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煲慢开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9281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煲慢开盖结构,提供一种部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实现煲盖平稳、缓慢开启的水煲慢开盖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实施方案是:一种水煲慢开盖结构,包括煲身(1)、煲盖(2)和固定在所述煲身(1)上的盖连接座(3),所述煲盖(2)铰接在所述盖连接座(3)上,所述盖连接座(3)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柔性体(4),所述柔性体(4)设置在所述煲盖(2)的下方;所述煲盖(2)在打开时,所述煲盖(2)的下沉部的边沿与所述柔性件(4)干涉产生摩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煲的开盖结构,特别设涉及一种水煲慢开盖结构
技术介绍
水煲(又称电热水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工具。在现有的水煲中,其煲盖的开启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煲盖和壶体各自独立的分体结构,使用时通过拿开煲盖来实现煲盖和壶体的分开。其在操作中较为麻烦,并且使用者在提起煲盖的过程中,烧开的热水滴会被煲盖带出,容易造成烫伤。更常用的煲盖开启方式是煲盖和壶体连为一体的结构,开盖按钮设置在手柄上。使用时,通过按下该按钮启动开盖机构使煲盖向上打开,实现煲盖和壶体的分离。上述结构中,煲盖在向上打开的过程中,由于其上升的速度较快,所以此时 壶内凝聚在煲盖上的热水滴也容易被煲盖甩出,仍然存在烫伤使用者的安全隐患。理想的水煲,煲盖的开启应当是缓速且平稳的,这样的煲盖在开启过程中,壶内的热水滴不会被甩出,避免烫伤使用者。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齿轮结构的慢开盖结构,利用阻力油来阻碍齿轮的转动,达到调节煲盖转动速度的目的。但这类慢开盖结构通常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制作加工中的原材料成本和装配成本都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部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且可实现煲盖平稳、缓慢开启的水煲慢开盖结构。根据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煲开盖后,煲盖不发生回弹的水煲慢开盖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煲慢开盖结构,包括煲身、煲盖和固定在所述煲身上的盖连接座,所述煲盖铰接在所述盖连接座上,所述盖连接座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柔性体,所述柔性体设置在所述煲盖的下方;所述煲盖在打开时,所述煲盖的下沉部的边沿与所述柔性件干涉产生摩擦。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体的内部为空腔结构。设置为空腔结构的目的是节约所述柔性体的制作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更重要的是根据开盖力的在小,调节所述柔性体的韧度和柔性,满足控制水煲慢开盖的需要。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体上与所述煲盖的干涉处为干涉区,所述干涉区为弧形结构。所述干涉区设置为弧形结构的目的是根据所述煲盖在打开时,其下沉部的运行轨迹,提供一个相对平稳的摩擦力。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体上在所述干涉区的前端设有平缓区,所述平缓区与所述干涉区的连接处设有卡位。所述卡位的设置目的是所述煲盖在打开后,所述煲盖卡接在所述卡位上,防止煲盖发生回弹。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盖连接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柔性体的底端面上设有安装块,所述柔性体设置在所述盖连接座上的方式是通过所述安装块扣接在所述安装孔内来连接。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盖连接座上设置有导槽,所述柔性体的底端面上设置有插接块,所述插接块与所述柔性体的连接处设有导轨,所述柔性体设置在所述盖连接座上的方式是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导槽之间的滑动插合来连接。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块的前端凸出于所述柔性体的最前端。这样设置的目的是所述柔性体通过所述导轨与所述盖连接座连接后,所述柔性体可以更稳固地固定在所述盖连接座上。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体的两侧端面上设置有加固的肋板。设置所述肋板的目的是根据煲盖开盖力的大小,调节所述柔性体的韧度和柔性,从而使所述煲盖更好地实现慢开盖。 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体由硅胶材料制成。优选地,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柔性体由橡胶材料制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所述煲盖在打开时,所述煲盖下沉部的边沿与所述柔性件产生摩擦,从而降低所述煲盖的打开速度,达到实现煲盖平稳、缓慢开启的目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由于本技术在煲盖的装配时只增加了一或几个小小的所述柔性体元件,所以相比现有技术中提到的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水煲开盖时的剖视图;图2是盖连接座与柔性体的第一种配合方式示意图;图3是图2中盖连接座与柔性体在分开时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一中的柔性体的主视图;图5是盖连接座与柔性体的第二种配合方式示意图;图6是图5中盖连接座与柔性体在分开时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中的柔性体的右视图;图8是实施例二中的柔性体的主视图;图9是实施例二中的柔性体增加肋板后的主视图;图10是柔性体增加肋板后的立体视图;图11是盖连接座上设置两个柔性体时的示意图;图12是水煲煲盖闭合时的剖视图。