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卫新专利>正文

阻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9956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阻鼾器。其目的是为了使使用者佩戴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阻鼾器包括带有凹槽的上、下牙托,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加热可变形的填料,所述上牙托包括左上牙托、右上牙托,所述下牙托包括左下牙托和右下牙托,所述左上牙托、右上牙托的靠前端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凸起柱,所述左下牙托、右下牙托的后端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下凸起柱,所述上、下凸起柱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可绕上、下凸起柱旋转使得下牙托可上下开合活动,所述连接件为弹性件,连接件处于原始长度时,下牙托处于前移状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使打鼾者避免或减少鼾声的阻鼾器
技术介绍
打鼾也称之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不仅严重影响他人的休息,也影响睡眠者自己的睡眠质量。研究得知,打鼾产生的原因是人进入睡眠状态后,咽喉的上部至鼻腔这一段呼吸道的肌肉松弛,导致呼吸道狭窄或被堵塞造成的。现有技术中设计了一种阻鼾器,包括上、下牙托及填充在上下牙托凹槽内的加热可变形的填料,上下牙托通过活动杆件连接使上下牙托可上下开合,初次使用时,加热一下,通过佩戴人牙齿在上下填料上咬合形成适合自己的齿槽,配戴到上下牙齿上。正常状态 下,人前端的下牙齿是位于上牙齿内侧的,而非上下齿对齐,只有人刻意前移下颌才能带动下牙齿前移与上牙齿对齐,比如在啃食咀嚼的时候,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阻鼾器就是通过杆件连接上、下牙托使其保持下牙托前移的状态,这样人佩戴上后,下颌带动下牙齿保持前移状态,形成反颌,如此带动舌根前移使腭咽气道扩大畅通,进而消除或减轻鼾症。但是,上述阻鼾器虽然可有效的消除或减轻鼾症,但由于是通过杆件连接支撑来保持下牙托前移状态,杆件采用不能发生形变的材料,人在长时间睡眠佩戴情况下,脸部两侧肌肉始终处于一个状态,会出现紧张、酸痛导致很不舒服,正是因为这个缺陷,使该阻鼾器的应用人群还不够广泛,也是一些已经使用的人群在佩戴一段时间后束之高阁的主要原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佩戴更加舒适的阻鼾器。本技术阻鼾器,包括带有凹槽的上、下牙托,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加热可变形的填料,所述上牙托包括左上牙托、右上牙托,所述下牙托包括左下牙托和右下牙托,所述左上牙托、右上牙托的靠前端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凸起柱,所述左下牙托、右下牙托的后端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下凸起柱,所述上、下凸起柱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可绕上、下凸起柱旋转使得下牙托可上下开合活动,所述连接件为弹性件,连接件处于原始长度时,下牙托处于前移状态。本技术阻鼾器,其中所述左、右上牙托前端的内侧或外侧之间设有上唇托条,所述左、右下牙托前端的内侧或外侧设有下唇托条。本技术阻鼾器,其中所述上唇托条中间部分靠下端设有下凹口,所述下唇托条中间部分靠上端设有上凹口。本技术阻鼾器,其中所述上、下唇托条采用热塑材料制成。本技术阻鼾器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技术阻鼾器,连接上下牙托的连接件采用弹性件,并设计连接件处于原始长度时,下牙托处于前移状态,这样佩戴者想向后拉下牙托,只要克服弹性连接件的恢复力即可,当佩戴者肌肉酸痛时醒来,就可通过活动肌肉用力克服弹性连接件的恢复力向后拉回下牙托,并可在连接件弹性范围内多个方向自由活动放松一下,当佩戴者重新熟睡过去后就会肌肉放松,连接件便会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将下牙托向前拉使下牙托保持前移,这样既保证了阻鼾效果,又可使佩戴者在肌肉酸痛时自由活动放松一下,佩戴更加舒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阻鼾器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阻鼾器由后向前看得到的主视图;图2为图I的右视图;图3为图I的俯视图; 图4为本技术阻鼾器张开状态一图;图5为本技术阻鼾器张开状态二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阻鼾器包括带有凹槽的上、下牙托,凹槽内填充有加热可变形的填料12。