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筒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35100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7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筒灯,其包括:近似圆筒形的灯罩(10);设置在所述灯罩(10)底部的LED光源(11),所述LED光源(11)包括一个或多个LED发光单元(12);其中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12)包括:基板(1);LED芯片(2),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的中央区域;形成为近似球形的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7,10),隔开地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以封闭所述芯片(2);发光膜(4,8,11),紧密设置在所述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7,10)中至少一层的外表面上;发光粉(5,9,12),设置在所述发光膜(4,8,11)中;以及出光透镜(13),隔开地设置在所述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的外侧以封闭所述支撑透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散布均匀的发光粉,避免筒灯出现光圈和光斑的问题,使用支撑透镜隔热,降低了发光粉处的温度,提高了发光粉的亮度,进而减少了发光粉的老化衰减,进而延长了整个筒灯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LED筒灯
技术介绍
LED (发光二极管)器件作为一种新型固体光源,具有耗电低、体积小、响应速度快、工作寿命长、易于调光调色、节能环保等优点,在生产、制造、应用性方面大大超越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自诞生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LED灯照明、景观照明、大屏幕显示、交通信号灯、室内照明等多种照明领域。传统的LED筒灯光源通常是用蓝色光激发黄色发光粉实现,具体来说,通过将黄色发光粉和硅胶混合后涂覆到蓝色芯片上,经过加热使硅胶固化,即可制成LED筒灯光源。在这种传统工艺所形成的LED筒灯光源中,发光粉与芯片直接接触,并且芯片在工作时发光粉周围的温度会迅速升高,结果导致发光粉因芯片发光产生的热量而老化,使得其发光效率下降。此外,发光粉的色坐标也会因工作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偏移,最终影响LED筒灯的发光效率、发光颜色和使用寿命。为解决传统LED筒灯中发光粉易老化的问题,已经尝试在LED筒灯制作过程中使发光粉与芯片分开设置。现有工艺中的LED筒灯,虽然将发光粉与芯片分离开设置,减缓了发光粉老化的速度。但是,由于LED芯片出光角度的局限性,由此制得的LED筒灯的出光角度较小,且光强分布不均匀。具体来说,在离芯片同一高度的情况下,以芯片正前方为中心,距离中心近处光强最强,随着距离的增大光强逐渐变弱。例如,中国专利CN101943329A中披露了采用在荧光粉层上设置反光片,让荧光粉发出的光向四周反射后散射出,由此减少眩光。中国专利CN1996288A披露了通过合理加工使得透镜的出光面表面粗造化并产生微观柔焦效应,从而减少光晕。但是,二者仍未解决出光角度和器件过热后荧光粉老化的问题。在美国专利US2007/0120135A1中,采用将荧光粉分布在透镜内表面/外表面,进而与芯片分离的工艺,根据模拟计算,使用该工艺进行封装后,产品的封装效率可接近100%。但是,该工艺仍然没有解决白光的出光角度问题,而且需要将荧光粉分布在芯片的基板处,导致在制造过程中易损坏芯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LED筒灯,用于解决LED球泡灯中光圈和光斑问题,且延长灯的使用寿命,提高灯具亮度,方便拆卸,易于回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LED筒灯,包括近似圆筒形的灯罩10 ;设置在所述灯罩10底部的LED光源11,所述LED光源11包括一个或多个LED发光单元12 ;其中,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12包括基板I ;LED芯片2,设置在所述基板I上的中央区域;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7,10,形成为近似球形,隔开地设置在所述基板I上以封闭所述芯片2 ;发光膜4,8,11,紧密设置在所述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7,10中至少一层的外表面上;发光粉5,9,12,设置在所述发光膜4,8,11中;以及出光透镜13,隔开地设置在所述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的外侧以封闭所述支撑透镜。所述LED发光单元还包括反光层6,该反光层6设置在所述基板I的未被LED芯片2覆盖的表面上。其中,所述多层支撑透镜3彼此嵌套且隔开地设置在所述基板I上。可选的,所述多层支撑透镜3包括第一支撑透镜3和第二支撑透镜7,该第二支撑透镜7隔开地设置在第一支撑透镜3的外侧。可选的,所述多层支撑透镜3包括第一支撑透镜3、第二支撑透镜7和第三支撑透镜10,该第二支撑透镜7隔开地设置在第一支撑透镜3的外侧,该第三支撑透镜10隔开地设置在第二支撑透镜7的外侧。其中,所述发光膜为软质透光材料,并且所述支撑透镜为硬质透光材料。·可选的,所述软质透光材料包括硅橡胶,所述硬质透光材料是玻璃、PMMA和PC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可选的,所述反光层包括Al2O315优选的,所述发光粉均匀散布在所述发光膜中。