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溉施肥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416793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15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其包括动力装置、水肥混合装置、过滤装置、流量控制装置以及管网系统,其中动力装置的进水端与外界水源连通,出水端与过滤装置的进水端相连接;水肥混合装置包括肥料罐,肥料罐的出水端与动力装置的进水端相连接,进水端与过滤装置的出水端相连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过滤装置的出水端与流量控制装置的进水端相连接;流量控制装置包括并联的两个或更多的阀门,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水端与管网系统相连接;管网系统包括主管、支管和毛管。本套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将水肥一体化技术简单化,对水源、肥料要求不严格,前期投入低,运营成本低,管理方便高效,适合中、小面积灌溉施肥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灌溉施肥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用的灌溉施肥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具有省工、节水、节肥、 高效的特点。把肥料按照作物需要量溶解在灌溉水中,由灌溉管道带到田间每一株作物。根系在吸收水分的同时也吸收养分。通俗地讲,水肥一体化就是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一套完整的灌溉施肥系统中,包 括首部控制系统和管网系统。我国近年来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但一些外国设备存在设施投入大、生产投入大、维护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对于广大农村、中小农场难以适应,另一些操作简单、 要求低的设备又存在应用效果差、无法长期应用等缺点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灌溉施肥控制系统。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可以描述为一种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包括动力装置、水肥混合装置、过滤装置、流量控制装置以及管网系统,其中动力装置的进水端与外界水源连通,出水端与过滤装置的进水端相连接;水肥混合装置包括肥料罐,肥料罐的出水端与动力装置的进水端相连接,进水端与过滤装置的出水端相连接;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过滤装置的出水端与流量控制装置的进水端相连接;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互相并联的阀门,流量控制装置的出水端与管网系统相连接;管网系统包括主管、支管和毛管,其中若干支管与连接在支管上的毛管组成用于一个小区灌溉施肥的子管网,各小区的子管网分别连接主管。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动力装置包含有水泵,所述水泵采用离心泵。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过滤装置包含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采用叠片式过滤器。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过滤装置包含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两端设置有进水压力表和出水压力表。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过滤装置包含有过滤器,过滤器上端设有一排污□。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主管与支管通过小区阀门相连接,所述小区阀门采用双活接式球阀。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毛管为滴灌管、微喷带或者喷头组件。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水肥混合装置包括肥料罐,所述肥料罐的两端分别设有出水阀门和进水阀门。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流量控制装置还包括水泵阀门,所述水泵阀门的两端通过管道分别连通动力装置的输出端和过滤器的排污口。作为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过滤器的排污口上设有过滤器阀门。与现有技术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建造成本低廉,所需材料容易采购,同时能够保证多年有效运行。2.运营成本低,对灌溉肥料要求不高,同时肥料利用率高,大大降低施肥成本。3.系统设施相对简单,农民容易掌握、应用。4.本套系统设计灵活,可以根据田块 面积大小调整。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其中图I为根据本技术的灌溉施肥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提出的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包括动力装置I、水肥混合装置2、过滤装置3、流量控制装置4和管网系统5。管网系统5包括主管51、支管52和毛管53,其中除毛管53之外的所有管件均采用PVC-U材料,而毛管53可以是滴灌管、微喷带、喷头组件等,可根据具体灌溉施肥的需要灵活搭配。本技术中的管网系统5 —般采用分区管理布置,即若干支管52与连接在支管52上的毛管53组成用于一个小区灌溉施肥的子管网,各小区的子管网通过小区阀门54 连接主管51,实现管网系统的可扩展性,即可在灌溉面积增加或减少时通过增加或减少子管网的数量即可满足灌溉需要的变化,而无需对系统做出太大的改变。