附图中各部分结构的标注说明I-煲身、2-煲盖、3-盖连接座、4-柔性体、31-安装孔、32-导槽、41-安装块、42-平缓区、43-干涉弧、431-卡位、44-插接块、441-凸缘、45-肋板、46-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部分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可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一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水煲慢开盖结构,其包括煲身I、煲盖2和固定在所述煲身I上的盖连接座3,所述煲盖2铰接在所述盖连接座3上,在所述煲盖2与所述盖连接座3之间还设有使所述煲盖2自动开启的钮簧(如将所述钮簧套接在铰接所述煲盖2的轴上)。所述盖连接座3上还固定有一个柔性体4 (在结构设计时,所述柔性体4的设置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如图11所示,在所述盖连接座3上设置了两个所述柔性体4。), 所述柔性体4设置在所述煲盖2的下方;所述煲盖2在打开时,所述煲盖2的下沉部的边沿与所述柔性件4干涉产生摩擦。如图3所示,为节约所述柔性体4的制作原材料,降低制造成本,所述柔性体4的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柔性体4的制作,可以根据现有技术,通过注塑机批量生产。如图I、图4所示,所述柔性体4上与所述煲盖2的干涉处为干涉区43,所述干涉区43为弧形结构。所述柔性体4上在所述干涉区43的前端设有平缓区42,所述平缓区42的最高处低于所述干涉区43的最底端,所述平缓区42与所述干涉区43的连接处设有卡位431。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盖连接座3上设有安装孔31,所述柔性体4的底端面上设有安装块41,所述柔性体4设置在所述盖连接座3上的方式是通过所述安装块41扣接在所述安装孔31内来连接。事实上,所述柔性体4固定在所述盖连接座3上的方式可以有许多种,如现有技术中的粘接、螺钉连接等,还可以是实施例二中提到的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体4由硅胶材料制成。如图I、图12所示,在开盖时,由于所述煲盖2受到钮簧力的作用,所以所述煲盖2会自动开启。当本实施例中所述煲盖2的下沉部的边沿与所述柔性件4干涉时,会产生一个摩擦力,使得所述煲盖的打开速度被降低,达到实现煲盖平稳、缓慢开启的目的。具体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提供了另一种所述柔性体4固定在所述盖连接座3上的实施方式。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盖连接座3上设置有导槽32,所述柔性体4的底端面上设置有插接块44,所述插接块44与所述柔性体4的连接处设有导轨46,所述柔性体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煲慢开盖结构,包括煲身(1)、煲盖(2)和固定在所述煲身(1)上的盖连接座(3),所述煲盖(2)铰接在所述盖连接座(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连接座(3)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柔性体(4),所述柔性体(4)设置在所述煲盖(2)的下方;所述煲盖(2)在打开时,所述煲盖(2)的下沉部的边沿与所述柔性件(4)干涉产生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煲慢开盖结构,包括煲身(I)、煲盖(2)和固定在所述煲身(I)上的盖连接座(3),所述煲盖(2)铰接在所述盖连接座(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连接座(3)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柔性体(4),所述柔性体(4)设置在所述煲盖(2)的下方;所述煲盖(2)在打开时,所述煲盖(2)的下沉部的边沿与所述柔性件(4)干涉产生摩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煲慢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体(4)的内部为空腔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煲慢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体(4)上与所述煲盖(2)的干涉处为干涉区(43),所述干涉区(43)为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煲慢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体(4)上在所述干涉区(43)的前端设有平缓区(42),所述平缓区(42)与所述干涉区(43)的连接处设有卡位(43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煲慢开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连接座(3)上设有安装孔(31),所述柔性体(4)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默晗韩广亭刘龙游赖志雄郭力刚
申请(专利权)人:晶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