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泡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418945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泡茶壶,包括壶体,壶盖,滤芯以及设置在壶体口上的壶环,在所述滤芯的内部设有内环筒,所述内环筒的外侧壁设有螺旋导槽,所述滤芯上对应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包括设在滤芯外侧壁的外滑轮及设在滤芯内侧壁的内滑轮;在所述滤芯的外围还设有外环筒,所述外环筒的内侧壁上对应设有直导槽;所述滤芯的内滑轮置在螺旋导槽内,所述滤芯的外滑轮置在直导槽内。通过上述各组件相互巧妙连接组合,不仅能调节茶水浓度,避免滤芯污染,又便利了用后器具的拆解清洁,还大大方便了中途加茶叶等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泡茶壶
技术介绍
作为日常品茶器具的一种,泡茶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泡茶壶通常结构为壶体、壶盖及滤芯,将茶叶放在滤芯内,再将滤芯置放壶体内的开水中,冲浸一段时间后,茶汁渗入壶体内的开水中,茶渣仍留在滤芯内,倒出壶体内的茶水即可直接饮用,方便实用,但也存在缺陷,即当中的茶叶如果经长时间浸泡,茶汁不断渗入壶体的水中, 导致茶水越来越浓,口感越来越差,为调节茶水浓度,则需将滤芯从壶体内取出,使茶叶与壶体内的水脱离,不再受水浸泡,程序繁琐,而且取出后的滤芯如何放置也是一个问题,不仅容易湿污台面,对滤芯本身也会产生卫生污染的现象。鉴于上述不足,申请人曾提出过针对性改进并获中国专利授权,该专利名称为煮茶水壶,专利号为ZL200920194156. 2,公告号为CN201630831U,改进的主要内容为,在茶壶的盖环上设有处于壶体中的圆柱环,圆柱环的内壁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内凸斜面,圆柱环的的内凸斜面内设有圆柱滤芯,圆柱滤芯外侧相应设有凸出至内斜面上的凸柱,圆柱滤芯中央设有柱芯,盖环中设有内盖,内盖上设有套在柱芯上的导管,转动内盖,其上的导管会带动柱芯一起旋转,同时柱芯可在导管中沿轴向运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来回旋转可使得圆柱滤芯在圆柱环内产生上下运动,实现了既可以使茶叶悬置在壶体上部与水隔离,又可以方便茶叶置入水中的功能,既便于调节茶水浓度,又避免了湿污不卫生的问题,但该结构也存在一定不足,由于内盖与导管及柱芯、滤芯一体相连,拆解困难且麻烦,不利于清洗,茶叶茶垢的残留直接影响了后续所泡茶的味道,而且,由于内盖与导管、柱芯相连且处于滤芯的中间位置,在添茶叶时,内盖与导管、柱芯都成了阻碍,且需要将滤芯提出壶体外才能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不仅能调节茶水浓度,避免滤芯污染,还易于拆洗、结构巧妙的泡茶壶。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泡茶壶,包括壶体,壶盖,滤芯以及设置在壶体口上的壶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的内部设有内环筒,所述内环筒的外侧壁设有螺旋导槽,所述滤芯上对应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包括设在滤芯内侧壁的内滑轮及设在滤芯外侧壁的外滑轮,在所述滤芯的外围还设有外环筒,所述外环筒的内侧壁上对应设有直导槽,所述滤芯的内滑轮置在螺旋导槽内,所述滤芯的外滑轮置在直导槽内。当转动内环筒时,内滑轮在螺旋导槽内做盘旋上升或下降动作,从而给滤芯施加了一个同方向的作用力,根据力学原理,该作用力可以分解一个垂直分力与一个平行分力,但由于滤芯的外滑轮置在上下垂直的直导槽内,其在直导槽内只可能沿轴向做直线上升或下降动作,不允许外滑轮做平行运动,从而导致滤芯所受的平行分力被消解,最终滤芯受垂直分力的作用相对外环筒做上下垂直运动。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在所述壶盖侧边设有弧形卡槽,在所述内环筒的端口内侧壁上对应设有卡扣。将壶盖盖在内环筒的端口处,内环筒的卡扣卡在壶盖的弧形卡槽内,旋转壶盖将带动内环筒作同方向旋转,在卡入位置向上提起即能使壶盖与内环筒轻易脱离。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在所述外环筒的端口外侧壁上设有内槽,在壶环的端口内侧壁上对应设有凸扣。也可以在相反,在所述外环筒的端口外侧壁上设有凸扣,在壶环的端口内侧壁上对应设有内槽,这种槽扣结构配合使得外环筒与壶环既可以相对固定,又可以轻易向上提起脱离。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在所述外环筒靠近端口位置的内侧壁上设有弹扣,在所述内环筒的外侧壁上对应设有凸环。该结构使得内环筒可以相对外环筒做旋转运动,又可以轻易脱离拆解。