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前区气流集聚控制牵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430061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6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前区气流集聚控制牵伸装置。该装置在中皮辊处采用只含有前端口且端口内含有负压气流的上销,同时上皮圈为打孔皮圈,且皮圈与下销组成钳口结构,增强钳口处摩擦力界的强度及其稳定性,有效提高前牵伸区变速点的稳定集中,改善成纱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前区气流集聚控制牵伸装置
技术介绍
牵伸系统是细纱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对传统细纱机牵伸机构的改进也是目前纺纱领域最为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通用的细纱机都采用三罗拉双皮圈牵伸机构,其包括两个牵伸区前区牵伸与后区牵伸,总牵伸倍数一般在50倍左右。在两个牵伸区中,后区主要作用是为前区提供结构均匀的纱条,与前区配合形成稳定的摩擦カ界分布,牵伸能力有限,一般为I. 05^2倍;而前区采用双皮圈牵伸,控制纤维能力強,因而总牵伸倍数主要靠前区来承担,其牵伸能力一般为2(Γ30倍。因此,前牵伸区在牵伸系统中起主导作用,其对喂入的粗纱须条的牵伸效果直接决定整个牵伸区的牵伸效果,对前区牵伸系统的优化改进因而显得愈发重要。 理想牵伸是指假设须条中纤维都是平行、伸直、等长的,并且每根纤维都是到达前罗拉钳ロ线(或牵伸区中同一位置)时变速,即所有纤维都在同一截面变速。但由于纤维本身的成熟度、天然卷曲、纤维伸直度的差异和半制品结构的不匀以及牵伸部件设计的不合理等原因,都会造成纤维变速点的差异。变速位置的差异,使牵伸区内纤维的变速点不在同一截面上,形成一定的分布。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区气流集聚控制牵伸装置,采用三罗拉牵伸机构,包括具有皮圈结构的中皮辊与中罗拉的中牵伸罗拉对,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圈结构中的上销含有单个前端口,所述上销后端含有负压吸风风道且通过中空连接通道与所述前端口连接,所述前端口位于前牵伸区,所述负压吸风风道位于后牵伸区,所述负压吸风风道有吸风口,可与外部负压产生装置相连,所述前端口为中空,底部平面含有出气孔,两个上皮圈分别紧套在所述中皮辊与上销前端口的两端上而张紧所述上皮圈为打孔皮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金高卫东谢春萍徐伯俊苏旭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