根据本技术的节能灯,近似球形的支撑透镜使得散热均匀,进而使得发光膜中的发光粉的温度场均匀,避免长期使用后筒灯出现光圈和光斑的问题。另外,支撑透镜具有隔热作用,降低了发光粉处的温度,提高了发光粉的亮度,进而提高了筒灯的发光亮度。此外,温度的降低,可以减少发光粉的老化衰减速度,从而延长了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显示了本技术的LED筒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LED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LED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了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LED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了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LED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I显示了本技术的LED筒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LED筒灯包括形成为近似圆筒形的灯罩10,设置在灯罩10底部的LED光源11,其中所述LED光源11包括一个或多个LED发光单元12。本技术中,LED发光单元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具体描述如下。图2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LED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LED发光单元包括下述组件基板1、LED芯片2、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发光膜4,发光粉5以及出光透镜13。基板I。LED芯片2,设置在所述基板I上中央区域。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形成为近似球形,隔开地设置在所述基板I上以封闭所述芯片2,由此形成一个LED发光单元,多个发光单元组合形成LED筒灯的光源。支撑透镜3采用硬质透光材料构成,例如玻璃、PMMA和PC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中,当形成为多层支撑透镜时, 该多层支撑透镜彼此嵌套且隔开地设置在所述基板I上。发光膜4,设置在所述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中至少一层的外表面上并与该支撑透镜紧密接触。发光膜4采用软质透光材料构成,例如硅橡胶等。发光粉5,设置在所述发光膜4中。优选的,发光粉均匀散布在发光膜4中,避免筒灯出现光圈和光斑现象。出光透镜13,隔开地设置在所述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的外侧以封闭所述支撑透镜3。用于保护支撑透镜等组件,同时便于光线发射出去。根据本技术的筒灯,近似球形的支撑透镜使得散热均匀,进而使得发光膜中的发光粉的温度场均匀,避免长期使用后筒灯出现光圈和光斑的问题。另外,支撑透镜具有隔热作用,降低了发光粉处的温度,提高了发光粉的亮度,进而提高了筒灯的发光亮度。此夕卜,温度的降低,可以减少发光粉的老化衰减速度,从而延长了灯的使用寿命。图2所示是无反光层的LED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在多种应用场合下,还可以优选的设置反光层,以增强光源的发光强度。图3显示了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LED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第二实施例的LED筒灯包括一个或多个LED发光单元,每个LED发光单兀下述组件基板I、LED芯片2、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发光膜4、发光粉5、反光层6以及出光透镜13。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的LED筒灯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LED筒灯基本的结构,具体可参见第一实施例的有关说明。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在第一实施例LED筒灯的基础上设置了反光层6。具体来说,反光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筒灯,包括:近似圆筒形的灯罩(10);设置在所述灯罩(10)底部的LED光源(11),所述LED光源(11)包括一个或多个LED发光单元(12);其中,每个所述LED发光单元(12)包括:基板(1);LED芯片(2),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的中央区域;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7,10),形成为近似球形,隔开地设置在所述基板(1)上以封闭所述芯片(2);发光膜(4,8,11),紧密设置在所述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7,10)中至少一层的外表面上;发光粉(5,9,12),设置在所述发光膜(4,8,11)中;以及出光透镜(13),隔开地设置在所述一层或多层支撑透镜(3)的外侧以封闭所述支撑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赵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力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