上牙托包括左上牙托I、右上牙托2,下牙托包括左下牙托3和右下牙托4,左、右上牙托1、2前端的外侧之间设有上唇托条8,左、右下牙托3、4前端的外侧之间设有下唇托条9,上、下唇托条8、9采用热塑材料制成,当上、下牙托位置对于佩戴者不合适时,可加热上、下唇托条8、9,进行弯曲调整,使上、下牙托适合佩戴者的牙形。左上牙托I、右上牙托2的靠前端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凸起柱5,左下牙托3、右下牙托4的后端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下凸起柱6,上、下凸起柱5、6分别通过连接件7连接,如图4、5所示,连接件7可绕上、下凸起柱5、6旋转使得下牙托可上下开合活动,连接件7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连接件7处于原始长度时,下牙托处于前移状态。进一步的,上唇托条8中间部分靠下端设有下凹口 10,下唇托条9中间部分靠上端设有上凹口 11,上、下凹口形成的空间适于舌头通过,方便佩戴者舌头的活动。本技术阻鼾器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初次使用,首先将阻鼾器加热使上、下牙托凹槽中的填料12以及上、下唇托条8、9软化,然后将左、右上牙托1、2戴到上牙齿,左、右下牙托3、4戴到下牙齿,调整上、下唇托条8、9的弯曲度至舒适,然后上下咬合在上、下牙托凹槽中的填料12上咬出齿槽,如此便形成适合佩戴者自身的阻鼾器,放置冷却定型。睡觉前佩戴时,先将上牙托部分戴到上牙齿上,再将下牙托部分戴到下牙齿上,由于初始状态下牙托处于前移状态,在往下牙齿佩戴时,需加力向后拉下牙托,佩戴好后,下牙托在弹性连接件7的恢复力下将下牙托拉回前移状态,当下颌长时间前移导致脸部肌肉酸痛时,活动肌肉用力克服弹性连接件7的恢复力向后拉回下牙托,同时可在连接件7弹性范围内多个方向自由活动放松一下,当肌肉酸痛缓解,重新熟睡过去时,肌肉放松,用力消失,连接件7便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重新将下牙托向前拉使下牙托保持前移。本技术阻鼾器中上、下唇托条也可设置在上、下牙托前端的内侧之间,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地方是,上、下唇托条设置在外侧,佩戴时,上、下唇托条位于牙齿和嘴唇之间,而上、下唇托条设置在内侧,佩戴时,上、下唇托条位于牙齿后方。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 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阻鼾器,包括带有凹槽的上、下牙托,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加热可变形的填料(12),所述上牙托包括左上牙托(1)、右上牙托(2),所述下牙托包括左下牙托(3)和右下牙托(4),所述左上牙托(1)、右上牙托(2)的靠前端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凸起柱(5),所述左下牙托(3)、右下牙托(4)的后端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下凸起柱(6),所述上、下凸起柱(5、6)分别通过连接件(7)连接,所述连接件(7)可绕上、下凸起柱(5、6)旋转使得下牙托可上下开合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为弹性件,连接件(7)处于原始长度时,下牙托处于前移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鼾器,包括带有凹槽的上、下牙托,所述凹槽内填充有加热可变形的填料(12),所述上牙托包括左上牙托(I)、右上牙托(2),所述下牙托包括左下牙托(3)和右下牙托(4),所述左上牙托(I)、右上牙托(2)的靠前端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上凸起柱(5),所述左下牙托(3)、右下牙托(4)的后端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下凸起柱(6),所述上、下凸起柱(5、6)分别通过连接件(7)连接,所述连接件(7)可绕上、下凸起柱(5、6)旋转使得下牙托可上下开合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卫新
申请(专利权)人:杜卫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