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所述滤芯的侧壁和或底壁上设有通孔。有利于滤芯内的茶叶与壶体内的水充分接触浸泡。通过上述设计方案,各组件相互巧妙连接组合,既便利了泡茶冲茶的操作,又易便利了用后器具的拆解,还大大方便了中途加茶叶等等,具备组合简单便利灵活,大大节省了时间及制造成本的等有益效果。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滤芯处于壶体下部剖视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滤芯处于壶体上部剖视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壶盖内环筒滤芯外环筒分解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组件包括壶体1,壶环2,外环筒3,内槽4,凸扣5,滤芯6,壶盖7,内环筒8,滑轮9包括内滑轮91与外滑轮92,螺旋导槽10,直导槽11,弧形卡槽12,卡扣13,通孔14,凸环15,弹扣16等。其中,内槽4与凸扣5、内滑轮91与螺旋导槽10、外滑轮92与直导槽11、弧形卡槽12与卡扣13、凸环15与弹扣16均为对应设计,且各对称设有两个,内滑轮91与外滑轮92并同轴相连且分别位于滤芯6的侧壁内侧及外侧,壶体I的底部设有电加热器和控制器及开关等,将水注入壶体1,启动开关,电加热器通电后,壶体I内的水即可被持续加热至沸腾。装配操作过程为将内环筒8放入滤芯6内部,并将滤芯6的内滑轮91导入内环筒8的螺旋导槽10内,再将外环筒3套入滤芯6,将滤芯6的外滑轮92导入外环筒3的直导槽11内,内环筒8的凸环15与外环筒3的弹扣16相互抵扣配合,形成一个滤芯组合,将该组合放入壶体1,外环筒3上端抵在壶环2上,壶环2的凸扣5扣入外环筒3的内槽4,使整个滤芯组合与壶体结合为一体,此时内环筒8,外环筒3是悬置在壶体I内中上方位置,滤芯6相较于内环筒8及外环筒3,则处在壶体I的中下方位置,若要使滤芯6停留在壶体I的上方位置,则可盖上壶盖7,将内环筒8的卡扣13扣入壶盖7的弧形卡槽12内,使得壶盖7与内环筒8可旋转运动,然后按住壶盖7朝一个方向旋转时,于是内滑轮91可以从螺旋导槽10的下部螺旋盘绕向上,外滑轮92则从直导槽11的下部沿垂直向上运动,进而提升滤芯6逐渐向上运动。同样,若要使位于壶体I上部的滤芯6回到下方位置,可再按住壶盖7朝相反的一个方向旋转或直接旋转内环筒8的手柄也可起到相同的作用。如此通过正、反旋转壶盖7就可以实现控制滤芯6在外环筒3与内环筒8中升降,使放置在滤芯6内的茶叶处在壶体I中的上、下方位置,茶叶处在壶体I的上方位置时,处于停止冲泡操作时间,而处于下方位置时,茶叶浸泡在壶体I的开水中,为浸泡茶操作时间,即通过旋转壶盖7就可以调节冲泡操作时间,从而控制茶水的浓度。所述的滤芯6的侧壁上和底部都设有许多通孔14,当滤芯6处于壶体I的下部位置时要移向壶体的上方,其中茶叶的茶水可以迅速从通孔14中向四周流出。同理,如需拆洗时,则按上述顺序提起、反向旋转或操作即可将上述组件一一分解拆出,以利于清洁冲洗。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说明,任何符合本技术方案实质原理的等效变换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泡茶壶,包括壶体(1),壶盖(7),滤芯(6)以及设置在壶体(1)口上的壶环(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6)的内部设有内环筒(8),所述内环筒(8)的外侧壁设有螺旋导槽(10),所述滤芯(6)上对应设置有滑轮(9),所述滑轮(9)包括设在滤芯(6)内侧壁的内滑轮(91)及设在滤芯(6)外侧壁的外滑轮(92);在所述滤芯(6)的外围还设有外环筒(3),所述外环筒(3)的内侧壁上对应设有直导槽(11);所述滤芯(6)的内滑轮(91)置在螺旋导槽(10)内,所述滤芯(6)的外滑轮(92)置在直导槽(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茶壶,包括壶体(I),壶盖(7),滤芯(6)以及设置在壶体(I) 口上的壶环(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滤芯¢)的内部设有内环筒(8),所述内环筒(8)的外侧壁设有螺旋导槽(10),所述滤 芯(6)上对应设置有滑轮(9),所述滑轮(9)包括设在滤芯¢)内侧壁的内滑轮(91)及设在滤芯(6)外侧壁的外滑轮(92);在所述滤芯(6)的外围还设有外环筒(3),所述外环筒⑶的内侧壁上对应设有直导槽(11);所述滤芯(6)的内滑轮(91)置在螺旋导槽(10)内,所述滤芯(6)的外滑轮(92)置在直导槽(11)内。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国陈秋银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三水合成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