湿软管(5)为盘管形状,且其由PMMA、PC或PEA塑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抗菌型空气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以控制加湿转子(I)、电加热器(2)以及吸湿风扇(3)的运行控制部(6),与运行控制部连接并用以控制加湿风扇(4)的室外控制部(7),以及与室外控制部连接的室内控制部(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型空气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外控制部(7)上还设有通过信号线与之连接的温度传感器(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型空气加湿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湿软管(5)的入口处还设有通过信号线与室外控制部连接的排气温度传感器(1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抗菌型空气加湿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湿器的吸湿风扇吸湿能力弱,影响加湿器工作效率的问题。其包括加湿软管(5),加湿转子(1),分别设置在该加湿转子(1)同一面两侧的电加热器(2)、吸湿风扇(3),设置在加湿转子(1)另一面且与电加热器(2)相对的加湿风扇(4),以及用以控制加湿转子(1)、电加热器(2)、吸湿风扇(3)与加湿风扇(4)的控制系统;加湿转子(1)、加湿风扇(4)与吸湿风扇(3)均通过马达提供动力,加湿风扇(4)的风口正对加湿软管(5)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抗菌型空气加湿机构,包括加湿软管(5),加湿转子(1),分别设置在该加湿转子(1)同一面两侧的电加热器(2)、吸湿风扇(3),设置在加湿转子(1)另一面且与所述电加热器(2)相对的加湿风扇(4),以及用以控制加湿转子(1)、电加热器(2)、吸湿风扇(3)与加湿风扇(4)的控制系统;所述加湿转子(1)、加湿风扇(4)与吸湿风扇(3)均通过马达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风扇(4)的风口正对加湿软管(5)的入口,而所述吸湿风扇(3)数目为三个,且该三个吸湿风扇(3)呈“品”字型设置在加湿转子(1)的一侧,在所述加湿转子(1)的转轴上还安装有水分存储装置(11),且该水分存储装置(11)上设有水分喷口,而所述加湿软管(5)为盘管形状,且其由PMMA、PC或PEA塑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凤刘美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顶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