毛管53与支管52连接的一端可安装毛管阀门55,起开关及流量控制。在本技术所提出的灌溉施肥控制系统中,所有阀门(除底阀11外),包管网系统5中连接主管51与支管52的小区阀门54均为双活接式球阀,方便日后拆装与维护。而连接主管51与支管52的小区阀门54采用双活接式球阀更起到方便拆装各小区支管52以适合不同田块耕作的作用。动力装置I由水泵11组成,水泵11采用离心泵。水泵11通过进水管13连接底阀12接收外界水源,水泵11的另一端通过出水管14连接过滤装置3。水泵11吸水时将肥料罐21已溶解好的肥料溶液与灌溉水一起带入管件组成的管网系统5。水肥混合装置2由肥料罐21、出水阀门22、进水阀门23组成。肥料罐21装有液体肥料或清水。肥料罐21 —端通过出水阀门22、三通与进水管13相连进行提供肥料或供水排清管道空气。肥料罐21另一端通过进水阀门23、三通与过滤装置3的出水端相连接。过滤装置3由过滤器31、进水压力表32、出水压力表33组成。过滤器31采用叠片式过滤器并与水泵出水管13相连接,在过滤器31的进、出水两端均装有压力表(进水压力表32、出水压力表33)监测过滤器31两端压力差及进出水量,如过滤器两端压力差较大表示过滤器31较堵塞需要清理;过滤器31上端设有一排污口,通过过滤器阀门34与排水管35相连。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流量控制装置4由大阀门41、小阀门42、水泵阀门43、压力表44组成。水泵阀门43的两端通过两个三通与出水管14、排水管35相连,与过滤器阀门34—起发挥排水减压作用,一般将水回流至水源(当然,也可将水排至它处)。通过水泵阀门43与过滤器阀门34实现的过滤器前排水减压相比过滤器后排水减压可减少过滤器的工作量,减少清洗次数。当然,在施肥时应关闭通过水泵阀门43与过滤器阀门34,防止肥料流失与污染水源。大阀门41、小阀门42是一对并连的大、小阀门组合,通过该组合灵活控制主管流量与压力,并在施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在大阀门41、小阀门42上还可继续并联一些阀门以达到对主管流量与压力更精准的控制。在农田灌溉施肥时,如果面积较大,需要水量较大,一般用大阀门41控制水量,但面积较小大阀门控制水量困难时应采用小阀门42控制水量。这样,该系统对大小田块灌溉施肥都能达到准确控制。灌溉时,应打开小区阀门54,对于小区内的毛管阀门55则根据灌溉需要打开。灌溉清水时应关闭肥料罐21上的出水阀门21和进水阀门22。灌溉水肥时,将已配好的肥料加入肥料罐21,可通过进水阀门23加入清水调节肥料罐21中肥料的浓度和容量。经过进水阀门23加入的清水经过滤器31过滤后导入肥料罐21,可安全使用。灌溉水肥时肥料进入系统的速度由出水阀门22控制,经三通接口进入进水管13与水流汇合进入水泵11。本套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将水肥一体化技术简单化,对水源、肥料要求不严格,前期投入低,运营成本低,管理方便高效,适合中、小面积灌溉施肥要求。本套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包括首部控制系统和管网系统,其中首部控制系统由动力装置、水肥混合装置、过滤装置、 流量控制装置组成,而管网系统则由主管、支管和毛管组成。本套系统最大的特点在于① 利用双活接球阀便于首部控制系统及管网系统的拆装应用大小阀控制流量施肥系统采用泵前吸肥法,不用额外添加动力本套系统可实现水肥同施,省时省工高效。本套灌溉施肥控制系统规格的大小还可以根据田块面积的大小而灵活调整,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特点。不仅适合露地大田,也适合温室大棚。当然,本技术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其它等同技术方案也应当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1)、水肥混合装置(2)、过滤装置(3)、流量控制装置(4)以及管网系统(5),其中动力装置(1)的进水端与外界水源连通,出水端与过滤装置(3)的进水端相连接;水肥混合装置(2)包括肥料罐(21),肥料罐(21)出水端与动力装置(1)的进水端相连接,进水端与过滤装置(3)的出水端相连接;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器(31),过滤装置(3)的出水端与流量控制装置(4)的进水端相连接;流量控制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互相并联的阀门,流量控制装置(4)的出水端与管网系统(5)相连接;管网系统(5)包括主管(51)、支管(52)和毛管(53),其中若干支管(52)与连接在支管(52)上的毛管(53)组成用于一个小区灌溉施肥的子管网,各小区的子管网分别连接主管(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装置(I)、水肥混合装置(2)、过滤装置(3)、流量控制装置(4)以及管网系统(5),其中动力装置(I)的进水端与外界水源连通, 出水端与过滤装置(3)的进水端相连接;水肥混合装置(2)包括肥料罐(21),肥料罐(21) 出水端与动力装置(I)的进水端相连接,进水端与过滤装置(3)的出水端相连接;过滤装置(3)包括过滤器(31),过滤装置(3)的出水端与流量控制装置(4)的进水端相连接;流量控制装置(4)包括至少一个互相并联的阀门,流量控制装置(4)的出水端与管网系统(5)相连接;管网系统(5)包括主管(51)、支管(52)和毛管(53),其中若干支管(52)与连接在支管 (52)上的毛管(53)组成用于一个小区灌溉施肥的子管网,各小区的子管网分别连接主管 (5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动力装置(I)包含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采用离心泵。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灌溉施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过滤装置(3)包含有过滤器 (31),所述过滤器(31)采用叠片式过滤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仕军张子鹏邝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